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虚拟货币炒作当休矣_区块链:比特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健全应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工作机制。同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宣布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被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

通知甫一落地,即引起币圈“地震”,虚拟货币当日全线大跌,比特币、以太坊几小时内大挫近10%,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纷纷宣布停止业务。火币表示,年底前,将对中国内地存量用户完成清退。币核、BiONE等平台直接选择停止运营。

声音 | 经济日报:加大技术和政策投入 提高数字货币安全性:经济日报今日发文《加大技术和政策投入 推动货币数字化发展》,文章指出,推动货币数字化发展,应加大技术和政策投入,不断提高数字货币的安全性。技术层面上,需要应用区块链技术,避免数字资产被复制;以大数据来把控货币走势,防范投机行为。政策层面上,需要出台数字钱包出入境管理政策,管理出入境资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激发数字货币创新活力;完善数字货币监管体系,扩大监管范围,避免风险积聚。[2020/1/21]

效果如此立竿见影,原因在于新政策释放出两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信号。一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防范和处置体系将建立,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不再是单一部门的单一职责,而将是多个部门综合施策。金融管理部门、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将密切协作,从切断支付渠道、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等方面系统施策,全方位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监管的“天罗地网”正在织密织细。

动态 | 经济日报:发展区块链产业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经济日报刊文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技术,有望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催生巨大应用空间,发展区块链产业正在成为顺应全球大势、落实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2018/10/11]

二是明确定性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活动为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开展虚拟货币兑换、做市、中介等相关业务活动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境外交易所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普通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也存在法律风险。这表明币圈不是法外之地,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交易的“灰色空间”正越收越窄。

经济日报:区块链想要释放潜力还需从底层技术上翻过“几座山”:经济日报4月18日发表了一篇名为《区块链,能推开信任的大门吗?》的文章。文章称:去年以来,区块链概念备受资本青睐,并被视为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后的又一个“风口”。相关专家表示,区块链要想真正释放发展潜力,一方面,需要跨越规模化交易背景下可靠与安全、隐私保护及降低成本等底层技术上的“门槛”。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2018/4/18]

至此,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已从侧重某一环节上升至顶层设计,全方位浇灭虚拟货币炒作“虚火”的监管框架正逐步形成,我国已经进入虚拟货币常态化监管新阶段。

事实上,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今年以来,央行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取得积极成效。

之所以对虚拟货币重拳出击,是因为相关投机炒作活动风险极大。虚拟货币的高度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点,易滋生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资产转移等问题,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给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带来挑战。

尽管在监管严厉打压下,国内首次代币发行几乎肃清,“挖矿”活动也偃旗息鼓,但由于造富神话的驱使,相关交易炒作活动仍屡禁不止,虚拟货币大涨大跌、死灰复燃的戏码时不时上演。此次监管部门重磅出击,再次彰显出“一锤到底”的决心和态度:对虚拟货币的打压没有过去时,也绝非一时兴起,更多切中要害的监管措施正在路上。

由此观之,虚拟货币炒作是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一些仍在坚持“比特币信仰”,期待搭上“币圈”快车一夜暴富的幻想可以休矣;部分还在观望风声,潜伏地下“挖矿”、辗转海外交易以待东山再起的“徒”也可以彻底放弃挣扎。全方位、不留死角的严监管下,虚拟货币炒作这列“过山车”终将驶到终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0ms0-6:93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