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值钱的原因你了解多少?_ABC:ABC

黄金可能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尼罗河地区是人类最早的产金地,科学考察发现,早在8000多年前古埃及就生产和使用黄金。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已开始采集黄金制作饰物。

金在地球中的含量极低,在地壳中含量为×10-9,在地幔中含量为5×10-9,在地核中含量为2600×10-9。由于几亿年至几十亿年的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矿床,一般工业价值的金矿中金的品位在×10-6,富矿为×10-6,特富矿为×10-6,还有块金,单块最小的十几克,最大的几十千克,罕见的大块金几百千克,因有的形似狗头,俗称狗头金,印度科学家曾发现过2块近2500kg的狗头金。

自然界纯金极少,常含银、铜、铁、钯、铋、铂、镍、碲、硒、锇等伴生元素。黄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铜等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自然金中含银15%以上者称为银金矿、含铜20%以上者称为铜金矿、含钯5%~11%者称为钯金矿、含铋4%以上者称为铋金矿。

黄金因其美丽的颜色、耀眼的光泽和优良的品质令人喜爱,又因其非常稀有不可再生和无可替代,因此十分珍贵。黄金具有极好的稳定性,便于长期保存,这些特点使得黄金得到了人类社会的格外青睐。黄金易与银、铜、铂族金属形成合金,以极强的韧性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在电子工业、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及超导工业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黄金可永久保存不变色,遇到外界强烈刺激后性质也不会变化,所以黄金不仅成为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且成为储存财富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黄金代表着财富,具有货币属性,国家用于储备和个人投资保值的需求以及首饰用金需求的不断增加,而黄金又是稀缺金属,因此决定了黄金的价值大大高于其他商品,而且还在不断上涨中,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更凸显其特有的价值。

一、黄金用作货币源远流长

黄金作为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是用于制作仅在一定区域流通使用的金币,出土最早的金币是波斯金币,距今已有2500多年,古罗马亚历山大金币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币都有23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黄金一直作为货币流通。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币是战国时代楚国铸造的。这种金币称为“郢爰”,“郢”在战国时曾是楚国的首都,“爰”是楚国的重量单位,它是已出土的中国最早大批铸造纯金币。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币制的统一。秦代黄金作为“上币”,其形式有金饼,用作大数目的支付、储藏。

唐朝建立后,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统一阶段。这一时期,以铜铸币为主要货币,黄金除作储藏外,也作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逐渐恢复其货币职能,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其形式有铤、饼、金质开元通宝等。

进入宋朝后,黄金作为货币用途更加广泛,不仅充当商品交易媒介,还用来赔偿、借债、折款纳税、回收纸币等。

元代统一和发展了纸币制度,其币制以使用纸币为主,并明令禁止黄金的流通和买卖,黄金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明初承元制,禁用金银,直到英宗正统元年方才松动,但黄金的使用已不如白银广泛了,其衡量制仍以“两”为单位,一两折合现在的31.25g。

清代币制,“用银为本、用钱为末”,是“银两制”发展的鼎盛时期。黄金在使用、流通中远远不如白银广泛,其形式多为锭,有长方形、长条形、束腰形、马蹄形等不同形制的国库金锭,其作用多用于贮藏保值、转移财富。1906年,铸行了“大清金币”。大清金币最终未能发行流通,究其原因有清政府内部的原因,而最终导致金币无法发行的原因,则是金本位制度。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黄金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金的记载,出土文物证实,在商代中国人民就已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术。从河南郑州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商墓葬和安阳小屯殷墟中出土的金块、金箔、金叶,以及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14号墓中出土的金块、金片等,都证明中国早在3500年前就已使用黄金。

到西周时期,黄金作为装饰品和工艺品,已被广泛使用于王宫和贵族家庭。河南省信阳和辉县、河北省的满城、山东省曲阜等地出土的战国中晚期文物中,有镏金铜带钩等,饰品表明当时加工工艺日渐完善。秦、汉时期的大量鎏金制品发掘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江苏等地,其中1968年在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金镂玉衣制作精美,巧夺天工。唐代鎏金工艺更为精湛,1987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金碗、金龙、金凤、金锡杖等反映了当时加工工艺的精湛程度。唐六典中记述的日镂金、日镀金等表明中国古代黄金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

在中国古代,大量黄金还用于宫廷、寺院、佛像的建造。1690年兴建的拉萨布达拉宫中有八座包金灵塔,仅五世达赖灵塔耗金就达11.9万两。14世纪建成的青海塔尔寺屋顶上装饰有各式铜质镏金宝瓶。北京故宫太和殿内皇帝宝座旁有6根贴金缠龙金柱。

