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轮长达两年的牛市中,市场不但见证了多链生态的迅速崛起,更直接目睹了众多跨链桥产品的迅速爆发。
然而之后一次次的黑客攻击事件,以及跨链桥在使用体验上的种种缺陷开始让人们怀疑,仅仅解决资产跨链问题的跨链桥产品会不会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未来能够承载原生跨链应用的底层协议又应该是什么样子?
本文将向读者重新介绍一个可能已经有所耳闻,但依然没有完全理解其全部潜力的协议级跨链项目:Layerzero。
为什么不能将Layerzero简单理解为跨链桥?
当看到关于Layerzero的介绍文章时,许多读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难道不是又一个跨链桥产品吗?」
的确,目前市场对跨链技术的应用,依然基本停留在资产跨链上。然而资产跨链其实只是整个跨链技术的一个小小的子集,甚至可以说,之前我们使用的众多跨链桥产品,只是项目团队为了应对突然出现的多链生态,而仓促开发出的满足当时用户最基本需求的过渡性产品。
获得3.9万倍PEPE收益的极早期买入地址在市场上涨前重新买回10444亿PEPE:金色财经报道,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到,在8月25日PEPE 团队将PEPE转入CEX抛售后,随即清仓卖出1.88万亿PEPE获得3.9万倍收益的极早期买入地址,在50分钟前市场上涨时,花费550ETH重新买回了10444亿PEPE,价格0.0000009美元。[2023/8/30 13:04:43]
而如果我们想进入真正成熟的多链生态,实现用户仅通过一个应用,就可以顺畅地与所有主流公链交互,且不需要频繁切换钱包的未来图景的话,那么就必须拥有更加底层的,能够实现信息跨链而不是简单的资产跨链的协议级跨链产品。
正如Layerzero名称中所隐含的含义一样,Layerzero从一开始就没有将自己简单地定位为普通的资产跨链桥,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比Layer1公链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级协议,进而在未来彻底解决众多公链之间流动性割裂,使用应用需要频繁切换钱包等深层次的问题。
纳斯达克重新向美国SEC提交了贝莱德比特币ETF申请:金色财经报道,贝莱德通过纳斯达克向美国监管机构重新提交了文件,为其建立直接投资比特币的ETF的提案增加了新的细节。纳斯达克周一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了新文件,表明Coinbase Global Inc.将提供市场监督,以支持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提出的比特币ETF发行计划。此前,证监会曾表示,发行人提交的初步文件被认为不充分,而且缺乏必要的信息。上周,其他一些公司也对申请进行了更具体的修改,富达投资、景顺、VanEck、21Shares和WisdomTree都修改了申请。[2023/7/4 22:16:12]
那么,作为协议层的Layerzero与作为产品的跨链桥之间有哪些本质性的区别呢?
产品层与协议层项目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1.价值捕获逻辑
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上重新质押时需谨慎:金色财经报道,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表达了对以太坊共识机制超出其原始设计的过度复杂化的担忧,特别是在重签方面,重签是Eigen Layer等公司正在开发的一种机制,它扩大了以太坊验证者的责任,包括确保外部链的安全。他担心,重新锁定可能会引入影响网络安全的风险。Vitalik Buterin表示,在以太坊上重新质押时需谨慎。[2023/5/22 15:18:50]
是的,在Web3行业中,协议层与产品层项目最重要的区别,可能就是其在价值捕获逻辑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根据著名的「胖协议」理论,在Web3生态中作为底层的协议级项目,往往能够通过为上层应用提供安全保证,捕获行业内最多的价值。而构建在协议层之上的应用层项目,则往往需要依靠传统的通过手续费或服务费获得收入,进而转化为利润的方式捕获价值。
美联储前主席耶伦:美国国会应当重新考量美联储的资产购买权力: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在法律上,美联储并未被允许购买股票。美国国会应当重新考量美联储的资产购买权力。(金十)[2020/4/6]
因此,在决定深度参与一个Web3项目之前,分辨其究竟是一个应用层产品,还是可以承载上层应用的底层Web3协议,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早期的行业参与者无论是矿工还是开发者,通过参与有潜力的公链进而获得超额回报,正是「胖协议」理论有效的最好证明。
2.重要的是生态,而不仅是产品功能
评估一个协议层项目的方式也与应用层项目截然不同。
在诸多智能合约公链中,之所以以太坊能够长期保持最高的市值,并不是由于其有更快的交易速度,而是在于以太坊拥有了目前最为繁荣的链上生态与开发者群体。
