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X边赚图谱:不止于Play to Earn_比特币:TAL

人,只要在做功,就在产生价值,但做功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转化率的不同。任何价值都能够变现,只是变现率参差不齐。协议,将做功输入、价值输出进行统一化,这大大减少了摩擦并提高了转化率。

前一段时间,Axie Infinity 的爆火让边玩边赚(Play-to-Earn)模式广受讨论,菲律宾人们从中受益匪浅。然而玩并不是唯一能够赚钱的方式,在 Web3.0 的世界中,资源协调网络或许能够让一切皆能赚钱成为可能。

本文出自 Collaborative Fund,列举了 X-to-Earn 的不同可能性并进行了解析。律动 BlockBeats 将全文进行了翻译:

「有一天你可能会为一份协议工作。」

这是我在加密经济课程结束时对我学生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我 2017 年的刚任教这门课程时和学生们说过同样的话,当时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这十分不可理喻,但时至今日再次说出这句话,可能就没什么人那样认为了。

加密经济已经开始改变我们未来工作的点点滴滴。它们正将我们娱乐、学习、组织活动、社交以及发明创造的方式与收入和所有权紧密结合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远远不止工作这一个领域了。

我还有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形成这种新协调形式的各个要素,但在本篇中,我想重点介绍在加密经济背景下,前瞻性应用是如何将劳动转化为收入的。

经济学家 Jensen 和 Meckling 曾在 45 年前写过一篇著名文章,其中提到:

| 我们应该意识到,大部分组织只不过是法律拟制,是人与人之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枢纽。

这类「枢纽」,可以是企业、有限责任公司、非营利组织或者政府,它们需要协调所有合约,特别是能够在合约条款范围内,提高个人之间资源流动的可操作性。

在加密经济里,智能合约枢纽中的资源流动是由代码强制执行的,而不是通过法律层面上的中间人。也就是说,人们现在可以在没有法律拟制担任协调者的情况下,合力形成复杂的合约关系。这对于团体组织来说则意味着,规则正在发生改变。

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DAO)是形成智能合约枢纽的机制之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成员间的共享金库,其中资金的支付方式由硬编码规则来管理。就像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汇集资源达成任意数量的目标一样,DAO 也可以无限量的用于集体诉求。我想用一家投资俱乐部的例子来对比一下这两种组织形式。

假设有 50 个朋友决定要共享他们的棒球卡收藏,于是成立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开了一个银行账户,每人存入 100 美元,并在 eBay 上购买棒球卡。以下是这些操作中每一项的准备和保障工作:

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先要起草一份经营合同,收集所有 50 名成员的签名。之后向州政府支付备案费用,在实际运营中还需要每年提交年度报告。

开设银行账户:需要额外的文书工作,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指定一位大家都认可的银行账户持有者。

存入资金:如果成员分布在多个国家,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摩擦,这时就需要有人来从中调和,让存入资金能够协调一致。

购入资产:成员需要相信银行账户持有者会遵守共识,同时他们也需制定内部控制措施来对资产进行监督和严格管控。

但是当公司有 1000 人时,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这时如果想要建立对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信任并及时裁决争端时,就需要依靠法律了。

Flamingo DAO 是一个由 64 名收藏家组成的团体,我也是成员之一。将其与上述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们是通过 DAO 来汇集资源,借此建立 NFT 的共享收藏。以下是其准备与保障工作的具体情况:

成立 DAO:我们需要一个带有复制功能的软件,相关工具也正在开发,比如 Tribute DAO,一旦成功,这类工具可以让轻而易举地成立一个 DAO。同时,成立 DAO 也不需要备案费,因为它只在云中储存,所有活动在链上实时可见,因此也不需要提交年报。

开设银行账户:并不需要,因为 DAO 智能合约本身就可以用作数字钱包了。

存入资金:我们需要向 DAO 智能合约发送 ETH,我只花了 30 秒就完成了。这么快是因为在智能合约硬编码规则下,我并不担心资产在没有共识的情况下被支付出去。

购入资产:我们使用个人数字钱包签名在链上投票,并就购买内容达成共识。一旦购买完成,资产将由 DAO 智能合约持有,也就不可能被谁卷跑了。所以说,虽然大部分 Flamingo 成员在该 DAO 成立时互相并不认识,但这却构不成任何问题。

