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一种世界性流通货币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_比特币:泰达币和比特币哪个稳定

壹——暴发的大陆

公元1545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度,古秘鲁的波托西——里科山中,一批批穿着极为简陋的印第安人,正被另外一批全副武装的人挥着铁鞭、吆五喝六地赶着下到矿洞里去。

昏暗窄仄的矿洞里空气稀薄、粉尘飞舞,那些印第安旷工们随时有窒息的危险。

而那些全副武装的人,看着一批批银矿从矿洞里拉出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贪婪的笑容。这些人,是来自西班牙的殖民者们。

这里有两组数字:

从1545年波托西银矿被发现开始,每年都有14000名以上的印第安人被奴役至此当矿工,矿工每天平均工时在10小时以上,大都在40岁以前因病劳致死,三百年间,高达808万的印第安人在此累死,因此波托西银矿又被称为“地狱的入口”,来多少人就死多少人;

西班牙殖民美洲的期间,在波托西里科山挖出了8000多条矿道,挖得整个山体“体无完肤、千疮百孔”,连其海拔高度都被挖低了16米,三百年间,他们从这里挖出了2.5万多吨白银。

西班牙发现美洲大陆,等于是发现了一个巨型宝藏,他们发现的波托西银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银矿,产量一度占据世界产量的一半。除此以外,西班牙还拥有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瓜那华托、圣路易斯波托西和雷亚尔德尔蒙特等四大银矿。

波托西银矿西班牙300年的美洲殖民史,从美洲大陆强抢了累计约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以上的白银,这些都是殖民者们用印第安人的无数鲜血淌出来的天文数字级别的财富。

如此巨量的财富,西班牙人用来干了什么?当然是在全世界买买买啊!

西班牙简直就是没有理想的暴发户。他们在美洲掠夺来的巨量资源和财富,全都用于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发展自己的产业。虽然他们也在美洲扶持种植业和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却也是为了更方便地掠夺走更多的资源运回本国。

因此,美洲大陆的地理大发现,其实也是财富资本的大发现。尤其是白银供给的爆炸性增长,又在西班牙疯狂消费的压力推动下,白银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成为史上第一种世界货币。

贰——迭代的历史

一种货币要成为一种世界货币,起码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首先,这种货币的价值要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

其次,这种货币要有相当的发行量,以满足大量的交易需求。

对于货币的价值,本人认为又可分为稀缺性价值和储藏性价值。

所谓的稀缺性价值,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作为一种货币,它不能像石头一样随处可见地出现在你的视野里。你若拿着烂大街的东西去买别人的东西,别人会认为你是在明抢。货币是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地、大量地获取到的,个人只能从交易中获取到货币。

储藏性价值更好理解,作为一种货币,必须能够长久地储藏起来不易磨损。货币是财富价值的载体,如果你发现你的钱在藏个一年半载以后就磨损得破破烂烂或者发霉发臭,整个社会的财富价值体系会直接崩溃掉的,因为所有人都无法完成财富积累,赚到的钱很快就要面临破损贬值,这种货币是无法流通下去的。

天然海贝是已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货币,但这种货币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它的稀缺性价值是不平衡的。在内陆地区,天然海贝是稀缺的,只能从交易中获取到。但是在海边地区,天然海贝又成了可以随意捡到的犹如石头般的存在,你若想发财,天天蹲在海边捡就是了。这就容易动摇人们勤劳朴实的财富信仰,是整个社会体系不能长期容忍的。所以,天然海贝作为内陆局部地区的货币还算可行,这种货币体系长久了也容易崩塌,要成为世界性货币更加不可能。

于是,金属货币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尚书》中的《禹贡》一篇曾记载有“唯金三品”,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金、银、铜等三种金属就被人们发现,很快便挖掘出了其中的巨大价值。

金、银、铜等金属货币的出产,一般需要经过开采、冶炼和铸造等诸多工序,成本巨大,个人无法承担,一般是由国家机构承担发行。这就保证了它们足够稀缺,其在地球上的总含量就这么多,到哪都一样。即使某个地方的金银铜含量较多,那也是在地壳中藏着,一般人压根看不到,就比如美洲大陆的银矿,如果西班牙人不来插一脚,印第安人会知道这些大山大矿里还藏着这么多大宝贝?就算发现了这些银矿,要把它们开采提炼出来,就得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这也是一种高度的稀缺性价值。

