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控到放开,全球抗疫经历了什么?_ABY:Baby Shiba Rocket

文|南方周末

▲2020年12月17日,日本东京,街头电子标语牌提醒人们要注重防疫措施。

全文共6586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在世界各国的防疫政策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信任与协作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开放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会经历政策反复回调和阵痛的过程。

本文来源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杨楠

责任编辑|李屾淼

1新冠恢复力

彭博社自2021年11月推出了新冠恢复力榜单,以疫苗接种率、感染率、死亡率、封锁程度、全民医疗保健覆盖程度、GDP预测等11个指标,通过“最大-最小准则”分析新冠疫情暴发前经济体量超过2000亿美元的53个国家,捕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们是如何在控制对社会和经济破坏的情况下,处理新冠危机。

绝大多数国家在这份榜单上的排名都有剧烈波动。美国的防疫曲线是个大M形,越南是胖U形,法国则是一折又一折的波浪线。两年时间里,防疫策略和效果较好的是韩国、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

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张晖将中国之外的其他各国抗疫策略总结为三类:其一是大量人口众多而贫困的地区,采取了真正的“躺平策略”,以1.5%左右的死亡率完成群体免疫;其二为多数西方国家采取的压平曲线(Flattenthecurve)类,以增强医疗能力和降低人群接触为主要手段,用不同力度去压社会上当时需要医疗救助的感染者总量的曲线,尽量控制在医疗容量之内,避免发生医疗挤兑,降低人道主义灾难。

第三类被张晖形容为“朝秦暮楚”,主要是新加坡、越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国家,在抗疫前半程采取严防死守的清零政策,后期迅速转换政策,改为上述两类的中间政策:以灵活的政策迈向全民免疫。

新冠恢复力榜单结束于2022年6月28日,彭博社称,经过两年的波动,多数国家在抗疫上已经趋于稳定。“所有表现最好的国家都执行了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接受的战略:接受病会持续存在的事实,积极为最弱势群体接种疫苗,并尝试恢复经济和社会活动至2019年的水平。”

彭博社的数据跟踪透露了世界各国抗疫的一些决定因素。表现最好的是富裕国家,有能力供应疫苗、安排注射等后期工作。在这张榜单上,三个国家从未跌至排名的下半区:阿联酋、加拿大和芬兰,都属人口密度较低的富裕国家。其次是社会信任程度和社会凝聚力,这是不同政府在不同阶段能够有效动员国民的决定性因素:新加坡等国一直有更多的人遵守口罩令和限制社交的规则,并且大量国民主动接种疫苗。“新冠时代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教训,那就是具有强大社会信任和社会凝聚力的国家最有可能渡过这样规模的危机。”彭博社总结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美国和英国富裕且拥有顶尖的科学力量——它们在研发疫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这些疫苗销往世界各国——但两国新冠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在新冠恢复力榜单的最终排名上,英美分列22位和36位。

2022年7月12日,悉尼,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内塞在Adore复方制剂药店准备接种他的第四剂COVID-19疫苗。

美国最常用澳大利亚的防疫经验与自身对比:他们都是说英语的国家,人口结构也颇为相似,但澳大利亚的新冠死亡率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直观来看,澳大利亚在疫苗普及之前限制了人际交往和旅行,多次在国内进行地区封锁,一度关闭国境和州境。而后大力推广疫苗时,优先考虑了最脆弱群体,随后逐步开放。尽管澳大利亚也曾因养老院防疫不规范或是在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时没有加强管制,导致死亡人数增加。

但在美国一些知识分子看来,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人对科学与机构的信任,以及对彼此的信任。澳大利亚统计局的调查显示,76%的澳大利亚人表示他们信任医疗系统;93%的澳大利亚人报告称,在发生危机时他们能获得来自家庭以外的支持。在这点上,针对全球价值观的权威调查WVS显示,澳大利亚人在“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这个选项中排位很靠前。

