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专栏 | 从新加坡发布的数码银行执照,谈数码银行的发展之道_INT:Energy Web Token

本文发表于联合早报

作者:白士泮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李白金融学院院长、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学院院长

原标题:《也谈谈数码银行发展之道》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刚刚公布数码银行执照申请结果,媒体舆论纷纷,尤其关注数码银行将如何摆阵布局,经营发展,在竞争剧烈的金融服务业里占一席之地。

众多舆论都认为数码银行应该善用互联网网络和科技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其实传统大银行也能用互联网网络和科技为客户服务,它们甚至已经这么做了!

数码银行象小游艇,传统大银行则象巨型渡假遊轮

但数码银行首先可以专攻一般被传统大银行忽略的客户群,如中小微企业,非常年轻“低头”手机消费者,新型科技零工,自由工作者(疫情也造就了更多居家厨师,居家烘烘焙师,直播促销员等),偏僻乡村山区人群等等,善用它们拥有这些客户群在网上活动的信息如购物,打车,消费,汇款,社交活动等,整合分析这些零碎数据,洞察这些客户群的财务行为,然后通过手机软件和人工智能为他们更好的设计小额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传统大银行基于借贷要求较高,更注重客户信用评级,因此通常无法满足这类小客户群的微型贷款需求。数码银行恰恰可以填补传统大银行的不足与缺位!

世行提供数据显示全球有17亿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但三分之二的这些人群中却都拥有手机,其中不少人群是在东南亚。这就突显出新加坡数码银行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来覆盖这些被传统大银行忽略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包容性普惠金融的大好机会。数码银行象小游艇灵活快捷到海岸线任何地方接送客户,大银行则象巨型渡假遊轮,缺乏灵活性只能在较大港口靠岸接送客户!

笔者觉得“小”,“快”,“准”应该是数码银行的业务战略!

还有,不要小看这些弱势群体,以为他们不可能成为数码银行可赚钱的客户。著名的孟加拉国“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为贫困乡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功案例,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对小额贷款的精心创新的设计。它的创始人尤纳斯教授甚至在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赞扬他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为贫困农民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应该对数码银行有所启发,也带给数码银行灵感与鼓励!

数码银行应“协作共赢”,传统大银行则倾向于“单打独斗”

传统大银行,一来是历史包袱,已为现有的信息或科技系统做了巨大的投入;二来,多年来已建立了银行本身的客户群与服务渠道和方法,形成“自我主义”的企业文化,一般不善于甚至抗拒与第三方合作。

但数码银行从零开始,没有实体分支行的负担,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还有科技带来的好处,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实现直通式高效的简洁工作流程。有了这些成本低效率高轻便灵活的操作方式,数码银行可以和股东或集团内企业进行合作,利用科技集合和整合(aggregateandintegrate)客户的整体关系,给与适当的奖励,以吸引新客户。比如给网上购物,网上打车,网上订递送服务等累计奖励分,然后凭奖励分给与客户一些金融服务上的实惠,如不设最低存款额,差别化存款或贷款利率等。

再来,在集团之外,数码银行可以更主动和第三方如科技公司,各个行业伙伴共建行业多方生态系统数字化平台,善用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收集,挖掘和分析更多宝贵的客户数据,並为客户提供无缝嵌入式(embedded)更便捷的各项服务包括融资或支付等金融服务。比如房地产,旅游,汽车等行业的”线上市场“(onlinemarketplace),让客户可以获取“信息-咨询-交易-融资-售后服务”一站式服务;再如中国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或产业链金融“数字化平台都是打造生态系统式的新型金融服务平台(ecosystem-basedfinancingplatform),让多方取长补短“协作共赢”。

假以时日,当时机成熟时,数码银行也可以考虑开拓新型通证经济的金融服务(TokenFinance)。通证指的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把实体世界里的各种资产和权益通证化(Tokenisation)。数码银行以科技挂帅,将能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新型智能与价值互联网?(Internetofvalue),促进通证的发行,交易,融资与流通,创造一个更包容、更普惠、更有效率的通证经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31ms0-8:20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