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公布。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名单发现,共17名医药领域专家当选两院院士。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新晋院士,展示他们的学术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中国脊柱外科的“栽树人”
田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前任主委
田伟创建了北京市最早的脊柱外科专业科室,创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主持修订了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会的首部指南,这也是首部由中国人主持制订的骨科领域国际指南。
(健康时报记者韦川南北京积水潭医院梁学亚)在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及应用领域专注三十余年,田伟让中国骨科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2016年1月8日,田伟领衔团队研发的“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项成果形成一套符合我国临床实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智能化手术体系,研制我国首台完全骨科机器人,建立国内首家骨科机器人手术中心;并建立骨科智能化手术新标准、新术式和新型培训模式。“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精确度达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并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等优势。”2016年6月3日,田伟以设备演示和手术实况视频的方式向主席汇报了我国自主创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2019年6月27日,田伟带领团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操控“天玑”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标志着智能机器人远程手术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实际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中国胸腔镜外科的开拓者
Matrixport:比特币可能在2024年底反弹到12.5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Matrixport预计到2024年底,比特币将反弹至125,000美元。Matrixport研究和战略主管Markus Thielen表示,2023年6月22日,比特币创造了一年来的新高,这是一年来的第一次。根据2015年、2019年和2020年触发的信号的平均回报率,比特币价格可能在12个月内上涨+123%,在18个月内上涨+310%。这将使价格在12个月内上升到65,539美元,18个月内上升到125,731美元。[2023/7/6 22:21:23]
王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
王俊首次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引入中国;开创绝大多数胸腔镜手术的中国术式;组织培养我国早期80%以上的胸腔镜医生,并将这一先进技术带到了祖国各地;引领中国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
(健康时报记者赵萌萌)在传统胸外科中,胸腔内病灶即使再小,也都要经过切开胸腔、撑开肋骨才能实施治疗。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出现胸腔镜手术,王俊等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专家立刻就盯上了它。
“1992年年初,我们从国外一些资料、文献上知道了这种技术,但当时我国经济水平还不高,想开展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仅一个切割缝合器就要花费两千元人民币才能买到,这让当时工作时间不长、月工资才几十块的王俊感觉遥不可及。1992年,王俊邀请美国著名胸腔镜外科专家前来协助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这是我国胸外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例微创手术。
20多年来,王俊成功完成胸腔镜外科成千上万例手术,至今在手术难度、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他将胸腔镜技术引入肺癌外科,创建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技术体系,解决了中国肺癌手术的独特难题,推动了我国肺癌微创手术的普及。针对早期肺癌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写入了多项国际指南。使我国肺癌的早诊早治水平位居国际前列。
在王俊带动下,北大人民医院胸腔镜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医院胸腔镜手术占到了普胸外科手术的95%。
欧盟公民在过去一年中交易了896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4月27日消息,Watcher.Guru刚刚发推称,欧盟公民在过去一年中交易了 896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占GDP的4.9%)。[2022/4/27 2:34:54]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中国肺癌遗传图谱的建立者
沈洪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沈洪兵领导和开展中国人群唯一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首次建立中国人群肺癌分子遗传图谱,在国际上填补中国人群肺癌易感基因研究空白;首次发现miRNA序列遗传变异是肺癌发生发展生物标志物;建立中国人群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
(健康时报记者王艾冰)“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以江苏为例,每4个死亡病例就有1个是恶性肿瘤。”这是沈洪兵坚持做肿瘤研究最简单、最质朴的原因。