《柳叶刀》在2022年2月1日发表了对全球177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在影响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因素中,信任感比吸烟率、医疗支出或政府形式更为重要,是让民众减少活动、佩戴口罩和接种疫苗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而更有效地控制了病传播。

2政策的反复回调

新加坡是全球最早提出共存路线的国家之一,其政府也是全球最受民众信任的政府之一。2021年5月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首次阐述新加坡将转向与新冠病共存,当时公众反应不一。

与此同时,彭博社向新冠恢复力榜单中添加了开放进度的类别,以航空的交通量、旅行限制、疫苗接种率以及封锁程度作为指标。“截至2021年初,通过封锁来消除当地病传播,是最好的结果之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通过疫苗来限制重症和死亡,能够安全地在解除社会和商业活动限制方面取得进展,是从疫情中恢复的重要表现。”

2022年3月26日,新加坡,市民佩戴口罩出行。

新加坡的开放路线图显示,他们决定小步走向开放。而英美两国则在2021年中率先开放,但因未能达到理想接种率,两国的死亡人数并没有显著下降。美国在推广疫苗前后的死亡人数几乎维持一致,这被认为是严重分歧阻碍疫苗接种的代价。

继2021年5月底李显龙阐述新加坡将转向与新冠病共存后,6月中旬,新加坡在疫苗接种率为35%的情况下放松防疫政策,进入“高警戒放开”第三阶段。此后不到一个月,新加坡在感染率快速上升的压力下回调至“高警戒开放”第二阶段,又用半个月的时间将疫苗接种率从48%提升至65%。8月6日,新加坡宣布将正式走上“新冠韧性”之路,10月9日,李显龙在全国讲话中表示,新加坡必须坚持共存策略,此后几个月将是关键。

新加坡防疫政策的另一重要转向是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冠确诊患者在家休养康复。自2021年9月15日起,已经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的50岁以下新冠确诊患者,以及5岁以上确诊但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儿童,如果不存在并发症或其他潜在疾病的情况,在经过医院评估后,可以在家休养康复。新加坡在社区医疗体系中增加了呼吸机,并要求患者还须按要求佩戴监测手环,保证在居家康复期间没有离开指定的房间。一旦违反隔离令,会被处以1万新币的罚款或6个月的监禁,或二者皆有。

从2021年6月至年底,新加坡的防疫政策曾几度回调,或是因为担心德尔塔变异株对医疗体系承受能力的冲击,或是因奥密克戎变异株带来的感染激增。这般谨慎地对政策的反复调整也遭致许多批评。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卫生政策专家JeremyLim认为政界人士不应当等待开放的完美条件,因为世界永远不会完美。但新加坡政府坚持以疫苗接种率作为是否放开的关键条件:只有两针疫苗接种率达到80%,新加坡才会谨慎小心地解除封锁。

3阵痛

韩国在彭博社新冠恢复力榜单的长期表现很靠前,但相较于新加坡,韩国走向开放的过程则稍显被动。

在2022年之前,韩国的3T策略——“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治疗”——被认为是应对新冠疫情的成功范例。奥密克戎变异株在韩国传播之初,韩国收紧了社交限制,仅允许4人以下的集会活动,并对企业和其他公共场所实施晚上9点以后的宵禁。但这一限制收效甚微,在奥密克戎之前,接近5200万人口的韩国每日新增新冠确诊从未超过7849人,但从2022年1月24日起,韩国日增持续破万,并在2月17日开始日增超过10万例。

韩国从2022年2月初开始政策转向。韩国保健福祉部部长权德哲表示,韩国必须更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保护重症患者和减少死亡。由于奥密克戎可能会压垮公共卫生系统,3T的策略不可持续,甚至毫无意义。2月9日起,韩国放宽针对确诊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规定,允许感染者居家治疗。轻症、无症状的一般居家治疗者自行管理,但必须按照规定隔离7天。对60岁以上和患有基础疾病的50岁以上高危人群等居家治疗者进行政府管理。韩国投入650家医疗机构用于居家治疗患者的管理:对按比例配备的医生和专职护士,每天进行1-2次电话确认患者状态,发放氧气饱和度测定仪等居家治疗仪器。由于韩国下线了用于追踪病例和强制隔离的应用程序,政府安排这款程序的6万工作人员中的多数,转向帮助居家治疗的脆弱人群,包括提供药品、接听电话等。