随着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黄金的利用日益广泛。除用于大量制作饰品外,还用于铸造金币作为货币。春秋之末,楚国就制造有“郢爰”或“陈爰”印记的金币,秦统一中国后将黄金定为“上币”,汉武帝时铸造了金饼和五铢钱。汉后金币就不在市场上流通,但作为有一定价值的称量货币,成为王公贵族标志财富的储器,或大额支付手段,或为宫廷赏赐、馈赠的礼品。

对黄金的需求刺激了采金业的发展。自汉代以来的各类书、文及地方志中对金的产地、采金盛况以及金矿物、矿床等都有详略不一的记述。自先秦至清代,在中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20个省区都有黄金产地,表明当时采金业繁盛《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中国古代对脉金的开采大约始于唐宋时期。

自人类发现黄金以来,最早就将黄金用于工艺装饰品,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出土了大量黄金文物。中国最早有商代的珥形金饰、春秋时期的金带钩、战国时期的金银错铜壶和金兽壶盖、镏金铜带钩、汉朝的金镂玉衣、唐代的金龙和金凤等。这些精美绝伦的黄金工艺品大部分为皇权和贵族所有。现在,用黄金制作的工艺品无论是类型、样式还是工艺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古代,到工艺品商店就能选择出你所喜爱的金工艺品。黄金大量用于首饰和器皿、建筑装饰,尤其以首饰业为耗用黄金大户。据统计,2015年全世界用于黄金首饰的需求量高达2415t,占世界黄金需求总量4212t的57.34%。

一、首饰

中国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黄金首饰业发展极为迅速,以“首”为饰,品种最多的是发饰、领饰、面饰和冠饰。其次是手饰和带饰及佩饰。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黄金首饰,如魏晋的金戒,元末的金镯,隋朝的金链,明代的璎珞,明清的耳坠,清代的凤冠等,均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在世界其他国家,用黄金制作首饰也源远流长。哥伦比亚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20世纪就开始用黄金制作耳环、鼻环、项链、别针、手镯和脚锣,显示了高超的辗箔、压花、包金和焊镀技术。秘鲁的查温、莫奇卡、奇穆、比库斯等时代,也已经有了金冠、金铠、金甲和其他各种金首饰。

在中国民间的结婚、生子等重大喜庆日子中,黄金也会作为特殊的饰品被广泛使用,以求大吉大利。

二、器皿和建筑装饰

如用黄金制作表带、表壳、皮带扣、眼镜架、小摆件、祭器。秘鲁还用黄金制作古时的刀、弓、箭、矛和现代的、炮、子弹。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内的勃拉戈维申斯克教堂的圆顶也镀有一层金。中国的西藏布达拉宫中的第一座灵塔殿有殿堂三层,塔高14.85m,塔身全部用黄金包裹,耗金3721.3125kg,因而显得生辉夺目。

信仰在任何时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黄金在任何时代都是信仰的载体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自然环境的变化、价值观的冲突、文化的冲突不断增多,人们对信仰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虽然书籍、电影等都是信仰的载体,但黄金作为传统的信仰载体之一、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

黄金是权力、欲望、财富、唯美的最高结合体,且古来有之。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家地域,人们对珠宝的顶礼膜拜,放之四海皆亦然。尤其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已不再把生活消费品当回事儿的时候,他们对黄金的消费动机往往来自于黄金本身的吉祥寓意。

一、长寿金

这是西汉时期神仙方术思想盛行的开始,期望成仙、羽化升天是这个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极为渴求的事。公元前133年,炼金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他能从丹砂中炼出金,而用这样炼成的金子制成杯盘,注以水浆,饮之即可不老不死;又提出使用金银器皿可以延年益寿的理论。从此,黄金与长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汉代的金器上,到处都是神仙羽人,奇禽异兽,还有直接表达愿望的铭文,如“千秋万岁”“寿如金石西王母”。这种渴望成仙的思潮一直延续到魏、晋。唐代盛行服食金丹,这与秦汉求仙问药一脉相承,到了唐代这一风气更加浓厚,炼丹用的器具,一般炼丹家用陶瓷,帝王贵族则多用奢华的金用具,如西安何安村出土的金器中就发现有金药铛,该物即为炼制丹药的煮暖用具。

