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跑边赚:跑步进入Web3.0?_STE:steep币怎么获得

首先想给上海的小伙伴们打打气。这些天我们和大家一样很心塞,区别只是没有挨饿而已。虽然这期节目上线的时候,希望情况已经变好了;但在当下,也只能说:如果不知道该相信什么,那就相信时间——时间会治愈一切。

今天帮大家转移注意力,讨论一个稍轻松的话题:“运动 + 赚钱 + Web3”。今天话题所代表的现象,是“玮式耗散理论:模因+结构”的一个很好案例。小跑和王玮(Will)老师一起对StepN这个新生事物做个案例分析。(本期节目讨论内容和具体项目没有关系,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本期提纲?·

1、亲测StepN的体验:跑步狂人和交易员心里驱动的巨大差异

2. 用“玮式耗散理论”来分析StepN的“模因”和“结构”——它是一个“可持续的旁氏结构吗”?

3. 什么是“双模因”?“运动”和“赚钱”:那一个才是可持久的“强模因”?

4. 什么是“正负反馈平衡结构”?

5. 在Web3.0领域“成本暴露”的必要性

6. StepN是Web3产品,还是融入了通证经济模型的Web2产品?

· 本期延伸阅读?·?

?《迷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 by 苏珊布拉克莫(Susan Blackmore)

“Strava艺术”:用运动路线创作的“GPS Doodle”。艺术家先设计一条路线、然后骑车、再把运动轨迹上传到Strava——一张张“运动行为艺术”作品就出现了。(网站:https://gpsdoodles.com/ )

· 文字稿?·?

小跑(02:41):今天想帮大家转移下注意力,讨论一个轻松点的话题——运动和赚钱。

今天话题所代表的现象,其实也是之前一期节目讨论过的耗散理论,也就是用耗散理论——“模因”加“结构”的方法来分析庞氏结构——这个话题的一个延伸和案例分析。

首先想问Will老师,你的运动习惯是什么?

Will(04:38):运动习惯倒也有。以前是各种球类的运动,现在工作时间长了,基本只剩下在健身房里的标准健身了,跑步机、力量训练什么的。除此之外,平时就是典型的宅男了。

小跑(05:20):我是一个每天都要跑步的人,大学之前就开始了,基本上每天会跑大概5~7公里左右。但我不爱记录,比如使用记录步数、运动数据的APP;也不太喜欢朋友圈晒“成绩”。除了“晒鞋”,因为我跑步特别费鞋,大概以平均每年两双的速度破损,所以每死掉一双,就会在朋友圈里纪念一下。

前阵子知道了StepN,很好奇,抱着研究的态度开始用。越用越觉得它代表的现象,好像不是一个运动的APP、或者一个Web3.0产品能够概括的;我很快就感觉到它是我们讨论过的耗散理论、“模因”加“结构”分析庞氏结构的一个很好案例。

Will老师有没有用过这个APP?

Will(07:03):我自己还没有,但同事中好多年轻姑娘小伙子都用了,有些可能在这个项目火之前就开始用了。我自己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没去用——我现在都是在健身房里锻炼,StepN在室内记不了步,必须在室外,所以我暂时就先不考虑了。

其实我们很多同事也是这样,虽然也去健身房锻炼,但为了StepN,还要每天特别再到外边走几分钟。

小跑(07:50):我用了好几个礼拜了。开始还挺着迷,后来想法就比较多了。

先花几分钟给大家介绍下它的游戏规则、我使用的一些感受;再请Will老师从“模因”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它是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庞氏结构”?

估计很多小伙伴们没听过这个产品。它其实就是一个APP,类似于Keep、Strava等等,会记录你的跑步线路以及公里数。但它特别的地方在于——每天跑步的量可以换算成token,它的代币,也就是可以赚钱。

这种模式是现在Web3.0和加密领域里非常火的一个概念,或者叫做商业模式——“x to earn”,也就是“边X边赚”。比如“play to earn”就是边玩边赚,StepN就是“边跑边赚”的一类。现在市场上,它被认为是一个破圈产品,因为吸引了很多本来不是加密圈的人,比如跑步爱好者进入Web3.0的世界。

我首先想提一下自己是怎么注意到它的——这点还是挺重要的,这意味着你是怎么被“拉新”的。我很早以前听过这个名字,但真正开始注意其实是Bloomberg的新闻端,某天工作时突然跳出来个弹窗,说有个叫做GMT的token价格暴涨(GMT是StepN项目的治理代币),从一分多钱美金,一路涨到最高两块多美金。

