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在不妨碍货币政策的同时降低支付服务和交易的成本,其到来具有必然性。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在根本上有别于以比特币为首的投机性加密货币。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的正式推出将使稳定币变得多余。
第四,央行数字货币将改变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削弱其作为支付服务提供商的作用。
第五,央行数字货币服务将会走向国际化,成为一种国际交易的结算机制。
第六,美国政府不断将国际支付体系化的行为将使世界逐渐远离基于美元的结算体系,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采用速度。
第七,“支付匿名性”问题非常微妙,要通过清晰透明的政策体系来限制和保护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性。
——JeffreySACH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联合国秘书长原特别顾问
*?以下为JeffreySACHS在2022年12月11日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外滩高峰论坛“数字经济国际竞争与合作”上所做的主题演讲全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及作者所在机构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华尔街日报》:马斯克9天未在社交媒体发言,创近五年最长沉默记录:金色财经报道,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已有9天时间没有在推特上发言,创下自2017年10月以来最长沉默记录。相关报道称,马斯克最后一篇推文发布时间是2022年6月21日,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马斯克非常热衷于在推特上发言,自2018年1月以来,他从未出现超过六天不发推文的状况,鉴于马斯克正在尝试收购推特,当前沉默似乎极不寻常。[2022/7/1 1:44:51]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意义与多方面影响
文|?JeffreySACHS
我主要就央行数字货币相关问题提出七个观点。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其必要性。数字货币具有根本性的经济意义,它可以通过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方式来降低支付和交易的成本,同时也能支持或至少不妨碍货币政策的其他方面。正因如此,不仅是中国人民银行,世界各地的几十家央行都在尝试引入或至少研究央行数字货币。
华尔街分析师:比特币什么都不是,只是一股蒸汽:华尔街“全明星”分析师安迪·凯斯勒在1月31日《华尔街日报》观点版面发表文章《比特币泡沫背后》。
文章中他表示:比特币什么都不是,它只是一股蒸汽,一种想法的概念。使用比特币的交易非常少。它缺乏价值存储属性——任何一种一周下跌30%的东西都不能发挥这种作用。但彭博社(Bloomberg)的财富报道称:“比特币新手告诉我们,是什么促使他们以创纪录的价格买入。“很多负担不起的人可能因此受到严重伤害。Robinhood周五限制了一些加密货币的购买。
所以加密领域都将目光聚焦于二月中旬。我不知道纽约总检察长会发现什么。她可能会结束调查,继续自己的快乐生活,因为根本就没有犯罪,或者发现一个让伯尼·麦道夫看起来像从柠檬水摊上偷东西的局。我们知道当热空气耗尽时泡沫会发生什么。[2021/2/2 18:41:07]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加密货币。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不存在社会性的可赎回价值。比特币没有改善交易结算问题,而且其挖矿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比特币纯粹是一种投机性货币,令许多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再者,比特币以及其他加密货币在美国缺少有效监管,而此前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崩溃已经说明了,在这个面临监管缺口的体系中,正在发生着什么以及今后还将发生什么。FTX交易所的崩溃还说明,加密货币之所以在美国存在监管漏洞,是因为它与美国政界纠缠不清。具体来说,FTX交易所的创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在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中成为了民主党的第二大捐赠者,而捐赠所用的资金则来自于他盗取或取的投资者资金。然而,很多自诩拥有超前眼光的政客却非常乐意接受来自这种渠道的资金作为他们的竞选捐款。
声音 | 华尔街资深人士:信托公司不足以作为加密托管人为机构服务:金色财经报道,美国怀俄明州区块链联盟联合创始人、区块链先驱、华尔街资深人士Caitlin LongCaitlin Long表示,信托公司不足以作为加密货币托管人为机构投资者服务。Long解释称,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主要托管人是银行。原因之一是,与信托公司不同,银行可以直接向美联储申请流动性,二是银行的破产是明确的,而信托公司在破产中的待遇则不清楚。此外,银行面临的资本金要求远高于信托,更高的资本金要求也降低了违约风险。她指出,养老金、捐赠基金、基金会等在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之前需要这种级别的财务安全。Long得出结论,目前美国还没有一家银行可以托管加密货币,所以这意味着信托公司托管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但信托公司无法提供直接接触美联储所带来的降低风险优势。据此前报道,Caitlin Long宣布将成立Avanti银行,专注于为加密资产提供受监管的服务。[2020/2/26]
所以,我认为加密货币没有任何优点,中国叫停加密货币交易和比特币挖矿的做法是绝对正确的,希望美国政府也能如此。我们没有理由允许一个投机、鲁莽、不稳定而且还鼓励非法交易的系统继续存在下去,这种系统或许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我并不认可它的存在本身。