这种投资型 DAO 仅仅只是一个例子,DAO 还可以用来协调多种数字环境中的几乎任何活动,其影响范围可能还会逐渐扩展到现实世界。如今一些 DAO 扮演着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发展基金组织的角色,也称为资助型 DAO。除了这种类型外,还有协议型 DAO,它们可以操作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同时,还有引领新闻产业和信息传播未来的媒体型 DAO,能够发挥社交网络经济价值的社交型 DAO,以及从事多种工作,让我无法穷尽其能的服务型 DAO。DAO 在现在,抑或将来,都会是我在下文提到的诸多应用的组织形式。

相比于传统组织形式,DAO 至少有三个显著优势。(i) 资本形成快速 (ii) 投票环节公开透明、易于执行,以及最重要的,(iii) DAO 降低了共有资产的受信要求。

但同时我也必须指出的是,DAO 并非没有挑战,去中心化治理依然困难重重,搭便车和大股东问题仍然存在。我在下文「边参与边赚钱」(Participate to Earn)部分会谈到这些问题。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智能合约让我们不用再依赖于彼此之间的信任,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完全依赖于代码了。不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仅有经过实战检验的代码可以解决,还有一支超级程序员队伍在暗中协助。这些人并不会成为我们的困扰,相反,他们还会提供给我们帮助。像 Samczsun、Immunofi、IntoTheBlock 这样的白帽加密黑客正扮演着哨兵的角色,在有人攻击代码漏洞之前将其修复。他们不仅能得到声誉资本这种非金钱补偿,也能获得 bug 赏金这种金钱奖励。任何程序员,无论能力高低,都能加入这支队伍,不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或个人简历,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的工作会成为什么样子。

Aaron Wright 的期刊文章和 Coopahtroopa 在 Mirror 上发布的帖子对 DAO 做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如果你想进一步探究 DAO,他们也提供了该领域其他文章供你参考。

众所周知,资本和劳动力是两大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在加密经济中,资本或劳动力投入都可以取得收益。

我们对通过资本挣钱 (Capital-to-Earn) 的模式并不陌生,因为自比特币首发之日起,它就已经诞生了。

在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 PoW 协议中,任何人都可以将资本部署在硬件和电力上,用以挖掘区块,取得收益。

另外,在 Solana 和 Avalanche 这样的 PoS 协议中,任何人都可以将资本部署到原生资产上,并将其抵押来获取收益。

近期来看,人们在流动性挖矿上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将资本部署到贷款协议或去中心化交易场所中来赚钱。

一直以来,这几种方式是人们在加密经济中获取收益的最主要来源,并且我认为,它们在未来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说,上述质押资产取得收益的方式就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全世界固定收益证券中的最大门类,但这也是后话了。

我今天主要想介绍一下通过劳动力挣钱(Labor-to-Earn)的模型,它能够最大化利用这些新的协调机制,将人力转化为资本,效果更加诱人。这一模式前所未有的让更多的人获得了赚钱机会,体现了经济赋权民主化的卓越发展。

我先提前透露一下,Collab+Currency 投资了我下面提到的许多项目,所以我的立场并非毫无偏颇,相反,我们其实很有目的性。因为我们坚信,人际交往在未来将由这些经济推动,而且我们的投资就是在促成这一未来。

今年边玩边赚游戏风靡一时,Axie Infinity 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新型游戏类型不仅在游戏市场十分火热,在整个加密经济中也同样很受欢迎。

这款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玩家对于游戏的所有权,包括游戏领地(Lunacia),游戏角色(Axies),甚至包括游戏当中创造出的新角色(也叫做繁殖),以及游戏中的货币(SPL 和 AXS)。与其说这是一个游戏,不如说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模式。

玩家通过游戏赚取游戏币的模式已经存在多年,然而,和以往游戏货币不同的是,Axie 中的游戏货币可以真正兑换为现实里的法币。不过当然,能赚多少还是要看你的游戏技巧和投入时间,对于顶尖级选手来说,每天大概能赚几百美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一游戏甚至成为了首选的赚钱方式。 

但你可能会问,赚的这些钱从何而来?对于这一问题我想说,其他收入都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案就是,它们来自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活动之中。 

