在12月1号的文章中,我写到如果机构投资者认为比特币的潜力和价值会赶上甚至超过黄金,那么他们衡量比特币的价格就会用比特币的总市值和黄金的总市值相比,于是就得出一个对比特币价格相对保守的预估:20万美元一枚。
对此有读者留言,因为我曾经对比特币下一轮行情能达到的价格做过预估,我早前的预估范围是2万美元-5万美元,现在是不是更加乐观了,预估能上20万美元?
对未来的走势,我确实更加乐观了。
现场丨火币DeFi Labs高潮:目前市场处于上升阶段 波卡或成为下一轮牛市的发动机: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11日,由金色财经、Candaq和哼哈互动联合发起的金色沙龙第55期“Polkadot-波卡万物生长与跨界破圈对话”在北京正式举行。在本次沙龙上,火币DeFi Labs高潮指出,
跨链是波卡的核心,技术难度很大,谁能解决跨链的问题谁就能成为真正区块链的王者。价值的互联就需要靠跨链,需要靠整个波卡生态,为此火币Global发行了在以太坊上的ERC2.0HDOT,1:1锚定DOT,早期阶段也可以让DOT用户享受以太坊上的DeFi生态。
关于波卡和金融周期,高潮认为,项目都是在熊市做事,牛市体现成绩。波卡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在牛市募资,成功穿越熊市。所以牛市和熊市来讲,跟技术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目前我认为市场在上升阶段,牛市一定是有某一些技术突破的,波卡也有很大的空间,可能会成为下一轮牛市的发动机,但是很多发动机因素肯定不止一个。[2020/10/11]
我最早作出2万-5万美元的预估时是2019年,那时我认为比特币能走出一波行情可能主要还是由它4年减半的这个周期驱动的,由于本轮减半没有1CO那样的因素驱动,所以仅凭减半周期的驱动,它的行情不会太大,所以给出了这样的预估。
声音 | 交易员称在下一轮牛市中以太坊会涨到1万美元遭质疑:12月25日,加密交易员Bitcoin Macro发推称,“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恨Ethereum,但在下一轮牛市中,它会涨到10000美元。”该推文遭到推特用户质疑,其中AyreGroup创始人Calvin Ayre评论称,“这不可能……ETH是有缺陷的技术,将于2020年死亡。最初的比特币协议、现在只有BSV能做ETH能做的一切,而且越来越好。”[2019/12/27]
但今年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无论如何想不到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态度会转变得如此之快,大机构今年争先恐后地入场买比特币,这样的体量是散户无法比拟的。而且机构买入比特币的情形在机构之间都形成了FOMO情绪。
声音 |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下一轮金融危机风险点体现在5个方面: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曹莉表示,下一轮的金融危机可能的风险点体现在五个方面:1.全球跨境资本的流动。主要体现在银行间的跨境贷款在下降;2.被动型的投资越来越多,如etf等,如今市场上资金大规模进大规模出的现象凸显;3.全球的资产管理越来越集中。据统计,全球15家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了全球40%的资产;4.对美元的升值高度敏感;5.金融科技创新是双刃剑,尤其是像去中心话的比特币等,很难监测跨进资本的流动。[2018/11/24]
就在近日贝莱德首席执行官LarryFink表示,尽管加密货币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仍然相对较小,但比特币已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他认为,新兴的加密货币资产类别可能“演变”为全球市场资产。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其管理的资产超过7.4万亿美元。其掌舵人公开发表对加密货币及比特币的乐观评论,代表着传统投资人和机构投资者最高层级的表态。
这是机构投资者态度转变和FOMO情绪发酵最好的注解。可以大胆想象,从现在到明年,一定会有更多机构投资者或明或暗地大步入场,围猎比特币。
因此,明年比特币的价格很可能会超过我曾经预估的2万-5万美元的价格区间。
但是20万美元的价格明年会不会达到,没人知道,只有时间才能见证。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看到这个价格。
基于这样一个概率越来越大会发生的事件,我认为无论如何我们手中要留一部分筹码见证这个时刻的到来。
对本轮行情的发展,如果参考过往的历史规律,行情会在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发展到高潮。
基于这个预判,我认为明年中期到年底左右就是我们收获过去两年定投成果的时候了,那时我们就要逐步分期分批抛出手中的筹码,然后等到熊市来临时再重启定投把筹码捡回来。
但是我们到底要抛掉多少筹码呢?这就要看届时比特币价格的泡沫有多大。泡沫越大,我们要抛掉的就越多。
20万美元的估价就是我衡量这个泡沫大小的阈值。因为我认为虽说比特币的价格在我们有生之年很有可能涨到这个价格,但我认为不会也不该这么快到来。
所以如果明年或后年年初这个价格就到了,那这个泡沫就相当大,如果这个价格到不了,我无论如何都会留至少三分之一筹码在手中。
总体来说,明年的行情令人期待,我们将见证机构投资者们在本轮行情中的疯狂以及比特币再次创造历史、创造新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