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千瓜数据
益生菌市场火爆的背后离不开国人对肠道/消化健康的重视以及益生菌概念的普及。根据益普索调研,后疫情时代,“肠道健康”被认为是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的益生菌是解决肠胃问题的常用手段。众多品牌厂商纷纷抓住这一概念,在线上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益生菌产品。
奔向下一个千亿级赛道的号角已然吹响,本文将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汤臣倍健、合生元、科拓生物、Wonderlab等益生菌头部、热门品牌,见微知著,把握品牌动向及趋势。
品类爆发
提到益生菌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消费者将其等同于发酵乳制品、益生菌饮料,这得益于多年的市场教育以及龙头品牌的不断投入。
以益生菌饮料为例,它的走红与养乐多在中国的推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02年,养乐多进入中国,带动国人对活菌型乳酸菌饮料的认知,让小瓶子走进千家万户。根据养乐多财报,2011-2019年,共计销售养乐多超150亿瓶。蒙牛、伊利、味全等也相继推出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Alchemy Pay已支持土耳其用户通过银行转账购买加密货币:6月30日消息,加密货币支付提供商Alchemy Pay发文称,已为土耳其所有主要银行(包括Ziraat Bank、Turkiye Bankasi、Isbank等)提供支持,允许用户通过银行与当地法币土耳其里拉(TRY)购买加密货币。[2023/6/30 22:10:40]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如今益生菌已经被添加到更多饮品品类,包括果汁、咖啡、茶饮料等,包括咖啡连锁品牌COSTA推出的益生菌桃桃拿铁、光明悠焙上新的五款特加益生菌鲜果饮品。不过随着养乐多去年因涉嫌疫情虚假宣传被罚,消费者对益生菌饮品的信任度有所下降,饮品中所含的益生菌数量、成活率和实际能发挥的功效更多受到关注。益生菌在饮品市场的故事似乎没那么好讲了。
来源:益普索《益生菌品类趋势洞察》
另外在大健康的消费潮流下,益生菌的应用场景也从专业赛道进一步拓展到更加日常、碎片化的消费场景,如零食、护肤品、调味品、口腔护理产品,“万物皆可益生菌”,这是一个看起来充满机会、大有可为的市场。
来源:网络整理
品牌混战
纵观中国当前的益生菌市场,按照发展阶段及所处的行业位置可大致分为3大竞争梯队:以汤臣倍健、健合为代表的营养保健品龙头;以科拓生物、一然生物为代表的本土研发型企业;以Wonderlab、Keep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他们的发展方向、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形成分化的格局。
营养保健品龙头:不进则退,进入综合实力比拼阶段
在众多营养保健品品牌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汤臣倍健和合生元。其中汤臣倍健于2018年收购澳洲益生菌品牌Life-Space,开拓益生菌领域产品,在双11大战中,Life-Space连续两年夺得天猫跨境保健益生菌类目TOP1;合生元是健合集团旗下的专注于婴幼儿营养的品牌,欧睿数据显示,合生元益生菌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球婴童益生菌第一品牌,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超过70%。从两大品牌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窥知一二。
数据来源:益普索
更专业的配方以及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Life-Space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Life-Space一直以“多菌种”、“高活菌”为卖点,其产品线覆盖婴幼儿、儿童、成人、孕妇、老人各个年龄段,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如今Life-Space已成为汤臣倍健大单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继健力多、健视佳后的第三个大单品,获得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加。2020年初获批蓝帽子、配置独立的经销商体系,Life-Space正加速向药店、母婴等线下和终端渠道渗透,释放协同效应。2021年前三季度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6%,有望复制健力多10亿量级大单品的成长轨迹。
与Life-Space形成对比的是合生元的下行趋势。从2020年开始健合集团益生菌业务增速就已经趋缓,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更是下滑了33.8%。这一方面是由于健合集团近年来加注Swisse和奶粉业务板块,带来对益生菌业务的资源挤占;另一方面蒙牛、光明、澳优等乳企巨头的加速布局也进一步蚕食原有的市场份额。
来源:雪球-35斗
近年来,科拓生物食用益生菌制品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中,该项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3%,占整体业务比重从2019年的6.46%上升到2021年中的16.84%。相比其他业务,益生菌产品的高利润率也促使企业加大马力,除了原料菌粉外,进一步推出终端产品,构建持续增长的正向循环。
科拓生物旗下自有品牌“益适优”
以科拓生物为代表的本土研发型企业增长的背后,除了益生菌需求爆发外,还有消费者对“中国菌”的期待。据《中国益生菌消费认知状况报告(2020)》调研显示,46%的消费者认为中国研发的益生菌更适合国人体质。这将成为国产益生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支点。
同时国内相关标准、制度的完善也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长期以来“中国菌”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是相关部门未放开本土菌种的商业应用、资质审批难度高。2021年11月《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首次明确“益生菌食品”使用的益生菌菌株应当满足的法规依据及技术方面的要求,填补行业市场空白。技术标准的完善对于刺激企业加大自主益生菌研究和应用无疑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新消费品牌:场景&产品微创新,呈快消化趋势
如果说营养保健品龙头、本土研发型企业在益生菌产品专业化的道路上下求索,新消费品牌们则用他们一贯擅长的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走出了另外一条路。通过渗透消费者、尤其年轻消费者的不同生活场景;创新高颜值、便捷化、食用友好的包装和产品形态;配合明星效应、社交平台种草等手段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消费心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收割电商销量。
如WonderLab益生菌小蓝瓶聚焦Z时代90-95后女性减肥场景,凭借高颜值外表成为继营养代餐奶昔后的第二个爆款单品;益生菌膳食品牌“每日的菌”推出每日剂量独立包装、7日为一盒的益生菌咀嚼片,通过加入鲜果压榨原汁冻干粉,让产品贴近“好吃的食物”形态;主打健康轻食的每鲜说推出跳跳糖粉剂益生菌,可以直接吃进嘴里,有跳跳糖的感觉,并联动新生代偶像林墨、钟楚曦等推广出圈。后两个品牌均在去年获得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如今定制化趋势在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品领域已相当明显,如雀巢收购旗定制营养品牌PersonaNutrition;Fancl推出其定制营养品牌PersonlONE;善存、LemonBox等纷纷推出定制维生素营养包...而根据GlobalData调查表明,全球71%的消费者认为根据个人健康需求定制化的产品更加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健康定制化服务买单。
益生菌领域也出现了一批专注肠道菌群检测和定制化服务的企业,如华大基因通过检测肠道菌群的组成,为消费者匹配最合适华大自有菌珠益生菌产品、代餐等安全减脂产品、专业的营养师定制的膳食指导服务。不过由于人体菌群环境复杂,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尚无十分明确的定论,离真正实现定制化仍有相当一段距离。
不过我们还是对科技的力量抱以期待,在“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也希望有更多企业在赛道红利裹挟之外,回归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用商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和本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