用一个不是加密世界里的故事来举例:假设我买了一头奶牛和一头公牛。我付出劳动给奶牛挤奶,并出售牛奶来赚取收入。之后,我可以培育出更多的牛,这些小牛犊就是我新创造出的价值。如果有人想来买我的小牛用来产奶或繁育,我就可以把它们卖出去,赚取资本和劳动力投资的回报。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 Axies 的机制其实和它大致相同,只不过在游戏中情况变成了,资本是你购买的角色,而所付出的劳动是你边玩游戏边从游戏经济中赚取 SLP 的过程,而且你也可以用这些 SLP 来创造更多价值。所以说,SLP 的价值体现在它是培育角色所付出的必要投入,而培育角色的价值则体现在它创造出了可出售的商品。

另外,我们还需要搞清楚,在这种模式下,游戏中的各类资产是独立于游戏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游戏资产被玩家所拥有,而不是这款游戏的开发者,其他游戏的开发者也可以用这些游戏资产搭建自己的游戏。这也就意味着,有一天我的 Axies 可能在其他各类游戏里出现,原有的 Axies 玩法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升级与拓展。

在 Axie 这类游戏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在这类游戏深受人们喜爱的同时,它们却不用比堡垒之夜这样的游戏有趣,就能吸引到新的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它们只要比上班有意思就足够了。也正因如此,这类游戏很容易就能被大众接受,用户数量也自然就能实现飞速增长了。

Axie 日活跃用户最近突破了 170 万大关,对于一款基于加密货币的游戏来说,这一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了。然而,如果把该数字放到潜在市场当中,就微不足道了,因为除了那些互联网普及率超过 50% 的国家以外,还有整整 19 亿互联网用户生活在其他一些国家,过着每天工资低于 20 美元的生活,他们都可以是我们的潜在用户。

这场通过游戏赚钱的革命尚处于起步阶段,它将在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未来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随着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场革命也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如果你想了解关于这种模式的更多内容,我推荐你去看一下 Packy McCormick 所做的研究,他在当中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了这一问题。

一直以来,付费学习都是获取知识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下,教育成本是由学生、纳税人和捐助者来承担的。即便对于技能学习来说也不例外,比如说,要想获得微软产品使用资质,需要向其缴纳费用。

RabbitHole 网站正在颠覆这种模式,使通过学习赚钱成为可能。平台协议会发布一系列任务,并给予完成这些任务的新用户以奖励。

这有点类似于 Adobe 公司为了让你学习如何使用 Photoshop,而分给你几支股票。然而,那些平台属于网络,而非这种中心化的软件开发商。

虽然这类网站正因使用人数的增多而越发有价值,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潜在用户还在努力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网站。所以,如果能给予这些潜在用户以奖励,鼓励他们学会使用网站,那么对两边来说将是双赢。因为不仅网站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用户,提升自身价值,用户也能借此机会学得新的技能,并获得协议的所有权。 

除了这种学习如何使用协议而获得的直接报酬外,你还可以在链上建立个人简历。由于所有链上活动都公开可见,因此你在何时何地的任何行为均会有所记录,它们都可以作为你简历内容的直接证明。Rabbithole 会将这些活动经历换算为经验值(XP),它们决定了你在 RabbitHole 中的「等级」。

在面试上一个实习生之前,我让他把链上钱包地址发给我,这样我就可以提前查看他的链上简历,以此决定是否再叫他本人来参加面试了。下次我也许就可以直接问面试者的 RabbitHole 等级,不用再看他的简历了。

在创作者看来,数字资产也能享有产权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意味着。新的文艺复兴时代即将到来,人们有能力通过创作来获取收入的盛况又将得以重现。

有一则轶事恰好反映了数字创作的迅猛发展。2020 年 9 月,在我和德里克写到「你正在忽视加密艺术」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加密艺术家的作品销售额能超过 10 万美元。不过我们当时就预测:「百万身价数字艺术家的时代即将来临」。

短短六个月的时间之后,Beeple 的作品就以 6900 万美元在佳士得拍出。如今,百万级别的拍卖早已司空见惯,Art Blocks 策展区每一件新发布的作品都能让艺术家成为百万富翁,将来说不准还会出现亿万富翁级别的数字艺术家。 

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其他领域上演,音乐、摄影、写作等类型的创意数字作品也将收获更多关注。只要你能创作出令人喜爱的数字作品,依靠加密经济谋生就是完全可行的。

此外,许多这些平台都不设置任何许可,意味着你可以随时开始创作。比如说,你现在完全可以在 Audius 中添加或者上传音乐曲目、制作歌单。这些作品一旦获得了关注,你就能得到 AUDIO 代币奖励。我和德里克曾写过几篇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文章,除了上面那篇关于加密艺术的文章以外,你还可以看看关于 Audius 和基于区块链生成的媒体这两篇文章。