至于金属货币的储藏性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它们藏在地壳中那么多年都不走样,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当稳定,从古至今都是最硬通的货币。

不过,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金、银、铜这三兄弟似乎谁都无法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

黄金在古代社会一直担当最贵金属的职责,稀缺性价值最高,但是恰恰就因为太稀缺,导致发行量太少,社会经济一发展,就容易造成通货紧缩,就是所谓的“钱荒”。古代的许多欧洲国家就曾以金币作为主币单位,在早期的经济规模下还能凑合着用,一旦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商品的交易量越来越多,大家就发现流通在市场里的金币越来越不够用,根本支撑不起整个经济市场,而且金币的“通货紧缩”效应,会反过来严重限制人们的交易需求。既然金币越来越值钱,干嘛要交易出去呢?存起来就好了嘛,反正大家都缺钱。这就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所以黄金可以作为财富价值储存起来,但无法作为流通主币支撑起整个古代世界市场的交易需求。

白银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是黄金的十几倍,但它的开采提炼比黄金更难,分布也是极度不平衡,它的发现甚至比黄金还晚。因此在某些地区国家,比如17世纪的日本,白银和黄金一样稀缺。货币如此的高度稀缺性,流通起来就会有高度的局限性。

白银就拿咱们中国的历代王朝来说,中国是位居古代亚洲经济中心的巨型国家,它的货币流通市场在相当程度上主导了整个亚洲的货币流通市场。白银发现于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却直到唐末五代时期才进入流通市场,而且因为发行量太少,大部分白银还是主要作为器具装饰和财富储藏。在元朝时期,白银则是直接禁止使用的。由此可见,由于白银货币的发行量太少,它是可以被直接排除在流通市场之外的。

铜的含量比金银的含量要多很多,所以它的稀缺性价值要低很多。如果铜币可以作为世界流通货币,看似它的发行量可以解决大量交易的需求,其实不然。铜币的发行量虽多,但它的单位价值却也很低,总价值并不会增加多少,一次大额交易就得带过去半车铜币,携带很不方便。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单次的交易价值越来越高,铜制货币的携带不便性越来越明显。

而且面对国际交易,印着各国年号的铜币兑换价值相当不稳定,由于铜的稀缺性价值低,在硬通性上远不如金银,所以各国对于别国内的铜币兑换价值还可能不认可,这就留出了很多的扯皮空间,大大不利于流通。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你拿着雕刻有印度某个国王外文年号的小铜板来中国买东西,有几个商贩会瞪大眼睛收你的钱?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之间甚至还出现撇开货币直接物物交换的现象,后期出现的交易货币也是五花八门,金银铜等各类金属货币混杂,在局部地区各自为战,并没有一家通吃的主币流通。

那么,白银在后面的世界性流通,则必须要借助当前世界之外的力量。

叁——亚洲的胃口

古代的世界,其实一直是欧亚-北非范围内的世界,所谓货币流通的世界市场,其实是把美洲大陆排除在外的。

直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一个超大型的大洲级白银制造厂突然出现在了这个世界,它打破了当前世界市场的格局。西班牙则成了它的第一任厂长。

自从被欧洲人发现后,美洲大陆向世界市场到底投入了多少白银?

16世纪,美洲大陆的白银产量约为1.7万吨,17世纪时是4.2万吨,18世纪时是7.4万吨。

对于当时的世界市场来讲,这都是一个个巨型的天文数字。前文有讲过,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通过榨干印第安人的血,掠夺到了相当于当时世界上已经出产的三分之一的白银。西班牙人拿到了这么多的白银,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买买买!

所以,美洲出产的白银,至少有一半最终流入了亚洲,说白了,就是流入了中国。因为西班牙人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质相当喜爱,他们用白银大量购进了这些!

当时的中国,历经大明宝钞滥发,导致通货膨胀崩溃之后,急需一种硬通性极强的货币来填补市场。西班牙的大量白银恰在此时一拥而入,一举解决了大明王朝的银荒危机。

中国犹如成为了白银的天然中心,同时吸纳着美洲和日本的白银,在明朝时期总共吞入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白银,胃口惊人啊!

西班牙银元

白银在国际上的兑换价值和硬通性稳定,又通过美洲大陆的巨量产出解决了发行量的问题,至此,它就已经完全达到了世界性流通货币的条件。

在西班牙人的海上霸权时期,他们就是这样经营出了一个美洲产出——欧洲转运——亚洲消费的白银国际货币完整体系,从而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化进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4:84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