我记得Bloomberg的记者就在推特上问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有人回答说:因为地球人突然间都想要一双“元宇宙跑鞋”。我觉得很有意思,马上看了这个项目的白皮书,觉得干脆自己亲身体验一下,来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现象。

其实让我关注到它的因素,其实也挺符合目前为止加密世界里“拉新”、或者获得关注的规律——大部分人注意到它,永远是从“价格暴涨”开始。或者“价格暴涨”永远是最好的宣传。

于是我开始研究它。为了方便对比不同的人群,获得客观的观点,我请了一位朋友跟我一起体验。

我和这位朋友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我属于长期跑步爱好者,跑步是生活的一部分,可能也有些许“社交因素”,比如想保持身材,但更多还是一种习惯。

而朋友是一只资深交易猿,中度游戏玩家。世界上有两种交易员,一种是“方向型”,另一种是“套利型”(arbitrager),比如做市商。他是套利型交易员,特别喜欢比较不同市场上的价格,俗称喜欢“寻找免费午餐”(占便宜),套利直觉敏锐的令人发指。

我们两个同一个时间开始体验,后来驱动力和使用方法出现了巨大差别。

要开始这个游戏,首先要买一双虚拟跑鞋。当时价格,最便宜的大概8~9个Sol(Solana代币),也就是说入场费用就要大概8000多港币。跑鞋每天只有定量的能量(energy),如果说你有一双鞋,每天的energy只够跑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在有能量的这十分钟,才可以赚到钱。当然你可以买更多鞋,跑一个小时以上,可能要拥有至少30双鞋。

能量用完后,如果你还想继续跑,就只能损耗鞋,没有钱赚;鞋需要每天维护,维护需要花钱,否则磨损的程度越大,跑步赚得越少。比如我有一双鞋,每天跑10分钟,然后停下来把APP关掉再继续跑;每天赚大概6个GST(StepN APP内使用的代币),要花费大概一半去修鞋。

还有很多其他游戏规则。比如你的鞋可以生“小鞋”、可以升级、可以开盲盒等等;但是都有成本——比如升级需要付钱、还需要时间等待。

大概两个礼拜后,我和朋友的走向开始出现了有意思的差别:

对我来说,反正每天都跑,“跑步”这件事有一天突然有了“价值”,变成了可以赚钱的事,那每天七公里就太浪费了。我还想了一下,万一今天失业没有收入来源,我每天靠跑步赚来的大概160多港币GST,可以到铜锣湾的加密货币ATM机去换成USDC,也许还够每天吃饭的钱。

所以我的动机是:不用白不用,毫无压力,毫无损失。

而我的朋友则完全不同,StepN让他套利者本性尽现。他每天会花大量时间来研究StepN规则中的各种套利空间——比如GST(APP内使用的代币)、GMT(治理代币)和SOL(Solana代币)三个币种每天的价格变动,来决定能够赚取最大价值的策略。比如现在SOL的价格更低了,他会坚持跑,尽量赚更多的GST再去换成USDC,然后再用USDC买SOL——相当于合成了一个交叉套利。但如果GMT价格更高,他会更快的升级,因为级别越高,就可能赚到更多GMT。他还做了自己的定价模型,给GMT和GST找出内生价格。

所以他的动机是:不管跑步还是跳舞,能赚钱能套利的就是好运动。

但我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一天没钱可赚,可能就不玩了。看来我们都是以赚钱的目的去跑步。

Will(17:44):两种使用者现身说法,还引入了这种生态环境内一个典型的角色——套利者,钻研获取最大价值,甚至带有一种挑战甚至“攻击”经济体的意味,很有意思。我想从我的角度分析一下。

我们之前谈到耗散结构——模因和结构这一对概念的时候,是分析为什么DeFi项目能够增长那么快,或者能有那么大的收益?

