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18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二节货币供给新增对数字货币的描述
1、货币起源于人类商品交换过程,先后经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数字货币出现,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诞生。
2、数字货币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
3、数字货币特点:匿名性、安全性、可编程性、高效率。
4、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央银行-商业机构”的双层运营体系,特点:兼容账户和价值特征;数字人民币定位M0,不计付利息;低成本;支付及结算;匿名性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安全性;可编程性。
5、数字人民币与支付账户余额的区别:债权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中央银行负债,而支付账户余额是账户机构负债。信用背书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国家信用,而支付账户余额是商业信用。法偿性不同,数字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支付账户余额不具有无限法偿性。货币供应层次不同,数字货币属于M0,支付账户余额属于M2。
二、第19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二节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工具新增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性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增加第5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性工具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引入包括超低政策利率、大规模再融资操作、资产购买计划、前瞻性指引等,这些措施被统称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货币理论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在理论界的最新发展。
我国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降准、结构性导向的再贷款和再贴现、以公开市场操作为基础的流动性管理、以定向流动性投放为基础的借款便利。
两者共同点:两者均以纠正市场失灵为根本出发点;都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定向性。
不同点:政策目标不同,非常规是维持金融稳定,结构性是优化结构;政策背景不同;操作手段不同;对中央银行影响不同。
三、第21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四节新增我国对重点领域的监管进展,影子银行的5个特点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1、以银行为核心,表现为银行的影子。
2、以监管套利为目的,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
3、存在刚性兑付或具有刚性兑付预期。
4、收取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较为普遍。
5、以类贷款为主,信用风险突出。
四、第22章对外金融关系和政策第四节人民币跨进使用,新增自由贸易账户
1、自由贸易账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要在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独立于现有的传统账户体系,属于央行账户体系的专用账户。
2、账户特点:分账核算;本外币合一可兑换账户;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跨二线(境内)只能划转人民币;适用离岸汇率。
3、意义:探索了本外币合一的账户管理体系,打破了本外币账户割裂的局面,探索了本账户可兑换新路径;探索了金融风险管理新模式,有助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五、第23章统计与数据科学第四节统计调查新增统计质量评价标准
1、真实性:确保数据有依据、可追溯,侧重于对基础数据质量的评价。
2、准确性:要求统计数据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能够为形势判断、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侧重于对统计数据生产科学性的评价。
3、完整性:统计数据应当全面完整,统计范围不重不漏,统计口径完备无缺。侧重于对数据全面系统反映客观实际程度的评价。
4、及时性:尽可能缩短从调查到公布的时间间隔,侧重于对统计数据生产效率的评价。
5、适应性:能够最大限度为用户所用,统计指标紧跟时代发展、切合统计需求,侧重于对统计用户满意度的评价。
6、经济型:侧重于对统计数据成本效益的评价。
7、可比性:统计数据应当连续、可比,不同时间、空间数据生产使用规范统一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原则,侧重于对统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评价。
8、协调性:要求统计数据结构严谨、逻辑合理,各总置数据、结构数据相互之间高度匹配。侧重于对统计数据间逻辑关系的评价。
9、可获得性:要求多渠道、多方式公布统计数据,同时公布启应的统计制度方法,加强数据解读,服务社会。侧重于对统计服务质量的评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