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块链成自主创新突破口,第二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发布
国家发声旨在推进区块链发展,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区块链研究将基础化、核心化、标准化,“区块链+”多维应用场景可期。目前区块链主要应用与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国家将加强区块链领域的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力;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我国话语权及规则主动权。同时,区块链未来将在实体企业、商业流通、民生、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具备应用空间,“区块链+”将与新技术与各领域深度结合,全面提升社会效益。
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单年初已公布,BATJ豪华阵容赫然在列。2019年2月15日,我国《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今年3月30日,国家网信办公开发布第一批共18个省的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包含来自百度、阿里、腾讯、京东、陆金所、中国平安、浙商银行、海尔集团等企业。已入围信息服务很大程度上反映对应企业入场区块链领域开发及应用。
近期第二批309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发布,多方布局金融应用。2019年10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第二批共309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正式发布。相较于第一批次,信息服务备案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平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江苏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纷纷在列。当前首先看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的应用开展。
2、央行数字货币: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新形式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包括数字金币及虚拟货币等。数字货币具有多种分类方式,市面上较为知名、市值靠前、流通较大的币种称为主流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
央行权威人士强调Libra需纳入监管,解读DC/EP并辟谣当前热议传闻。随着当前Facebook的Libra数字货币白皮书发布,剑指全球货币市场,我国央行高层于短期内迅速做出回应,强调Libra相关的监管措施与潜在风险防御;此外,2019年8月央行公布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具备“双离线支付”能力、并认为不会对微信及支付宝等产生影响。9月21日,央行就当前市场上所传“DC/EP将于80日内快速落地,且同七家机构合作运营”等消息进行辟谣。虽然该辟谣令市场“过热”、“过急”的落地预期降温,但却为DC/EP的到来及一众受益链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及研究空间。
3、双运营与中心化的特殊币态,促效益与抗风险的时代需求
3.1、中心化、双运营孕育新币种,账户松耦合、双离线模式革新支付市场
DCEP具备无限法偿、信用安全、便捷、可控匿名、低炒作价值五大特性。DCEP在发行机制、经济价值方面与市面上主流的数字货币具有不同特征。1)无限法偿性。DCEP在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地方是不可以拒绝接受的。2)信用安全性。DCEP由国家背书,信用等级最高。3)便捷性。与目前的法币比较,央行数字货币将更适应于现代的支付方式;与目前的电子支付相比,DCEP采用“双离线支付”模式,只要手机有电,双方即使在没有网络的地方也可以正常支付。4)可控匿名性。央行数字货币将在可控的情况下满足公众对于匿名支付的需求,5)低炒作价值。由于DCEP锚定人民币,主要用于流通市场中的支付手段,价格相对稳定,具备低炒作价值。
北京市市长:围绕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加快应用场景建设:5月14日,北京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表示,加快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围绕区块链、5G、云计算等重点领域,加快应用场景建设。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北京日报)[2020/5/15]
主要设计注重M0替代,目前M0规模总量在73000亿元。据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所述,DCEP设计重点在于M0替代,而非M1、M2替代。因为M1、M2目前已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并且基于现有的商业银行账户体系,因而没有数字货币替代需求。相反,M0主要以现钞形式流通,同时在零售交易市场具有巨大的交易需求,因此M0的数字化具备巨大替代需求与空间。据央行数据披露,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M0总量为73000亿元左右。