我觉得确实StepN这个项目非常典型。不管它叫Web3.0还是叫加密项目,在“模因”和“结构”这两个层面其实都有相应的比较好的设计。先说“模因”。像StepN这样的项目,我觉得是属于比较好的一种模因模式。

我简单总结了一个概念,叫做“双模因机制”。上次探讨模因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具体说到“模因”到底是什么。谈到土耳其例子,讨论到埃尔多安靠“把存款乘以2”这种“纯结构”的调整来平抑里拉币值没有意义;当时开玩笑说,怎么也得来个“土耳其民族伟大复兴”之类的号召——才是个合理的模因,才能吸引大家继续留在土耳其这个生态环境中。

其实“模因”确实就是人能够认知到的一种“想法”。现实当中模因特别多,比如一个国家的国民、“民族伟大复兴”是个模因;“中国胃”其实也是一种模因,它决定了你其实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不愿意去国外。这种认知其实都是模因。

做一个项目,肯定至少要有一个模因,这是正常的。你啥模因都没有,别人也就无法“认知”到你这个项目。

但是单纯一个模因可能不太够。以前的DeFi项目,比如上次讨论过的Olympus DAO,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模因相对“单纯”。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能赚钱”,Olympus DAO为此还引入了纳什均衡,告诉你“不抛”赚得更多,抛了大家都完蛋。但它永远只围绕着“赚钱”或者“亏钱”——当然,赚钱和亏钱显然是一个强大的模因,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所以绝大部分的DeFi项目、加密项目,大概都只围绕这赚钱这个模因。但这就有点太单纯了,会容易陷入“增长快崩塌也快”的情境。增长时候很快,因为有赚钱效应,赚钱效应一旦没了,崩塌的也很快——因为没有其他模因支撑。

比较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模因很丰富,如果你有168个模因,孙悟空都逃不出你的手掌心了。但是一个人能同时认知到的往往只有三件事——超过这个数,就很难理解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项目,也许需要2个或3个模因,这可能是最佳状态。一个太少,四个太多。像StepN这样的项目,至少有两个模因: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赚钱。我觉得至少在任何项目的初始阶段,它都是重要的。

咱们上次聊过,你做个小跑平台,一开始也是补贴、便宜、或者能赚到钱;但很快会发现难以长久支撑,一定要搞出“另一个东西”。“另一个东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是人的另一种典型心理,就是“已经存在东西的一个延续”。

你刚才也提到了这种心理:反正每天要跑步,并没有为使用它付出更多的东西。用它还能赚点钱。人都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反正一定要做一件事儿,没有为它多付出什么的话,我就会放心,就会愿意参与,对参与这件事的抵触就小。

这就落入到我们讨论过的另一个概念——我把它称之为“安全感”。“安全感”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模因,它会让你觉得进入到某件事情不会受到损害或者伤害。

我想大部分StepN的用户都是这样想的——我反正要跑,又没有为这个事多花费时间。如果为它多花了时间或者浪费了精力,你就会有不安全感,因为人都知道时间精力是宝贵的。StepN就做的比较好,它抓住了模因的一个重要点,让你没有“额外付出”。

有此模因的事情是否还有很多?

其实在2018年“ICO年代”,当时大量项目也都走在这条路上。它们讲的故事,往往是把区块链引入到某个行业,不管餐饮业还是服装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可以叫做”区块链+”,或者“+区块链”。

其实“用区块链去改进某个行业”——这种模因其实是比较弱小的。但如果你把它转换为:在这个行业、或日常领域中,不需要额外付出,我却可以给你叠加一种赚钱的可能性,这两个模因就能有效对接起来。

这种模因的设计其实是目前绝大部分Web3.0或者crypto项目所固有的,只是大家可能没有从“模因叠加”的角度去主动设计,效果就不太好。

而StepN明显是经过几次迭代之后,能够把这两个概念叠加的比较好的一个项目。当然,这也因为它看到了“运动”这个方向——因为“运动”这事儿,天然符合“不会额外付出”的认知。所以,做到“模因叠加”、或者“双模因”——我认为这对于一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小跑(26:24):听Will老师这么一番解释,我现在对理科生的印象有点改观。以前一直以为“创造新概念”这个本是文科生的强项,现在觉得理科生概念创造能力不仅很强大,而且很有逻辑。

Will老师的“双模因”、“模因叠加”概念,正好解释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些感觉:我一直感觉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叫做“模因”,但它们到底是不是一个概念?有时候它代表的东西很持久,比如文化、习惯;但也有一些稍纵即逝的,比如社交网络上流传的猫图狗图和梗图,也叫模因。感觉中它俩肯定不是一回事。因为后一种很快就消失,而前一种可以持续上千年。

其实整个加密行业,从诞生到现在的市场的表现,也很符合“模因叠加”逻辑。经过这么多轮周期,减半周期、ICO为代表的热潮、DeFi Summer等等等等,每次的波段似乎都可以看作一个“模因”。

