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我们正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需要冷静的制度创新和积极的技术创新_区块链:Schain Wallet

10月26日,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七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正式在上海开幕。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发表《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总书记两年前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在两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区块链、卫生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领域,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两年来,区块链技术加速创新,拓展应用,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一、区块链技术创新强化数字化可信交互

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这种数字信任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普惠性。一是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纽带,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加持商业信用;二是在广域、高速的网络中建立零时差、零距离的认证工具,提高物联网的效率和可靠性。

声音 | 中行原行长李礼辉:虚拟货币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需求: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比特币是比特币,区块链是区块链。2009年,当时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平台推出了一种所谓的这种虚拟货币的概念。说到比特币,其实我们也说的是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缺陷,在技术上,它是基于这种公有区块链的平台的,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的架构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它的交易效率很低,速度很慢,不能够满足这种规模化的应用需求的。

另外,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存在投机性太重的问题,所以注定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或者能够进入公共社会生活的支付工具,或者一种所谓的这种货币形态。因为虚拟货币包括比特币在内存在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出现一些关于虚拟货币炒作行为和投机行为,在这方面认为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本身的安全性是需要得到关注的。另外,任何一个新的概念都有可能会被炒作,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这才能维护新技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新华网)[2020/1/15]

最近的区块链技术创新侧重于扩展交互功能和存储功能。跨链技术可以实现区块链之间、区块链与互联网之间的互操作,信息和资产能够以不可复制、不可伪造、不可篡改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围流转。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将文件存储在不同的空间上,同时生成文件存储确权证明,在可靠性、边缘存储成本、数据隐私保护方面比传统云存储具有一定优势。

声音 | 李礼辉:我们正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的关键机遇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区块链技术经过十年发展,应该说还处在一个初级应用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规模化的商业应用,但规模总体还不大。另外,很多应用还是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所以,区块链技术现在还不是特别成熟,区块链规模化可靠应用的瓶颈还有待突破,我们还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的关键机遇期。

区块链是多种的底层技术创新,比如P2P的对等网络,还有一些密码学的算法作为一种组件技术,它本身是比较成熟的。但当我们把已有的组件技术集成在一起时,那就会得到新的要求。另外,区块链也有特定的技术,比如共识算法、智能合约,这些技术要满足规模化可靠应用的需求,也要进一步创新,让它更加成熟。

在中国运用区块链技术或者用其他数字化技术也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国是一个超大的市场。在超大的市场中,任何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都要达到超大市场高并发的要求。这也是未来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创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成熟所要努力的方向。(新华网)[2020/1/14]

我们熟悉的信息技术架构是大中心化、局域封闭式的,我们熟悉的商业社会是市场主体各自独立、平面交互式的,我们熟悉的传统信用机制是自成体系、分立割据的。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可信立体交互架构,有可能再造产业和商业模式,推动经济升级。

CZ:SBF在币安退出FTX投资后通过操纵舆论来攻击币安:金色财经报道,赵长鹏(CZ)在推特上表示,在投资了FTX之后仍然对FTX进行了持续的尽职调查,后因不满SBF和Alameda的行为,于一年半前启动了退出程序。赵长鹏称,SBF在币安决定退出后威胁称要让币安付出代价,目前其仍然保留着当初SBF的威胁信息。赵长鹏还表示,SBF在之后开始投资媒体、政策制定者和知名人士,并通过操纵舆论对币安和行业内其他机构进行攻击。[2022/12/9 21:33:44]

一是工业标识解析和设备管理。实现全球唯一标识识别管理,解决工业互联网不同标识编码体系间的平等互通问题,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工业标识基础设施,执行工业设备身份管理和设备访问控制,对产品的加工、组装、分装等生产流程以及产品的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是产业链协同。在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多方主体构成的产业链协同网络中,实现数据同步共享和管理动作协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协同效率,提高市场响应效率,提高商品和资金配置效率。

三是供应链金融。建立多方协作架构和信任机制,克服传统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将核心企业信用传导至更多层级;建立互信互通的生态圈,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加快物流周转和资金周转;将商业约定纳入智能合约,防止资金挪用和恶意违约。

报告:2022 Q3加密和区块链行业62%的融资至少包括一名企业投资者:金色财经报道,FT Partners Research发布《2022年三季度加密和资本市场技术洞察报告》,其中指出加密和区块链私人公司融资规模从2022年一季度的历史最高点(74 亿美元)跌至三季度的21亿美元,跌幅达到71%。2022 年第三季度的融资交易数量(199 起)比二季度的创纪录水平(275 起)下降了 28%,但仍高于 2021 年的季度平均水平(151 起)。三季度加密和区块链战略融资轮次较多,62%的融资交易至少包括一名企业投资者。此外,在 2022 年第三季度加密市场有两次 SPAC 合并,2022 年初至今总共有六次,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取消了之前宣布的四次加密和区块链领域的 SPAC 合并。(crowdfundinsider)[2022/10/23 16:36:07]

四是乡村振兴。建设实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实现实物资产数字化,在区块链上映射不同时点、不同地点的实物资产及其权属和价值,形成可追踪、可溯源、可交易的数字化数字资产,进行全流程运营和管理,盘活实物资产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在生物资产可信监管及金融服务平台上,肉牛成为可交易、可追踪、可溯源的数字资产。在普洱茶区块链平台上,普洱茶可验证真品并追根溯源,可集中存储并分别交易,解决了普洱茶市场上存在的茶饼造假、保存困难、价值虚高等问题。