这种挣钱方式利用的是硬信息与软信息之间的差异。硬信息是客观可量化的,比如,纽约尼克斯队比赛的最终得分情况就属于硬信息。硬信息的处理是由预言机传递给智能合约来完成的。当然,我们需要相信数据源,但之后将硬信息与智能合约整合是相对容易的。

然而,软信息就需要我们的判断了,这类信息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拿某人在 Discord 频道上的参与情况来举例的话,发帖数量就属于硬信息,而这些帖子能否为对话增加价值就属于软信息了。

随着各类组织不断向智能合约枢纽转化,我们将需要把软信息引入到合约环境当中。像「最大努力」这样的话术在合约中很是常见,同时也本质上属于软信息,但这类信息由谁评判尚不明确。

 「主观预言机」的出现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去中心化的协议,人人都能对信息进行判断,并得到相应的回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能建立个人声誉,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与赚钱机会。维基百科已经为我们证明,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声誉,人们都愿意付出努力、参与判断并进行策展,如果再有经济激励措施的话,那人们将更加乐此不疲。

通过判断赚钱的几种操作方式与应用场景:

(i) 去中心化的司法裁决:在 UMA、Aragon Court 和 Kleros 中可以看到该领域的早期成果。 

(ii) 主观评价:Upshot 正在研究 NFT 价值评估的同行预测模型。

(iii) 策展:SuperRare 和 JPG 正在研究加密艺术的去中心化策展。不仅如此,看到去中心化策划扩展到像新闻产业这样利用主观机制来筛选优劣的领域,我也并不惊讶了。

(iv) 信贷:一直以来,银行都是信贷决策的最终权威,信贷风控专员通过整合借款人的硬性与软性信息来做出贷款决定。DeFi 已经解决了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但抵押不足的贷款仍然是一大难题。我们还需研究出链上措施来对还款概率进行评估,同时这些措施还需对贷款违约起到威慑作用。虽然有些措施可以自动完成,但我们也有望看到去中心化信贷风控专员的数量不断增长,资本持有者们也将给予这些人整合潜在借款人软性信息的权力。智能合约仍将保留资产支配权,这样一来,这些 DeFi 信贷风控专员就无权管辖资产,并且能在贷款支付中获取分成,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受制于贷款违约风险。

我们将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去中心化的组织当中,并能得到相应补偿,同时,社区管理者、治理者、监管者、运营者以及开发者也将加入进来。与其和上级商量工资,你可以通过治理过程直接向社区申请代币拨款。

治理过程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还需搞清诸多问题。所以我想重申的是,去中心化治理并不简单,甚至困难重重。大多数组织中的治理结构都是采用代表制,比如公司董事会、学校董事会或国会都属于这一模式。这些治理结构在多年前创建时,理论上还不能在所有议题上都协调好投票相关事宜,而加密货币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人们现在可以利用数字钱包简单快速地参与投票。

然而,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协调问题,还涉及到知情参与的成本问题。公民并不想参与每一项国会法案的投票,股东大多也不想研究和权衡每一项董事会决议。因此,我们会选出一部分人来担任我们的代表,希望让他们来承担知情成本,并给予他们以补偿。但是,这也促生出了代理问题,从而使最终结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加密治理的出现有可能颠覆选举与固定任期等传统观念,转而采用动态代理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我既可以将投票权交予我认为能够代表我自身利益的一位代表,也可以随时将该权力夺回,或者重新交给另一个人。从逻辑上讲,这种做法在加密货币网络中完全可行,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然而其能否缓解代理问题还有待考量。

这些代表或协议家将成为通过参与赚钱这种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如何给予他们补偿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目前对于他们的补偿依然不够明确,比如,A16z 就曾表示,他们能提供的补偿只有费用报销。在担任代表期间所积累的声誉资本如果能在日后为他们带来收入的话,那么也算是不错的补偿了。和委任一样,他们在任期间的直接收入会比卸任后挣的钱要少。

但我个人认为,他们不应只获得声誉资本上的补偿,协议还应采用直接手段给予他们回报,也就是治理挖矿,一种类似于支付给验证节点或流动性提供者等网络参与者的补偿。与此同时,这些模式的发展刚刚起步,激励措施也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但一旦它们得到大规模使用的话,很有可能成为人们通过参与赚钱的源源动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7:6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