架构上将脱离纯区块链技术而保持中性,满足小额零售市场高并发需求。M0替代后的首要技术问题是解决在零售级别的高并发问题。小额零售市场的交易峰值TPS通常在万级以上,例如2018年天猫“双十一”狂欢节期间,在线交易规模达9.2万tps;而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的交易峰值是7tps,以太坊则是70-80tps,远不足以处理如此高频的零售交易市场。因此,DCEP在技术层面上将脱离纯区块链技术,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下,央行将与商业银行充分合作,并不依赖或预设技术路线,保持技术中性,充分调动市场力量,进行共同开发、共同运行。
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主要看重商业银行资源及避免潜在金融风险。据央行官方介绍,DCEP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这种双重投放体系适合我们的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双运营体系具备三重优势:1)金融机构资源。充分利用商业银行IT设备基础、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等资源,共同进行币种开发及运行。2)分散并化解风险。相比于单层级运营,央行与众多商业银行的合作将分散DCEP这一庞大货币系统的研发及运营风险。3)避免“金融脱媒”。单层运营情况下,央行背书的DCEP将挤占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导致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下降,从而提高对同业市场依赖而抬高资金价格,从而增加社会融资成本,最终导致金融脱媒甚至更为极端情况。
中心化管理模式,央行主导下进行良性经济调节与管控。与传统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体系不同,DCEP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央行具有最高管理权限。主要原因:1)发币主体的地位。央行数字货币是对公众的负债,由央行背书,要保证央行在发币过程中的中心地位。2)宏观调控职能。央行中心化管理便于履行宏观审慎及货币调控等职能。3)防止货币超发。在数字货币传导过程中,仍为由央行到商业银行的二元账户体系,由指定运营机构进行货币兑换,因此为了维持原有货币传导方式,防止货币超发,必须要进行央行中心化管理。
账户松耦合实现可控匿名,匿名与“三反”的平衡是关键。当前,微信钱包、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采取的是同用户的银行账户进行绑定才能完成交易,采取账户紧耦合的形式。而DCEP将采用账户松耦合形式,即脱离个人的银行账户来进行电子交易,实现匿名交易环节,这将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及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更强调“可控”匿名,必须在匿名与满足反、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法律要求之间取得平衡。
行情 | A股收盘:区块链板块上涨0.10%:A股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05%,区块链板块上涨0.10%,88只概念股中,42只上涨,2只平盘,44只为跌。涨幅前三为:晨鑫科技(+10.09%)、暴风集团(+10.00%)、文化长城(+9.97%);跌幅前三为:恒宝股份(-8.78%),科达股份(-7.63%),奥马电器(-6.25%)。[2019/10/21]
“双离线支付”便捷性能进阶。不同于当前电子支付工具“单离线支付”方式,DCEP将支持“双离线支付”:在具体场景中,只要手机上有DC/EP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只需要手机之间触碰下便可实现转账功能,这将极大拓宽DCEP适用范围至可覆盖的信号不好、偏远地区,便捷性能无论比纸钞或者当前已有电子支付渠道,都将上一个台阶。双离线支付技术上并不难实现,目前的部分华为手机都可实现手机直充羊城通功能。
3.2、法币上链连通“数据孤岛”,谱人民币国际化《攻与防》交响乐
3.2.1、纸钞存在高成本、易伪造、匿名不可控等明显缺陷
纸钞存有明显的高成本缺陷。纸钞作为载体的高成本体现在三方面:1)生产成本高。据方掌财经及多方公开途径了解,一百元人民币纸钞的生产成本大概在5.8元,一元纸币的生产成本在0.4元,一角、五角等硬币的生产成本更是几乎接近面值,预估生产环节的成本整体应占发行货币规模的5%左右。2)流通过程的损耗成本。以一元纸钞为例,其在流通环节的循环次数大概为300次,而一元硬币的流通次数达三万次,电子货币的循环次数则可以接近无限次。3)低效率导致的资金转移成本。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金转移平均成本为7.37%,而从8国集团成员国向海外转移资金的成本约为6.89%,略低一些。由于在清算过程中有许多层的检查和验证,此类转账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综上,单是原先M0流通显性成本率合计高达12%以上,更何况资金转移延迟等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隐性成本,高成本缺陷明显。
纸钞同时具有易伪造、匿名不可控等问题。早年,我国假币盗印现象猖獗,2005年金融机构收缴假币量达11.6亿元;2010年后,政府打击假钞力度大幅增强,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后的盗印、伪制纸钞规模开始得以控制,并开始逐年下降,2011年收缴假币规模降至3.38亿元。而纸钞的匿名不可控特性更是促使、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机可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的数额约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2%到5%,大约在1.5万亿至3万亿美元之间,且以每年1000亿美元递增。中国每年的规模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大体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2%。