第三,稳定币也会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正式推出而变得多余。虽然稳定币不同于加密货币,而且部分稳定币或许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数字货币的核心角色应该属于央行数字货币,这是从铸币税角度以及相关监管机制角度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在央行数字货币正式推出之后,即使私营的支付服务仍然存在,也不会占据支付体系的主要部分,而只会占据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
第四,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将会改变,总体而言其作为支付服务提供商的作用将会削弱。银行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两个主要角色,第一个角色是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二个角色是将资金引向各投资项目的中介。商业银行的第二个角色当然会继续存在下去,因为引导资金进行投资的中介角色是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银行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剥夺。以往,在将商业银行的这两个角色联系起来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问题,因为这一过程会在银行体系中造成期限转换风险,导致恐慌和挤兑等现象出现。为此,我们不得不建立规模巨大的存款保险监管机制和其他类型的监管机制,尽可能阻止大部分的挤兑活动。长期来看,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进步,银行的支付业务将大幅缩减,正如过去20年以来,美国的经济活动中开具支票的行为已经大幅减少。
银行在支付服务中的作用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有效的规划。在规划时,需要预防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避免用户以过快的、不受控制的速度从持有银行存款切换到持有央行数字货币,因为这将破坏金融部门的稳定。就像规划能源转型时不仅要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兴起、也要考虑化石燃料能源的衰退一样,涉及数字货币问题的规划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数字支付服务的兴起,也要考虑传统银行支付服务的衰退。
第五,央行数字货币服务一定会走向国际化,成为一种国际交易的结算机制。当前,50%-60%的国际交易结算以美元进行,这些结算需要通过基于美元的银行系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SWIFT系统进行的。相对于数字货币而言,这种支付体系是低效的,正如银行会逐渐失去其在本土支付领域的作用一样,今后银行在国际支付业务中的作用也将大幅减弱。
第六,世界正在慢慢远离基于美元的商业银行和结算业务,而美国在过去十年中执行的政策,特别是将国际支付系统化的政策,将加速这一进程。当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交易之所以仍然以美元为基础,是因为美元在国际体系中拥有特权地位。但是,美国政府不断将国际支付体系化的行为是不明智、不负责甚至违反国际法的,特别是针对那些与美国存在地缘争端的政府,美国扣押了它们的外汇储备。比如,美国冻结了伊朗的部分外汇储备,冻结了委内瑞拉的大部分资产和外汇储备,还冻结了阿富汗的外汇储备——这在过去的一两年内给阿富汗带来了巨大动荡。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还冻结了俄罗斯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政府的这些举措将导致世界逐渐减少使用美元,减少使用基于美元的国际银行部门和SWIFT系统。
上述现象会大大加快央行数字货币被采用的速度。与当前的结算体系相比,央行数字货币体系将会更加高效、更加平衡。显然,全球正在寻找这样一个可供替代的结算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各国政府也不应该将替代性的结算手段化。事实上,几乎任何支付系统都可以被化,但如果这样,我们就会失去交易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也正是我们所面临的现状。因此,我希望美国政府在今后行事时能够更加明智,停止其通过单边行动大规模破坏世界体系的行为。
第七,在政府对支付活动的总体监管中,要通过清晰透明的政策体系来限制和保护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性。“支付匿名性”问题非常微妙,现金的优势和效用之一就在于其匿名性。一方面,匿名性有助于行动自由,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另一方面它也为社会带来损害,因为匿名性使避税、走私、非法交易、挪用公款、贿赂等各类非法活动成为可能,匿名性本身也构成了这些非法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匿名性必须与公共秩序利益相平衡,公共秩序利益包括税收、控制非法交易等。在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需要通过清晰、透明的政策体系来限制和保护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央行应该限制大规模的非法交易、逃税、走私以及其他各类非法行为,同时,央行还应该让人们相信,正常、合法的生活和交易是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进行的。
支付服务在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使得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得到了重大改善,不过,与任何其他技术进步一样,支付服务领域的技术进步将会改变和扰乱经济体系的其他部分并改变国际体系,这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扰乱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像对待其他大型技术革新一样,通过研究和规划来引导用户顺利地实现从旧技术向新技术的过渡,并在各国国内和国际社会上合作引进新技术,制定相关标准。希望各方在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因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过去基于美元的国际结算体系正在被新型的国际结算体系所取代,在这个过程中,央行数字货币将发挥重要作用。
转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来源:腾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