关于肿瘤治疗,沈洪兵意识到,近年建立在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医疗”发展迅速,即通过基因修复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增加疾病诊断准确性、治疗最大有效性和副作用最小化。他带领团队对8000余名肺癌患者和9000余名健康人基因组进行分析,成功筛出6个肺癌风险基因位点,成就第一个中国人群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这项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肺癌发生的分子机理、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价值。”沈洪兵教授介绍,根据人体携带易感基因将人群分为高中低三类危险人群,针对性筛查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和干预。他领导建立10万余人的自然人群队列和3万余例的肿瘤专病队列及其标准化生物样本和遗传资源库,研发肿瘤易感基因及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并实现转让,为我国肿瘤相关基因产业发展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薇——研发世界首个埃博拉疫苗
Endaoment在运营第一年为慈善机构募款超700万美元:11月4日消息,基于区块链的非营利组织Endaoment在运营第一年为慈善机构募款超700万美元,该公司周四宣布,Endaoment的Donor-Advised Funds(DAF)在过去一年中已分配给100多个非营利组织。在此期间,它已分发了大约60%的捐赠资金,这远高于传统DAF约22%的平均水平。Endaomen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bie Heeger称赞了链上技术的效率和高分配率。到目前为止,Endaoment已经加入了200多个组织,此外,有超过300个组织拥有链上合同。 (Cointelegraph)[2021/11/4 6:32:10]
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陈薇院士一直将抗病药物作为主攻方向,勇探生物安全领域“无人区”,铸就生物防控坚盾。2003年,“非典”期间牵头研制出新型干扰素,1.4万名预防性使用的医护人员无一感染;2014年牵头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突破世界性难题。
(健康时报记者刘玫妍)病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陈薇因此将抗病药物作为主攻方向。她率领团队历时10余年,成功研制出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标志着我国相关领域防御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陈薇凭借敏锐的科研直觉,预判自己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此次SARS冠状病有抑制作用。为尽快验证这一判断,她率课题组冒着感染疫情危险,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致病病零距离接触。身着厚重防护服、每次持续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在最短时间验证干扰素的有效性。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2014年,西非大规模爆发并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发全球恐慌。陈薇挺身担当:“做最好的,真正有效的疫苗!”
声音 | BitPay CCO:明年可能是比特币合法化的一年:据彭博消息,BitPay CCO Sonny Singh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对比特币非常乐观,相信比特币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之间可以达到15000到20000美元。即使在熊市,也坚持认为比特币是未来,价格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幕后发生的事情。 他还表示比特币不是欺诈行为,明年可能是比特币合法化的一年,如富达推出新的金融产品、Bakkt的期货合约以及Coinbase IPO都证明了这一点。[2018/11/22]
有人问陈薇,“每天跟病接触怕不怕?”她说:“除了热爱,这更是使命和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与“生长因子” 的不解之缘
李校堃,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李校堃院士是我国生长因子类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和带头人,率先研制出FGF家族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为治疗严重创伤和难愈性溃疡提供了具有主动修复功能的创新药物。
(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让李校堃和“生长因子”结下不解之缘的,是源于一次自己的意外。
1992年的一个夜晚,李校骑自行车从图书馆回宿舍,不慎摔到,造成半脸皮肤全部挫伤,需缝合30多针。
“当时也是怕疼,就没缝这30多针。”李校堃回到宿舍后,无意中想起了放在冰箱里的几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正在研究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修复创面,是不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当时学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尚未进行过临床试验。李校堃思想斗争了很久,最后当“白老鼠”一试,奇迹发生了,喷了几次后,伤口逐渐结痂,三周后伤口痊愈,基本看不出疤痕。这让他一头扎进了“生长因子”的研究领域,开启了“生长因子”研究的征程。
历经近30年探索与实践,李校堃和科研团队重点围绕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临床转化和制剂开发的共性技术难题,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李校堃团队开发生长因子一类新药3项,植入型Ⅲ类医疗器械1项,培植年销售过亿品种4个。获得临床批件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5项。截止2018年,生长因子系列药物在全国5500家医院使用,累计治疗患者6800多万人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检验医学界第一位院士尚红——为艾滋防控提供新策略
尚红,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尚红院士一直从事艾滋病和检验医学的应用研究,首次发现可高效预测疾病快速进展的一组miRNA,首次发现艾滋病领域第一个CD4+T胞内功能标志物,首次鉴定出艾滋病病储存库标志物—TRABD2A,提出了艾滋病治愈新策略。
(健康时报记者梁缘)尚红教授作为我国检验医学界的首位院士,从医33年来一直从事艾滋病和检验医学的应用研究。她聚焦艾滋病检验核心难题,首次发现可高效预测疾病快速进展的一组miRNA,首次发现艾滋病领域第一个CD4+T胞内功能标志物,为免疫重建细胞功能评价奠定坚实基础;首次鉴定出艾滋病病储存库标志物—TRABD2A,提出了艾滋病治愈新策略。
她聚焦我国艾滋病特有流行规律,首次阐明我国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流行特征,发现3个主要HIV流行株特点;发现2个新型重组并获国际命名;构建中国特性的艾滋病株研究平台,推动药物及疫苗的研发;提出血战HIV“核酸筛查”新策略转化为国家政策,促进我国血液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艾滋病降两率提供科技支撑。