3.2.2、从“断直连”到法币上链,央行宏观调控力度进阶
移动支付普及降低央行调控效率,支付寡头存款分流现象严重。站在使用者角度,我国移动支付蓬勃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整体行业规模超40万亿,行业增速在10%以上;而站在央行、商业银行角度,真实情况则是原先央行依赖商业银行端债权来发行货币,并依赖于商业银行存款总资金进行货币调控。而支付领域寡头的急速增长正在逐渐挤占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银行存款资金严重分流,央行货币通过该路径传导及宏观调控效率受到削弱。2018年6月,支付宝的余额宝余额规模达1.86万亿元,微信零钱通规模超1万亿元,余额宝规模首次超过“四大行”2017年底个人活期存款数据。
动态 | 电竞基础设施提供商Matcherino获富国银行等投资150万美元开发区块链工具:据The Block消息,电子竞技基础设施提供商Matcherino获得A-1轮150万美元的额外支持,Galaxy EOS VC Fund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公司参与投资。Matcherino首席执行官John Maffei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利用EOSIO区块链的工具。“该产品的未来版本可能会包含用于计量和财务支出的区块链功能。”[2019/8/6]
从“断直连”到“交易即信息”,“数据孤岛”向“数据王国”集结。2018年6月30日起,“断直连”要求落地,银行关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代扣通道后,支付宝、微信需先加入网联,由网联承担清算服务方,央行进行统一监管。“断直连”后,各电子支付机构的交易“数据孤岛”将通过网联进行汇集后传输至央行,央行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亦能获取市场交易信息,增强数据连接度。而法币上链将直接记录货币交易信息,作为中心化管理的最高权限,央行将最直接地获取交易信息,不再有“数据孤岛”,而是打造交易即信息的“数据王国”。
法币上链利好经济上下层建设,数据可追溯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数据王国”一旦建成,央行-商业银行-社会活动流通路径将全线受益。央行端在获取法比链上交易信息后,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更为精准且有效的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在获取社会活动交易数据后,基于链上公民数据记录信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并可联合结算部门进行“三反”监控;而公众将基于数据可追溯性而获得公开、透明可证的政府或央行披露数据,从而更好地保障公民利益。
3.2.3、Libra引全球恐慌渐式微,竟备赛场DCEP一骑破围城
Facebook欲借26亿用户推行Libra,二十九家机构缴费“入场”。Libra为Facebook计划推出的虚拟加密货币,定义是一种不追求对美元汇率稳定,而追求实际购买力相对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Facebook通过成立LibraAssociation,想要加入Libra区块链的机构和公司需要向Facebook缴纳1000万美元的会员费用,之后就可以在这个区块链上运行节点,以便获得数据查看和数据写入的权限。目前29家合作机构中,包括有Uber、eBay、PayPal等互联网公司、Mastercard、VISA、AndreessenHorowitz、USV等老牌金融机构、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MarcAndreessen创办的AndreessenHorowitz基金、Twitter和Coinbase的投资者UnionSquareVentures等。
精选 | 英国电力储备公司使用区块链能源交易平台完成交易:据edie.net消息,EDF能源和英国电力储备公司使用Electron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交易平台完成了首次容量市场交易。Electron公司表示,传统交易可能需要长达五天的时间来处理,将容量市场交易规则纳入平台,可以自动执行合规性检查,从而大大提高交易的速度和效率,现在几乎可以立即处理。[2018/9/17]
Libra技术上使用区块链技术,高吞吐、安全性方面考量最多。根据Libra白皮书说明,在Libra开发技术上将使用区块链技术,技术需求将通过不断迭代并优化已有的技术来达成。在对大规模交易、高吞吐与低延迟方面,libra采用完全开源软件,同时使用拜占庭容错共识来支持高吞吐与低延迟;安全性能方面则通过采用Move编码加强“智能合约”的安全性能,并使用Merkle树进行数据保护;可控匿名方面则允许用户持有一个或多个与真实身份无关的地址。整体而言,在高吞吐、低延迟与安全性能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量。
Libra令各国陷入汇率主权“恐慌”,“数字货币战争”悄然。近期,Libra遭遇全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强硬抵制。9月11日,瑞士金融市场监管机构表示,Libra必须要接受瑞士审查,并在接受法律质询后才可批准进程。同时,法国与德国也高调表态,重申货币主权的重要性并反对Libra进入欧洲。我国等多国央行更明确表示Libra必须纳入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然而当前各国的《证券法》在Libra面前却不起作用。一旦Facebook的26亿用户接受了Libra,那么Facebook及Libra协会将成为这26亿用户所在国家的中央银行,并对各国经济进行全方位渗透。