但这些模因依然比较浅层。如果把加密行业整条发展曲线拉长,它依然是一条向上的线。这条线下面靠什么支撑?我想了想,觉得其中有一种很强的“模因”、或者理念其实自始至终没有变——比如向往自由、自治、底层极客精神等等。每一轮可能都有新的代言人,而这些新的代言人性格、形象中都有这样的共性。

Will(29:34):这点我比较同意。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体系,某种程度上确实体现着这种“双模因”的模式。

一方面币价增长带来财富效应,另一方面有各自的理念。比如,比特币的“资产不可侵犯、资产自由、或者免受货币超发的影响”;以太坊是“虚拟世界的计算机、计算性金融的基础设施”——它们这种双模因堪称是完美结合。

从这个角度看,它们还是远超StepN这样的项目。StepN的模因是“财富效应”和“安全感”的一种叠加,而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种双模因甚至已经合二为一了——你的“财富自由、避免受到货币超发影响”和“币价的增长”,是一体化的,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以太坊的特点——你的“gas费消耗”和“计算性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也是一体化的。

真正能够持久的、甚至是伟大的项目,肯定会体现出这样的特征。至于是设计出来的还是自发的,我们不敢说。但它一定会体现出“多种模因”完美叠加的特征。

小跑(31:37):Will老师把“双模因”中基础的那一层,叫做“安全感”。我们在《元宇宙性骚扰》那一期也提到过。“安全感”是个很好的描述,但这类模因还有没有其他角度呢?

比如人类的一个“共性”、已经有的“习惯”、“文化”或者“信仰”——或是人类在很长时间积累的模因文化固化的结果。

例如人类“崇尚自由”的天性,开始可能也只是一个短期的、类似于“梗”的模因。但像“自私的基因”一样,它在没有被任何设计、操纵的情况下,自私(这个“自私”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地发展,最后变成这样一个结果——崇尚自由的理念。

模因和基因也是一样的,某种行为、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慢慢被固化下来,就形成了一种“默认”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跑步也是一样的,因为“跑步能够健康”开始可能就是一个“梗”,就是一个固化的思维。如果我们非要掰扯一下,跑步到底能不能让你更健康,也许还也不太一定。但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观念。

Will(33:22):对的。从跟基因类比的角度讲,我再补充一点。

人类的基因体量巨大。人类有手有腿,有眼睛有鼻子,其实都是不同基因片段决定的,人体会有这么复杂的特征,是一个特别典型的耗散结构。

而从一个项目、一个经济体、或者社会活动角度,模因确实也很多,但又很难做到像基因那样,由几百万上亿片段去共同决定——因为人的认知是很难达到这个体量的。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东西设计成有500万个模因,而且让大家每个都能认知到——从这一点来看,模因跟基因又有很大的差别。

一个好的项目、好的经济体或者社会体,要有1~3个强有力的、能被所有人都能认知的模因。剩下的事情恐怕就得交给“结构”来做了。

小跑(34:44):建议大家再去看一下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以及苏珊的《模因机器》——其实自始至终还是说同样的事情,不管是基因还是模因,都是“自私”的。但是模因,我觉得可能比基因还要“自私”——所谓自私,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设计出来、按照一个自然的方式传承下去。

如果我们从模因的角度来想,其实人类的想法,不是自己所造,也不是用来服务我们自己;我们反而是模因的宿主,它寄生在我们身上的,我们被模因附体。所以什么样的模因可以传承下来,是不能被人所设计的。

模因的作用告一段落,Will老师从“结构”角度来分析一下StepN?

Will(35:55):我们曾经讨论过:耗散体这种复杂结构,是强化正反馈机制的一个本质特征。如果没有一个复杂结构,其实正反馈机制也很难建立起来。但实际上,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应该还有另一半。

如果想避免一个耗散结构体迅速崩溃,你应该有一个“对应的结构”。它其实应该是跟“正反馈机制”相反的、某种程度的“负反馈机制”。或者“摩擦力”的概念。

如果“正反馈机制”过强,比如投入StepN的钱三天就能赚回来,我可以24小时不断跑,这样的正反馈机制肯定强。我甚至可以再优化它,比如第一个小时跑给的钱多,第二、三个小时给钱更多——如果这么设计,正反馈机制是更强的。

但实际上,如果你这么去设计,最后崩塌一定也是一瞬间——因为大家都会拼命去积累,然后一次卖掉就完了。因为能够获得的人越多,抛盘的压力也就会越大,它反而会越不值钱,最后崩溃的越快。

于是我们会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很多体系的设计,比如比特币四年减半周期、还有StepN每双鞋每天的能量只够跑10分钟——你会发现这些机制的逻辑是反过来的——你花的时间越长、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反而越少。这显然是一种“负反馈机制”。

这就很奇怪了,我们耗散结构理论是不是有问题?复杂结构到底应该是正反馈机制,还是负反馈机制呢?