尽管韩国政府持续与国民沟通,告知他们政策的转向不可避免,必须将资源用于照顾最脆弱的人群,但这一转变仍在韩国引发了短暂的骚乱。据韩国媒体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不少韩国受访者对突然失去政府严厉的病防控措施感到不安。他们不断投诉,缺少一些医疗必需品,如温度计、洗手液、血氧仪等,感到自己仿佛被遗弃。而韩国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从送每一位新冠感染者入院,过渡到仅送脆弱人群入院,各地重症监护病房一直保有空床以应对突发情况。

“从大流行向地方病过渡的过程中,经历巨大的风浪是必须的。”韩国保健福祉部灾害管理处高级卫生官员孙英来说。

政策转向后,韩国新冠确诊患者在3月迅速达到日增超过30万。但由于韩国的成人疫苗接种率超过96%,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伤害被降至低点。奥密克戎的总体死亡率为0.18%,但对于60岁以下的人来说,奥密克戎带来的死亡率接近0%。总体而言,韩国一直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约为英美的十分之一。

在完成公共政策转向后,韩国在3月底加快了本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以更好地提供持续的疫苗接种和帮助老年人康复。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传染病学教授MonicaGandhi曾预测韩国将会成为第一个将新冠大流行降级为地方病的国家,这是基于韩国有着最高的成人疫苗接种率、国民对公共卫生系统的高度信任,以及走出疫情的正确路线。

2022年4月25日,在经历奥密克戎近5个月后,韩国将新冠病的传染病等级从甲类下调至乙类,全面推进防疫和医疗体系复常工作。至此,韩国的新冠感染者不再被要求居家隔离,医院也不再需要立即报告阳性病例,国家医疗保健系统将不再全额支付治疗费用。感染新冠病的患者与其他疾病的患者一样,必须自己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但疫苗持续免费。

尽管韩国每日公布的确诊病例数仍经历波动:8月中旬日增超过10万例,回落之后仍日增过万,10月中旬以来又持续攀升,但韩国的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始终保持在低位。

4长路

走向开放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对新加坡来说是应对德尔塔变异株,对韩国来说是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而对印度来说,他们在疫苗不足、德尔塔变异株进入国门的情况下匆忙开放,带来的却是致命悲剧。2021年4月中旬至5月底,印度死亡人数超过14万:病压倒了医疗系统,数百万人手足无措。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没有大规模的全民检测,也缺少完备的上报系统,印度公布的新冠数据被认为远低于实际。

2021年5月30日,印度阿姆利则,民众接受新冠病检测。

印度在2022年2月经历了奥密克戎带来的第三轮感染高峰。仅仅一个多月后,在每日新增感染数连续三天下降到一万例以内——这是奥密克戎迅速传播之前的水平——印度开始逐步放开限制,包括取消宵禁,开放餐厅、影院、游戏厅等场所,允许城际流动等。印度政府称,病例下降和奥密克戎对人体较轻的伤害,是促使印度逐步恢复正常的原因。

对此,印度本土知名的免疫学专家PadmanabhaShenoy主导的一项研究指出,奥密克戎对印度的影响不大,是由于超过70%的印度人曾经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株,又因为超过80%的印度成年人接种了疫苗,这种混合免疫带来的抗体水平比接受两针疫苗的人要高30倍。“混合免疫墙”的观点在印度被广泛接受,另一位印度病学家GagandeepKang认为这是印度的优势,意味着未来印度出现的大规模全国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顶多是零星的暴发和局部病例激增。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指出,印度这样完全依赖自然免疫是极个别的情况。但他与印度学者交流获知,印度已经渡过阵痛,恢复常态。