人民币全球化进程或受阻,央行数字货币竞备赛“以攻代守”。2019年9月底,Libra一篮子货币构成正式披露:美元占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新元7%,而将不包括人民币,如果未来Libra得以推行,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市场的影响力将受到削弱。因此,在这一关键节点,我国央行开展与Libra的竞备赛,研究5年的数字货币最近进入闭环测试阶段,或有望成为全球首例央行数字货币,以进攻态势迎接Libra冲击下的被动局面。此外,法国、德国、土耳其、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也都在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于争议中Libra日渐式微,DCEP或一骑从“围城”奔向“圣地”。如今,Libra遭遇多方面阻碍。除了少数如泰国、以色列等国家表示支持、新加坡、瑞士、俄罗斯等国家表示中立外,大部分国家如欧盟、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美国等都持反对与质疑态度。而Libra协会成员Paypal也于近日由于外界高度的监管压力而选择退出联盟,万事达、Visa等支付机构也正在考虑退出事项。可以认为,目前Libra的监管阻力正逐渐加大,获得全球各国的接纳并成功入场可能性更是难上加难。乐观角度来看,DCEP从原先为抵御Libra围攻、人民币脱钩的防御型战略,到如今围猎者的式微后,正在加速研发与积极促进落地的DCEP或将成为全球首例成功的央行数字货币,我国支付数字化将发展继续引领世界,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曹寅:区块链概念并不是中本聪最先提出:在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领袖峰会上,爱沙尼亚数字国际计划顾问曹寅表示:区块链最早是爱沙尼亚大学中提出的框架,并不是中本聪最先提出。[2018/6/6]
4、DCEP驱动三层级市场需求
从三个层级看央行数字货币驱动的新需求:1)技术层。DCEP技术架构与纯区块链技术的矛盾点与可行技术升级空间。2)运营层。商业银行IT升级改造需求以适配DCEP体系。3)数据应用层。DCEP运用促进高频小额零售市场交易,支付交易规模扩大,利好三方支付行业。
4.1、放弃“去中心化”,强化“高效”与“安全”是技术关键
原区块链技术与DCEP需求存三大分歧,学者猜测或使用联盟链双圈体系。DCEP如何研发、能否成功落地,是讨论DCEP推行后影响的首要前提。在央行提出不预设技术路线、多家研发厂商“赛马式”研发竞赛后,没有过多研发细节披,。根据《金融视线》学者蔡丹丹解读,在中心化、高效能、高安全性三大方面,原先的区块链技术特性都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明显分歧。同时,不少学者亦提出了联盟链双圈体系来满足DCEP需求的可能性,定位为一种顶层节点数不多,但是可以实现分层控制权限的区块链形态。可以使央行拥有最高权限,同时对共识圈进行交易限制、管控。
放弃“去中心化”存续“不可能三角”,高频tps存多维改进策略。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理论认为,去中心化、高效能、安全性三个方面无法同时促进,而DCEP在央行“中心化”管理需求上,已经放弃了“去中心化”特性,因而理论上区块链技术在高效能、安全性上具有改善空间。当前技术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如何促进tps达到高频小额零售的万级需求。tps提升可通过增大单个区块包含数量、减少共识算法复杂度、减少广播节点等方法。
Algo、EOS等币种形态反应技术方向,高效与安全间的平衡是关键。Algorand目标是建立一个低能耗、高速度、民主化、可拓展性好而且几乎不会出现分叉的分布式账本,它代表着区块链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它在满足高延展性的同时,对恶意用户进行有效抵御,安全性能极高。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对Algorand进行了模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25秒后,用户的增加对时间的影响将变得极小,达到5万+级用户。EOS则通过少数超级节点来获得万级TPS,这有可能是DCEP未来可采用的技术发展方向。但是,过于少数的节点同样将降低比重的安全性能,节点受攻击后的影响巨大。在DCEP的tps达到交易所需频次的同时,安全性能的提升同样重要。
4.2、银行结算系统迭代新需求,IT投资力度及空间进一步提升
从交易处理到数据区块化,银行IT存迭代升级新需求。DCEP的使用将重塑当前银行IT解决方案整体面貌。作为运营商的商业银行端,从原先以纸钞为主、数字系统为辅的M0系统,转变为交易全程数字化:在面对用户端需进行DCEP交易请求接收;面向央行端需进行数据编码与区块链格式转码,同时接收央行的交易监督,并及时向用户端进行交易结果反馈。因此,原有银行IT系统将难以适用于全新的数字货币时代,将升级至以适配DCEP及以数字化交易为核心的新系统。
银行IT整体投资力度加码,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增速或超预期。根据IDC预计,2019年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将达1186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在8.1%。预计DCEP带动银行IT解决方案及相应硬件设统备的配置更新,银行对IT整体投资力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持续增厚。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19年银行IT解决方案领域市场投资规模将达306亿元,预计未来三年符合增速为21.6%。在银行IT解决方案面临全面升级需求,预计市场规模增速将超当前市场预期,营收及利润空间放大。