声音 | 李礼辉: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用区块链解决信任问题:12月14日消息,在第二十一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发表演讲称,金融配置失衡,需寻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实体经济的可行路径。李礼辉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长远,务实可行。对此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设数字信任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发现信用,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任问题。第二,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合理的信贷定价,应该覆盖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第三,完善财政税赋制度。调整小微企业的税赋结构,减少中间税,细分所得税;适当扩大小微金融业务税赋优惠,对金融机构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免除或大幅减少增值税和所得税。第四,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长期投资,吸引并规范保险、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新浪财经)[2019/12/14]

五是智慧城市。集成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构建支撑城市数字化升级的可信数据标准底层,做到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可视化。在公民领域实现个人身份可信、资产权属可信、健康状态可信和有效的隐私保护,在行政领域实现智能公共服务、智能公共管理和智能公共监督,在绿色经济领域实现碳排放的分布式实时监测、计量和排放权交易,在交通领域实现智能化的路径导引和停车导引,形成高效低碳、和谐平安的城市生态。

二、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的区块链技术的实验性应用居于全球前列。2021年2月,美国《福布斯》评选出全球区块链公司50强,腾讯区块链入选榜单。万向区块链为客户提供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供应链金融、汽车供应链物流、工业互联网、生物资产、数字城市等领域,赋能产业升级。

区块链技术创新是全球的热点,已经实现长足的进步,但尚未达到高并发市场中规模化可靠应用的水准,新的跨链技术还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冷静的制度创新能够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泡沫,而积极的技术创新能够持续创造可扩展的商业财富。

第一,地缘中的技术立国。

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和数字化市场大国,但目前还是软件弱国。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国际专利申请量,2019年与2001年对比,美国的占比由40%下降到21.8%,中国的占比由1.6%提高到22.3%,日本保持在20%左右,德国由13.0%降低到7.3%,韩国由2.1%上升到7.2%。尽管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还是主要由美日等西方国家控制的。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58项尖端技术里,美国在其中的50项拥有最多的专利。

数字技术平等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平等竞争的基石。在核心数字技术领域,我国只有补齐短板,才有可能与西方国家真正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2020年10月,美国发布《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20项清单包括高端计算、数据存储和分布式技术等,明确“美国必须发展这些科技,保护这些科技,不能提供这些技术给竞争对手。”

在核心数字技术上,我们借不来,买不到,等不得,唯一的路径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寻求突破。

第二,万物互联中的数据保护。

数据资源是个人的财富、集体的财富。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切实保护数据隐私。应该强调数据所有者对隐私数据的基本权利。例如,规定企业收集及处理数据必须得到数据所有者明确的同意,规定企业不得超越约定范围收集、处理和使用数据,同时给予数据所有者要求数据占有者删除涉及本人隐私数据的权利。

数据资源是国家的财富,数据安全是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产业发展的保障。例如,金融业必须构建用户相互信任、信息真实对称的技术环境,要求保证数据可靠传输,保护个人隐私;要求采用信息真实性交互验证技术,建立身份认证系统,对人或物进行特征识别、时空定位和身份认证,进行用户授权验证和信息数据验真,确认端对端的控制权。

国家支持数据开发利用,支持数据安全技术推广和商业创新。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安全应用。例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研发金融业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系统。这个系统集成运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数据脱敏、差分隐私、可信计算等技术,可以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保护数据隐私,在提升数据资源价值的同时保护数据安全。

第三,产业融合中的穿透式监管。

数字化技术创新正在改变金融服务模式,逐渐形成交互、交叉、交集的金融新业态。例如,未来的数字资产市场既包括数字化的金融资产,也包括资产化的专利数据、著作数据,将形成一个资产所有者、投资者、产权登记、产权认证、金融中介、监管机构、税务机构、仲裁机构等多方交集的复杂架构。

金融创新呼唤监管创新。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应该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建共享,应该覆盖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复杂、耗费资源的现场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和被监管成本。

第四,分布式架构中的安全屏障。

去中心化金融有可能穿透一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屏障和货币主权及地域金融监管边界。去中心化金融既是未来国际金融竞争的热点,更是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热点。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实行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金融开放包括资本市场开放,是基本国策;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大局,主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底线。

因此,应有必要深入分析分布式对等架构、去中心化架构等数字化技术已经具备及潜在的“颠覆性”性能,重点研究基于全新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础设施屏障的可能路径,研究技术对策和政策预案,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屏障。

第五,开源格局中的安全责任。

开源正在渗透越来越多的软件产品。一些专家认为,开源已经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主流,开源可以跨越公司边界、国家边界,赋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需要注意的是,开源也将构成系统绑定和技术依赖,一些开源软件缺乏明确的安全责任主体和权威性的安全性能认证,可能存在安全漏洞。

在开源格局中,一是要建立软件安全技术标准,建立软件的审核和认证制度,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存在恶意木马的开源软件进入我国;二是加大投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我国自己的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和数字技术人才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软件,实现核心软件基础性能、扩展性能、安全性能的优化和均衡,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进步与成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8:2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