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就是喜欢”,卖虾大叔画百米千虾图,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_比特股:比特股

江苏宿迁,56岁的刘家军历时4个月,完成一幅长百米的千虾图。刘家军从小热爱绘画,没钱买颜料就用锅底灰、青小麦等做颜料…做水产生意后,也不忘潜心观摩各种虾。如今,刘家军在村里办了兴趣班,想带领更多孩子学国画。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中国将迎来个人资产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变的高峰:2021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以及房住不炒、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等政策的不断完善,居民资产配置的需求也呈现从拥有现金向拥有资产,从拥有房产到拥有金融资产,从单一配置到多元化配置,从境内投资到全球配置的趋势,对资产管理业务的需求持续、快速地增长。在中国现在的个人资产当中,只有20%左右的资产是金融资产。随着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们将迎来个人资产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变的高峰,这将是资产管理行业新的发展空间。(一财网)[2021/10/14 20:28:54]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不断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创新应用: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事长邵伏军今日在人民日报刊文《提升支付服务能力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指出中国银联顺应支付的移动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打造了集扫卡、扫码、扫手机于一体的多元支付体系。超过3亿用户的云闪付APP、覆盖主流手机品牌的手机闪付,已走进千家万户。今年发布的银联无界数字银行卡,通过创新的数字化服务满足用户消费、存取现、转账、手机闪付、条码支付等多元化支付需求,进一步提升支付结算效率,借力数字化升级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消费繁荣。金融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中国银联正加快创新要素集成与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创新应用“手机POS创新应用”、“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项目分别入选北京、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0/9/28]

中国银行前行长:法定数字货币或会逐步取代传统法定纸币:5月5日晚,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在人民网直播中表示,目前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不会跟黄金挂钩。我们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实际上是我们传统的货币,也就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是货币的数字化形式,它并不直接跟黄金挂钩。此外,他表示,长远来看,我认为法定数字货币是有可能会逐步的取代、替代甚至驱逐传统法定的纸币。就像我们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之后,我们的现金也变得越来越少了。但是,我认为在法定数字货币推出之后,短期比如3、5年甚至10年内,可能还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它是逐步取代或驱逐的过程。查看演讲完整内容请点击原文链接。[2020/5/6]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高手在民间!肖像剪影手艺人李源海:一把剪刀一张纸四十余年的坚守锤炼

普普通通的一张蜡纸,几块钱一把的塑料剪刀,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夜郎谷肖像剪影手艺人李源海手中,变成了“神器”。他仔细端详游客侧脸,谈笑间,剪刀上下飞舞,短短几分钟,一幅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剪影就完美呈现出来。

创新发展中西结合形成独特剪影风格

李源海是福建人,十余年前,他跟随妻子来到贵州生活。“我从小跟爷爷奶奶学剪纸,这是打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在家里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李源海学习到传统的剪纸技艺。

“我之前分配在单位,后来下海去深圳搞设计,做雕塑,还当过老师。”丰富多样的职业类型,为李源海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经过系统教学的他,并不完全认同传统的剪影理念,他将自己几十年的所学和生活体验,融入到剪影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李源海介绍到,传统的肖像剪影,对人物情绪的体现较为明显,喜、怒、哀、乐都以略显夸张的方式展现,这就使得形象风格更偏向卡通。而他将传统的剪纸技艺,同西方美术的素描等手法相结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同时更具现代美感,形成了一门既有传统又有创新的新型艺术。

将兴趣变成工作更有持续动力

谈到为什么几经辗转,依然选择肖像剪影这一工作,李源海直言不讳。

“剪纸一直是我的爱好,以前做过很多工作,也坚持剪了四十几年,有一天,我突然在想,为什么不能剪纸当作一份职业呢?”

萌生了这一想法的李源海,跟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妻子也很支持他坚持自己的爱好,两人说干就干,很快支起了小摊。

一开始摆摊的时候,生意并不太好,李源海尝试过为身边的朋友剪肖像,摆在摊上。精致的肖像剪影很快吸引了游客驻足,人们在体验之后,自发为李源海宣传,回头客越来越多,他的小摊很快成了夜郎谷里的网红景点。

除了当场为游客剪影,李源海还开拓了网上邮递的业务新领域。“客人通过微信把照片发过来,我就根据照片剪影,把作品发给客人看,对方觉得满意之后,装进相框,寄给他。”

将爱好发展成职业的李源海,在不摆摊的时候,就会在家钻研剪影艺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薪火相传不断传承剪影文化

回忆起刚摆摊的经历,李源海感叹满满。

“因为大家对剪影不熟悉,所以最开始摆摊,还有人问我是不是理发的,我只能告诉他们,我还没学会理发的手艺。”李源海告诉记者。

由于,近些年国家对剪纸等民间艺术的传承,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现在再也不会出现路边摆摊无人识的情况了。

“你们这个是不是剪影画哦?”李源海话音未落,便有一位老大爷驻足问到,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大爷便端坐在椅子上,等着李师傅为他剪肖像。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大爷姓金,上次剪影还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多年没有看到了,今天来夜郎谷旅游,看到剪影肖像,便忍不住想拉着老伴剪一个,带回家做纪念。

金大爷摸着自己头上的白发,感叹到,自己上次在小摊上的剪影画,还是满头黑发,现在头发都已经白了!“我要把这个剪影带回家,放在以前的剪影旁边。”

正如李师傅所说,肖像剪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一门手艺,它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值得被人们传承下去。

“我女儿现在正在学肖像剪影,我们会一直把它传承下去,也会把这份生活的美好传承下去。”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人民网、贵阳网、网友评论

流程编辑:u02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0ms0-3:8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