4.3、支付终端及系统升级以适配,移动支付规模极限放大
企业支付解决方案需调整:“DCEP-收单机构-运营层-央行”。DCEP的加入,难说是否仍延续当前“用户-收单机构-网联-商行-央行”的收单交易流程,但可以肯定“DCEP-收单机构-运营机构层-央行”的收单交易格局基本不变。支付解决方案的更新内容至少有两点:1)收单对象从“用户”变为“电子货币”。对于企业收单下游而言,过去的收单机构能在用户交易的过程中同时获取用户的信息及银行账户交易记录。而在DCEP到来后,满足匿名的特性,收单机构获取的是DCEP的交易请求,这意味着收单机构将无法再获取用户的信息,而是作为更纯粹的“没有感情的收付钱中介”进行交易。2)企业支付系统新增DCEP账户模块及运营商对接接口。对于上游成本端而言,企业端自身需要DCEP账户模块以进行上游成本端的材料收购及交易账单记录;同时,支付系统需设置运营商接口以处理DCEP交易情况。
同时,支付终端具备升级需求以适配DCEP应用及双离线支付。新DCEP的使用没有改变支付扫码形式,但新增了终端设备的新应用软件兼容需求。一方面,扫码设备需要新增对DCEP及央行可能推行的DCEP应用程序的兼容及适配。另一方面,相比于当前市面扫码设备必须联网,新的支付终端需要支持双离线支付模式。目前除了银联外,商行等银行机构的POS机具以招标及采购为主。因此,支付终端设备的新需求将首要利好智能收单设备龙头厂商,包括拉卡拉、新国都等。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高速增长,DCEP将极限抬高移动支付天花板。根据央行披露,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从2013年到2018年间,由9.6万亿提升至277万亿元,以95.8%的复合增速高速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下沉市场”带来的移动支付热潮。DCEP的使用将大幅取代纸钞交易,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将在目前可达规模内极限放大,叠加纸钞交易流水后移动支付市场天花板将持续抬高。
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程度未达7成,M0电子化在长期仍有提升空间。据美国研究机构PewResearchCenter统计,截止至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仅为68%,相比于韩国、美国等众多发达国家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意味着我国32%的人群在出行时无法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因而纸钞在当今我国当今市场仍有使用需求。从我国人口结构特征来看,智能手机持有比例同2018年我国15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以及60周岁以上人数之和占总人口比重相近,约为35%,这部分人群具备较低智能设备使用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上限。同时也反应我国数字货币推出后,M0的电子化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智能通讯设备以及通信技能的普及在长期有一个纸钞向数字货币逐步替代的过程,市场在长期具备持续提升空间。
央行应用分流交易流水,三方支付市场影响偏积极。据易观分析统计,2018年四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市场交易规模为47.2万亿,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25.2%,2018年全年交易规模为170.7万亿。三方支付受DCEP冲击影响相对中立:一方面,移动支付市场受益扩大将正向促进三方支付市场交易流水;另一方面,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同样能支持DCEP的使用与流通,但央行届时可能推出相应数字货币应用软件,或对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户造成客户分流从而带来流水下降。但是,由于当前移动支付市场由支付宝、微信两大寡头占有92%,具备极强的社交及电商“市场下沉”带动的引流红利,而央行可能推出的纯DCEP交易应用程序的引流能力较小,因此,我们认为三方支付市场受影响相对偏积极。
5、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相关上市公司
区块链技术相关上市公司:目前A股有多家公司已经布局区块链技术,部分公司已经有成型的区块链应用方案,广泛应用在智慧城市、云计算、金融等领域。区块链技术相关公司有东方通、远光软件、信息发展、博思软件、用友网络等;
金融IT公司有望受益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兑换、结算、记账等环节将影响现有银行IT系统。银行IT公司的业务有望迎来边际上的增加。但是,由于央行数字货币仍未正式推出,目前银行IT公司的业务尚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相关的银行IT公司:飞天诚信、广电运通、恒生电子、新晨科技、长亮科技、神州信息等。
央行数字货币将对支付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是为了替代现金,而相对于现金的流通速度,数字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可能会加快,支付行业的流水有望上升。同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有可能产生新的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相关的支付公司有拉卡拉、华峰超纤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