二、儒家思想的载体

现在民间还可以看到用最古老原始的方法淘金。所谓沙里淘金,披沙拣金,慢慢就成为一个延续着的固定动作,并上升为一种锲而不舍并延续至今的精神。这种从未断代的精神,成就了中华民族顽强而坚韧的品性。王阳明有一段话说明了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人格的完成。他说:金子有多和少两个数,有一万斤,有一斤;或者一两,一万两,这是从量来看。量之外还有值,也就是成分,是纯金,还是不纯金。纯与不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集大成者的儒家,恰恰讲的是纯,而不讲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讲“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中心意思是说,一个人虽有很多限制,譬如我的限制使我只能是一分,但我也绝不放弃,就在这一分里面努力,使它变成纯金。这就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真正价值。

三、权力的象征体

黄金自古就是权力的象征,古代印章更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秦朝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统一的官方用印制度。金印多为公卿一级的人员使用,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隋代之前。“文帝行玺”出自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是目前所见最大的西汉金印,印钮呈圆雕盘龙,首尾两足分置四角上。

时代,带钩就是与礼制连在一起的某种身份,各级贵族均在带钩制作上费尽心机,大量用金,争奇斗艳,互相炫耀。这种新的习俗,为后来用官服带来表示官员等级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四、与宗教的缘分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西北金沙村考古工地上出土了两件金面具,考古工作者在对周边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时,初步探明遗址的分布面积在5km2以上,并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大型祭祀活动场所、居址、墓地等重要遗迹。

学者介绍,两件金面具均出土于金沙遗址祭祀区内,这里是古蜀王国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面积约1.5万m2。在这一区域内,目前已发现了60多处与祭祀相关的遗迹,出土了6000余件制作精巧的金、玉、铜、石器等,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数千枚野猪獠牙、鹿角和陶器,这些珍贵的器物都是古蜀先民用来奉献给神灵的神圣祭品。其中,在大金面具出土的小圆坑内还发现了许多红色的泥土。为什么这些土会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土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朱砂。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器物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朱砂就是这些器物在奉献给神灵之后所流的血液,这实际上是古代血祭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因此,金面具很可能是古蜀国举行神秘宗教祭祀活动时所使用的。此外,面具又被认为是神灵降临时寄居的场所,人们可能将其陈设于宗庙或祭祀场所内,以随时迎接神灵的降临,并接受人们的朝拜。面具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里,不仅是一种通神的工具,更是一种娱神的法器,以极其珍贵的黄金面具覆盖于青铜人头像上,不仅显示了其崇高的地位,更是为了让神灵欢娱,以此得到神灵的庇护。它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揭示了古蜀社会祭祀活动的昌盛,反映了古蜀先民独特的心理和精神世界。

除祭祀以外,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中国金器制作和品种扩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用品也开始成为金器的一个大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主要大类。唐懿宗陆续下诏由文思院专门打造一批法器,包括银金花十二环锡杖。锡杖为佛教僧人随身携带之物,显宗教派为佛教以此叩门化缘和防身,密宗教派则以此为佛的标志。杖首有垂直相交的四股桃形外轮,每轮套三个环,共十二环,四股十二环象征佛教中的谛十二因缘。

五、黄金的辟邪说

对于百姓来说,趋利避害、出生、结婚都是重要的大事,而与之相关的习俗无一不印有黄金的印记。祝福婴儿平安、富贵、长寿的金制长寿锁,古往今来一直系在孩童的项间。

古时,女子插笄,标志着成年。《仪礼》载,女子年满十五,梳髻插笄,表示成年,可以许嫁,并举行仪式。富家女子的笄多为黄金所制,及至婚配,仍要消费大量的黄金首饰。

六、黄金与图腾

2001年,“四鸟绕日”金饰出土,此金饰在红色衬底上观看,内层图案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与太阳相关的神鸟。据此,有关专家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金饰。研究人员指出,“太阳神鸟”金饰以简练生动的图像语言,透露了有关古蜀太阳神话传说的信息,记述了商周时期古蜀国极为盛行的太阳崇拜习俗。

文物部门认为,“太阳神鸟”金饰是21世纪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图案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造型精练、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表达“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体现着中国人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属性: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极佳的抗化学腐蚀能力,黄金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种触媒性质;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正因为有这么多有益的性质,黄金被广泛运用到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去,如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

一、黄金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仪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黄金在各种精密自动化仪器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工业用测量及控制设备上广泛使用金制作脉冲变线位移和角位移的绕线,电位计占有重要位置,电位质量是测量控制系统工作精度的决定因素。这类设备往往需要在各种工业环境的不同温度下长期工作,这是采用黄金或其合金作为精密电位计关键材料的原因。