2022年11月21日,印度政府发布公告,称由于“新冠发展轨迹的持续衰落,和全球及印度自身的新冠疫苗覆盖率的显著提升”,印度取消所有与新冠相关的入境强制要求,奥密克戎疫情进入扫尾阶段。

至于新加坡,在首次宣布共存蓝图的一年半后,于2022年11月7日真正将新冠视为一种普通的流行病,不再专门应对:不再公布新增的新冠病例数,转为七日平均数字;不再为新冠患者预留床位。而无论是其他亚太国家还是欧美国家,没有政府承诺应对新冠病已经彻底结束:这些国家都说仍然会根据疫情波动,随时调整防控政策。

5我们正在和即将经历的

2022年11月初,我国报告新冠阳性感染者数量急剧上升。一位长期参与新冠疫情防控、支援过多个城市防疫工作的不愿具名专家告诉《南方人物周刊》,2022年冬天对中国非常重要。他当时判断,通过各类措施尽可能压平曲线,以缓慢的群体感染渡过2022年冬天,中国就将真正进入新冠疫情的扫尾阶段。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

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这被认为是走向开放的关键步骤。方案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落实属地责任,精准摸底,优化服务,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12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出台,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被鼓励居家治疗,不再追踪密接。通知要求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疫苗接种,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情况摸底,分级分类提供健康服务。同日,《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印发,旨在全力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确保正常医疗服务开展,构建更加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

在《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中,多位医学专家认为这个冬天对医疗体系的挑战颇大,未来一到两个月,将是全国不同城市的阵痛期。

“决定是否调整防控政策的一个重要考虑是,愿不愿意忍受这一阵痛期,并承担阵痛带来的后果。从‘新十条’来看,为了长远考虑,中国是准备应对这一阵痛带来的后果。”黄严忠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三甲医院感染科专家强调,最先感染的是中青年人,一到两周后可能波及老人和基础病患者等脆弱人群。要避免脆弱人群大量感染,避免出现大量重型患者,导致医疗资源、抢救资源发生挤兑,继而影响到所有需要就诊的患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在12月初向上海市医务人员做了题为“医疗机构如何科学应对奥密克戎疫情”的演讲,他以理论模型分析道,以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在完全没有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病3天传播一代,R0为10,理论上只需18天就可能感染两千多万人。而如果能适当防控,R0降为5,病3天传播一代,感染两千多万人则需要一个月;如果防控措施做得更好一点,R0降为3,这一周期又会延长至两个月。随着R0的降低,感染周期就会随之延长。

以上海为例,张文宏认为上海将在3、4周内达到社会感染高峰,3个月后将逐渐走出这波疫情。延长整个脆弱人群的感染周期,能够减轻或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引发的严重后果。据此,张文宏团队近日撰文呼吁,要尽一切可能延缓老年人群体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哪怕仅仅延后1-2个月,整个社会的疫苗免疫屏障会更加坚固,医疗资源度过第一波疫情高峰期,也会更充足与从容,护理院的老年群体发生疫情后的救治资源也会更加丰富。”文章写道。

对任何国家来说,信任与协作都是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关键。“在长长的抗疫隧道里走了3年,我们即将走出隧道,空气、阳光、自由自在的旅行,都在等待着我们。但在最后一程,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动员,新冠病不是针对单个人的疾病,而是对一个个家庭的考验,对我们社会的考验,我们需要每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行动起来,做自己健康的负责人,也做家中老人的守护伞,支持他们、保护他们。”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NFmSz-kuhjwWk7fqTERvw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XRP专利申请详细步骤|专利申请流程图_CPC:CPC

  不了解专利的可能会觉得申请专利很难很麻烦,但是如果是个人申请,这个过程最麻烦的是下载CPC软件,即国家专利申请客户端,里面有要撰写材料的格式,提交申请和收到授权回函等都在上面进行.

[0:0ms0-3:8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