因此,当我们在考察Layerzero这样的协议层项目时,重点也不应该是像对待其他跨链桥产品那样,简单评估其又多支持了哪些公链,多兼容了几个跨链币种这样功能级别的改进。而是更应该关注基于其打造的各种生态项目又带来了哪些创新。
动态 | 以太坊去中心化交易所IDEX正在重新启动 以利用伊斯坦布尔降低gas费:据CoinDesk 12月5日消息,根据etherscan的数据,以太坊去中心化交易所IDEX,该公司周四在Rollup技术的基础上发布了一个新的DEX,Rollup技术是一种第2层可伸缩性协议,只有通过以太坊最新的“伊斯坦布尔”硬分叉才有可能实现。通过降低gas费,基于rollup的智能合约已经成为IDEX和其他公司的一种方便的可伸缩性工具。IDEX CTO Jason Ahmad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对于IDEX背后的公司Aurora Labs来说,伊斯坦布尔意味着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多的交易处理。事实上,Ahmad预计EIP 2028将在新平台上减少高达90%的gas费。周四的举措是IDEX自2017年10月推出以来的首次全面调整。Ahmad表示,在2018年,IDEX占向以太坊网络上的矿工支付的所有gas费用的3%,总计430万美元。[2019/12/6]
目前基于Layerzero构建的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已经有Stargate以及Sushiswap等等,未来随着生态的继续发展,预计还将有更多基于Layerzero开发的原生跨链产品诞生。
不过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在此不做展开,后续将会针对Layerzero的生态项目,推出更加详细的报道。
Layerzero相比其他跨链协议有哪些优势?
虽然Layerzero相对于普通的跨链桥产品在定位上有明显不同,但其实市场中依然存在一些定位类似的项目。那么相较于这些同样的协议层跨链项目,Layerzero又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1.更强的通用性
诞生于Cosmos生态的IBC协议同样致力于实现协议层跨链。然而想要实现兼容IBC,就必须在公链上部署其他公链的轻节点。高昂的gas成本导致众多EVM兼容链,尤其是以太坊很难对IBC协议进行支持,大大限制了IBC协议的通用性,因此目前其依然只能在相对小众的Cosmos生态链间运行。
与IBC协议类似,曾经主打跨链概念的波卡生态也开发了XCMP跨链协议。但由于其只能实现在波卡平行链之间的跨链交互需求,导致其依然只能成为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间的跨链协议。
而Layerzero由于采取了「超轻节点」的技术架构,使得公链整合Layerzero的成本大大降低。几乎所有主流公链,尤其是以太坊以及各类EVM兼容链,都可以承担部署Layerzero节点的成本。因此Layerzero的通用性极强,有潜力在未来成为整合各类EVM公链跨链功能的底层协议。
2.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当然对于整合所有EVM主流公链并成为其底层跨链协议这一赛道上,其实一直以来也并非只有Layerzero这一个选手。其中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竞争对手便是Wormhole。不过今天如果我们再提起Wormhole,许多读者的第一反应可能已经是导致上亿美金的黑客攻击事件。
这其实也抛给了我们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Layerzero如何在效率与安全性上更好地实现平衡?这就要在此提到帮助Layerzero实现跨链通信的「超轻节点」的技术架构了。
Layerzero的「超轻节点」依然采用了类似IBC轻节点的验证模式,但不同于轻节点将对方区块头全部保存的略显笨重解决方案,Layerzero的「超轻节点」模式选择通过预言机按需获取需要的区块头并对交易进行验证,进而实现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验证的成本。
这就导致目前的Layerzero无论在安全记录还是效率上,都比同样有野心成为EVM链底层跨链协议的Wormhole更有优势。
毕竟,如果开发者选择一个不够安全的底层协议来构建应用,一旦其安全假设被破坏,那么很可能导致应用的彻底失效并对用户资产造成损失。因此,未来的Wormhole有可能继续作为一个跨链桥产品而存在,但恐怕已经很难再有机会发展出繁荣的协议生态,并与Layerzero进行竞争了。
因此在现阶段,Layerzero可以说找到了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蓝海市场。只要项目团队能够在熊市期间默默耕耘并尽全力建设好自己的协议生态,那么在下一个牛市到来的时候,Layerzero将有希望成为下一轮周期的种子选手。
熊市往往是孕育协议层创新的关键阶段。本文简单概述了Layerzero相较于之前牛市阶段众多跨链桥项目的本质区别,以及其能够孕育下一波原生跨链应用的底层逻辑。希望读者们能够在略显枯燥的熊市周期中,不要放弃对协议层产品的持续关注。
毕竟,协议层的进步,才是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最强原动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