她聚焦中国检验医学界长期缺乏“中国检验参考值标准”问题,通过全国多中心研究,建立56项国人临床检验参考值,制定卫生行业标准12项,制定系列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指南,结束我国临床检验长期应用欧美参考值历史,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和精准化。
尚红教授带领检验医学分会加入世界病理和检验医学联合会,促进我国检验医学领域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制品检定首席专家王军志——生物制品标准体系的引领者
王军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物制品检定首席专家
王军志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先进的生物药质量评价关键技术体系,在国家生物制品批签发、国家疫苗监管体系认证、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重大药害事件查处及药品监管决策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健康时报记者王永文)2009年,甲流疫情在墨西哥暴发,并急速向全球蔓延。王军志作为我国国家联防联控专家委员会疫苗组成员和疫苗应急检验的负责人,在WHO不能及时提供国际标准品的情况下,带领中检院科研团队展开了一场针对疫苗有效成分快速定量和研制临时标准品的攻坚战。很快,团队确定了测定替代方法和临时标准品,成功用于我国甲流疫苗的质量检测。2009年9月18日,我国批签发第一批可供免疫接种的合格甲流疫苗,成为全球率先应用甲流疫苗的国家,成功应用于大规模人群接种,为遏制疫情蔓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面对我国近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甲流防控只是王军志参与的一个。早在2003年的“SARS事件”、2008年安徽阜阳的大规模手足口病疫情等中,他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其中为我国的原创EV71疫苗在全球率先上市发挥了关键作用,主导研制出EV71疫苗国际标准品,实现了我国研制生物药国际标准品零的突破。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于2013年正式成为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的成员国。该中心的成立,为我国研发的生物药物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使我国在国际生物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大大增强,改变了国际生物药标准长期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局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破解人脑成瘾之谜
马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马兰发现了成瘾性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新途径和β-抑制蛋白的核信使功能功能;揭示成瘾渴求强化和药物成瘾的跨代遗传现象及其表观遗传机制;提出记忆提取-消退的受体偏向性信号通路假说和消除成瘾相关记忆的新策略。
(健康时报记者尹薇复旦大学陈琳)马兰院士长期从事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研究。1995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就一直致力于探索记忆和药物成瘾的奥秘。“人为什么对成瘾容易却戒除难?我就想自己的研究最好能尽快为解决问题派用处。”
成瘾后可能不再是意志薄弱的问题,大脑发生了质的改变,上瘾不仅仅影响吸者本人,这种记忆是可以遗传的。马兰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吗啡等鸦片类成瘾性药物在大脑中形成依赖作用的神经机制,继而又发现了成瘾后,促进成瘾消退的β-肾上腺素受体/β-arrestin信号通路能调控,这让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禁药物有了希望。
马兰现在担任“药物成瘾记忆的形成与消除”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无论在学界还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兰都多次大声呼吁尽快启动我们自己的“脑计划”项目。
“人脑约有100亿个神经元,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基础,而因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等脑部问题死亡的人数非常之多,带来的疾病负担达到上万亿。但目前,对大脑的运行机制,比如记忆怎样保存,人类所知甚少,这是兵家必争之地,美国、日本、欧洲都开展了脑计划,我们要开展中国人的脑计划,认识脑、保护脑和发展脑,迫在眉睫。”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为人脑绘制三维地图
骆清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
骆清铭在光学表征、光学检测和信息解析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在光学分子成像和神经光学成像两个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贡献。他率领研究团队首次获得了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小鼠全脑高分辨图谱,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健康时报记者王永文)人类虽已能观察亿万星辰、探测时空涟漪,却对自己认知世界的大脑所知甚少,大脑的精细结构如何都还只是估测。上世纪90年代美国留学期间,骆清铭在世界上首次用近红外光学的方式成像检测出了脑的活动,所发明的技术获得了美国专利。
1997年,他回国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并展开了脑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经过多年发力,他带领的团队创建了具有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原理和技术,绘制出亚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元联接图谱。
目前,骆清铭和团队在攻克更有前瞻性的人类脑科学计划——绘制精细的人脑神经元和血管三维地图,为脑疾病诊断与治疗寻求更精准的影像依据。
骆清铭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促进儿童教育,推动人类对抑郁症、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脑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这项研究对延缓老年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我们期待能够像研制‘两弹一星’一样,启动中国脑计划。”骆清铭表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