二、黄金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工业,而且还占有重要地位,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仪表仪器、计算机、收音机、电视机、集成电路等,都是电子工业飞跃发展的结果,而电子工业与黄金及其他贵金属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电子元件所要求的稳定性、导电性、韧性、延展性等,黄金和它的合金几乎都能达到。黄金在电子工业上的用量占工业用金的90%以上,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三、黄金在通信技术上的应用。

在现代通讯、控制系统及电子计算机系统中,虽然其结构紧凑,器件微型化,但应保证进行必要检查的可能性。在这方面采取个别零件和元件可拆卸结构,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对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零件布置紧凑和单位体积的能量储备增大,在通信系统中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在研制触点材料时必须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关的一些因素,如优良的导电性,稳定的电阻以及优良的耐蚀性,可加工性,热稳定性等。由于金及金的合金具有上述优良性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工业触点的制作。

四、黄金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黄金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开拓之中,其速度之快令人惊讶。金以它的抗腐性、抗热性,优良的导热、导电性,独特的化学性质在航天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从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制造到航天设备的系统控制等,都离不开信息、测量、遥感、定位、计算机、摄影、仪表等各方面的器材,而其中成千上万的电子元件、仪表,其特殊材料又都离不开黄金。

五、黄金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核化工和化学工业使用金的合金制作特种管、板、线等材料,以达到防腐蚀、防辐射、耐高温等要求。金—铂合金以其高耐蚀性和高强度而用于制作人造纤维的喷丝头;含3%钯的金合金以及含钯20%的金合金用在捕收铂的催化剂的生产上。

六、黄金在光学上的应用

黄金有它独特的光学性能,黄金在光学上的应用也是其他元素无法代替的。黄金有吸收X射线的本领,含有其他元素的金合金能改变与波长有关的光学性质。光亮镀金作为航天器的稳控镀层,对于控制航天器内部仪器、部件的温度起到良好的效果。这主要在于它对宇宙间的红外线具有良好的散射和反射性,保护宇航人员及设备不受宇宙射线的损害。

七、黄金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矿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源丰富,疗效显著,被历代医药学家所重视。黄金在古典医药学中被称为“黄牙”“太真”。其味辛、苦、平,有小,入人体心、肝经络,能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治疗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又能治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作渴。国外资料也认为,金制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有良好疗效。但现代生物临床化学对金元素的研究还不深刻,对于金入药治病的机理还未搞清楚,对金在体内的排泄机制也还在继续研究中。认为金元素既不是人体内部的营养元素,也不是人体内部的有害元素,属于痕量元素。此外,现代牙科除使用包金齿套外,主要使用金、钯、银、铜、铟制成合金人造瓷牙。

八、黄金趣用

由于黄金特殊的价值,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追捧,用其制造了诸如衣服、汽车等体现身份与特殊价值的生活用品。如古代安葬皇权贵族的“金缕玉衣”、现代人们所制造的“金光大道”、“黄金汽车”、“黄金建筑”,甚至“黄金内衣”等,无不体现了对黄金的特殊青睐。

另外,在石油化工业中,金的放射性同位素被用来代替铂作为催化剂,它能提高燃料50%的燃烧率;金还用于生产人造纤维的抽丝模;在宇宙飞行员的衣服上和救生索上镀上一层不到万分之二毫米厚的黄金,能使宇宙飞行员免受辐射和太阳热;它用于消防人员的面罩上,能防止面部受到灼热高温的烤伤,同时又不妨碍视线。只需带上一点点电流,黄金就可使飞机和火车窗户挡板不沾雪、雨、冰和雾气;黄金还可以用作盛装腐蚀性气体的高压容器的里衬;它能测量最高和最低温度;能润滑机器灵敏的活动部件。建筑业上也需要黄金。黄金用于摩天大楼的窗户上,能使照射进来的阳光不刺眼睛;它既能阻挡室外的热辐射,又能反射室内的暖气,这样就可节约空调和热力的开支;古代的建筑讲究在楼房顶上加盖镀金大圆顶,这是出于使建筑物更加雄伟壮丽的目的,而现代建筑师们用一层金箔贴在大楼外墙的瓷砖上,不但增添了它们的色彩,而且也延长了它们的使用期。

黄金在科学技术上的应用正处在不断开发中,预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黄金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3:8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