其实我觉得很正常。耗散结构体固有的特征,它的前提是什么?是要跟外部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进来的时候“正反馈”当然好,但出去的时候,如果还是“正反馈”那不就更差了?实际上每一个耗散体的设计者(我们假定结构能被设计的话),一定会设计这样一个结构——进来容易出去难。

所以这个复杂结构一定同时体现这两方面的特征:进来时是正反馈机制“强化”,出去时是正反馈机制“弱化”。也就是一个绝对刚性的规则,让一个方向速度快,另一个方向速度慢。

听起来不难理解,但实际操过程中很难做到。为什么呢?

一个纯线性的东西,往一个方向走是一个速度,往另一个方向走一定是同样的速度。而复杂结构有不同的维度,有些维度是用来强化进入的速度,另一些维度是弱化出去的速度。

如果我单纯想让它变得“进来速度快,出去速度慢”——用一个数学的刚性逻辑是做不到的。唯一能做的,是退而求其次。让“进来的速度”别那么快。否则一个人只要想进就一定能自由进入的话,就可以通过时间的积累掌握你体内大量的能量。

如果你允许它一瞬间换出,这个系统就崩塌的太快了。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真正能够执行的策略,都是尽可能让这两者产生一个平衡而已。这在游戏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套路,我们一般称之为“平衡”。

就像StepN的设计,每天只能跑十分钟,能量就没有了。一天24小时需要通过各种招数才能获得大量的GST——这种设计就是典型的平衡设计,要限制。这是我们结构分析的第一点。

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你不让它进来太快,那也没问题,我10分钟之后就不消耗了,因为得不到收益,我也不想消耗成本对不对?可如果你不关闭的话,你的鞋会被磨损消耗。这个逻辑显然对于消费者就不合理——怎么我不能得到收益,还会有消耗?

这也很简单。因为这个体系结构的运转是有成本的。跑步要有GPS信号进来,要登记你的跑步数据,这都是要消耗后台计算力的。如果计算力全部都记录在区块链上,比如记录在以太坊上,那每一笔交易都需要消耗gas费,所以记录也是要花成本的。

不记录在区块链上,在一个数据中心也是一样的,机器天天要运转。比如腾讯,微信免费是因为有别的收益手段,否则是掩盖不了“成本”这个事实的。

所以,设计不能单纯的从外部看,一切东西都是有成本的——我认为这是未来系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方向。

Web2.0、互联网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型,其实掩盖了系统运行的“成本”这件事——都认为有其他收益来源补贴自己的成本。而像以太坊区块链这种模型,其实是把“成本”更合理化了——我每一个操作都要有成本,这个成本你是看得见的,这是一个更合理的模型。其实Web3.0的发展也应该走这个方向,每一个操作都要有成本,而且你是知道成本是多少,可以决定付出或者不付。

回到StepN,你不愿再付出成本没有关系,可以把它关掉;但关掉就意味着这个软件不再替你承担记录等等功能。这在Web3.0的应用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略。如果你把它做成一个标准的Web2.0的形态,把成本隐藏起来,会导致系统不能持续下去。

总结一下,一个好的“结构”会有这两大特征:第一,有正反馈机制,也有负反馈机制。不能过于加速前进,因为有可能导致加速崩塌。第二,系统内部真实运转的摩擦或者成本,要显性化,让能够全体参与者都知晓。

小跑(44:45):非常精彩。我觉得下面很多问题都不用问了。

“模因”的发展我们不能控制,但是“结构”这件事,是可以有更合理、更精妙的设计的。

正反馈其实是一个“加速度”。正反馈又分为“正向正反馈”和“负向正反馈”,正向正反馈就是越来越快,负向正反馈就是越来越慢。但是负反馈应该是一个负相关的概念,是“向后拉”的概念。

这让我想到,这个结构的逻辑其实也适用于金融行业。比如金融市场上崩盘时的“负向正反馈”;还有银行里面业务部门、风控部门、运营部门之间的“平衡”。风控部门是一个“负反馈”作用,一切都要“往后拉”,尤其在市场好的时候,应该对高度发展的业务施加更多摩擦力。(当然,目前的金融体系出现了很大缺陷,负反馈作用力变得很小。这可能也跟人类的心态有关——市场好的时候,本来应该起到负反馈作用的一方,也会被业务端影响,反而变成了正反馈的助推)。

金融行业最好的结构还是效率、成本和风险三者平衡——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同样道理,互联网、web2.0目前发展的困境,可能就是三角形缺了“成本显性化”这个角,才会导致不平衡、不可持续的情况出现。

Will(47:53):这两个特征其实都是一个“总体”特征。像StepN这样的项目,它的结构设计其实是有很多精巧之处的。

其实不管是crypto、Web3.0、还是传统的金融市场或者Web2.0项目,它们其实慢慢会开始互相融合,因为大家各自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比如Web3.0或者加密行业早期过于强调正反馈机制,所以诞生出无数“一年一万倍”甚至“十万倍”的神话,同时也诞生出了各种崩盘,也就导致传统行业的人总是十分怀疑你们是不是局。像StepN这样大概初心是好的、想要一直玩下去的项目,就会主动设计出很明显的负反馈的机制,也就是类似于风控的机制——这其实也是在向传统行业学。

传统行业也走弯路、歪路,它们过于强调对成本的掩盖。不光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是这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银行转账是几乎不收手续费的,可能只有超大额转账才收一部分——这其实就是没有学好的一个表现。运营都需要成本,把手续费成本掩盖起来,还是用表面的手段掩盖了另一个目的。我认为是不好的,还是应该退回到成本风险收益三者的平衡,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金融行业应该反过来,不要再去学习互联网“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套路了。两个世界应该趋同,才是比较好的发展。

小跑(51:13):前两天群里有位同学问到:这种“边X边赚”的模式,到底是不是Web3.0产品?还是它其实还是Web2.0,只不过在蹭Web3.0的概念?或者是试图用Web3.0的tokenomics模型来改变自己的融资方式?

Will(53:21):这是一个可以持续探讨的话题。目前最主要问题还是对Web2.0、Web3.0的定义没有那么精确。一定要说到某个项目属于Web2.0还是Web3.0,确实没办法精确。

像“X to earn”,或者StepN这种项目,不仅仅是包含了token的Web2.0。直白一点,大家质疑的就是这个点——你是不是一个新的模式,还是其实就是一个有token、能融资、能买卖的项目。我觉得某种程度上,StepN跟其他Web3.0的项目还稍微有点区别,它“token”的因素更大一点。

以前像StepN这样的项目其实也有很多,但大部分都失败或者消失了。有的甚至做得更好,是真正的一双鞋,把芯片植入鞋里,然后跟手机通过蓝牙链接等等。当然那也可能是噱头,或者说只做了原型产品,没有真正大规模推广。但是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讲,芯片植入鞋里,对比StepN这种简单的GPS计步能力,听起来科技创新的感觉会更强。

我觉得Web3.0没有精确定义的情况下,可以总结为一个“程度”问题,到底什么才叫Web3.0?是要在什么技术上、模式上、还是底层流程上更加有技术创新性?还是跟区块链结合的更紧?或者更充分使用了智能合约的一些特点?从这些角度考虑可能比较客观。

小跑(56:42):我自己感觉它可能是一个“门”,一个进入Web3.0的入口。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说它是一个新的世界的门、窗、或者桥,先让我进入到这个世界。但是之后还有什么更大作用,或者它的整个世界是不是只有跑步,我觉得可能还不一定在我的认知里。

这就引出了我们准备讨论的另一个巨大的“筐”——平行世界之桥。今天先打住,下次找机会再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火必OpenSea 新协议 Seaport 源码解析_RC2:erc20币的类型

近期,NFT 市场 OpenSea 宣布推出全新 Web3 市场协议 Seaport 协议,用于安全高效地买卖 NFT。本文将深度分析其关键业务实现和接口实现。SeaPort官方文档 https://docs.opensea.io/v2.0/reference/seaport-overview , 可配合查阅,进一步加深理解。

[0:15ms0-7:61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