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载体_联盟链:DAPP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原生文明。

古巴比伦被波斯帝国灭亡、古埃及被罗马吞并、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城邦消失。中国虽然中期被蒙古族的元朝和满族人的清朝建立过政权,但是都逐渐被汉化,文明并没有出现断层。

而一提起中国古代文化,我们都会想起什么呢?会想到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等等这些古代科技发明。

会想到精美的青铜器、丝绸、瓷器等器物,还有唐诗宋词、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作品。

不过,今天要简述的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是货币,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是结合了文化、和经济的重要载体。

货币,是用来交换物品的一般等价物,通俗来讲就是钱,我们现在用的是纸币,当然目前更抽象了,直接刷二维码,衍生出数字信用货币。而古代钱的样子就和现在差别很大了。

形制

人所共知,我国最早的货币是夏朝用于商品交换的天然海贝,由于当时真贝稀少,人们用石头啊玉啊,兽骨啊来仿制。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铜贝,表明货币进入金属铸造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受农耕文明的影响,金属货币的形制来源于刀,铲等原始农具。这种钱又大又笨,难以携带,逐渐演变成便于携带交流的圜形钱。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半两钱统一了货币制度,这种方孔圆钱的形制一直沿用到清末,并且对周边国家的货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明中期以后白银逐渐成为本位币。

宋元明时期还发行纸币,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

文字

从文化来说,货币的材质对中国文字结构上的影响可以得到印证,比如不少有价值的字,从“贝”旁:“財”,“賺”,“貪”,“貴”。到金属铸币时期,“錢”“鈔”“鋌”“錠”便是直接从了“金”旁。

货币上的书法自是不用说了,隶、篆、楷、草、行,各具风格的文字都真实而详尽地记录在古钱币上,王莽货币的“悬针篆”,欧阳询所书的“开元”,宋徽宗的“瘦金体”都为古钱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

技术

手工业的发展,矿业的发展,最后到清末学习西方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术。都在钱币上有所体现。

《天工开物》对翻砂铸钱的记载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居三四,此等分大略。倭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炉扇合,倾入模内。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框……然后以母钱百文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框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框,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框之上。又用一框填实,合上后框,如是转覆,只合十余框,然后以绳捆定。其木框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框,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锉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

一枚古钱币所要经过复杂的熔铸浇锉的过程。

摘自《中国铜元收藏十二讲》机制币的冲压生产场面。

经济

一个时期的政权稳定到什么程度,经济发展好不好,货币也是非常有发言权的,唐、宋时代社会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就会需要大量货币来流通,从而传世的开元通宝和各种北宋钱币就会非常常见。

相反的,短命的政权往往留史的钱币就少,反而成了现如今炙手可热的珍品。

同时,货币往往成为控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具。在18世纪后期,外国银圆的大量流入,以枚计重七钱二分、成色约90%的银圆,与重一两、成色为93.5%的中国纹银交换,套取大量银锭,银圆显然成为了外国掠夺中国财富的手段,晚清政府铸造银元成为了必然趋势。

货币在方面的价值体现的也尤为明显,各个时期的政权通过发行货币来巩固统治,从学角度来说,货币为政权服务受制于权力。

一个混乱的货币制度往往会加速政权的倒台。比如王莽托古改革,精心设计铸造的整套币制本意是大小不同面值的货币搭配使用,便于流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于当时的社会人民来说,过于复杂的货币系统不利于辨识且换算异常繁琐,三番四次的改革演变成了疯狂的财富掠夺,加速了新朝的覆灭。

再比如国民党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但是政府既不能自控通货的发行,只试图以违反市场规律的行政命令去维持物价和币值,最终引致金融混乱。国民党政府失去了国内本来最应倾向于他们的阶层:城市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加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迅速崩溃。

对外交流影响

中国古钱币对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的影响自是不用多说了,基本都是先流通使用中国钱币,而后又仿照中国,自铸货币。

在被汉文献称为“粟特”的中亚一带地区铸造并流通着一种圆形方孔的粟特青铜钱,反映出唐朝对这一带的影响力。

另外,波斯银币曾在北周时期随丝绸之路流入我国西北地区,对我国白银的货币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史料记载波斯伊利汗国在13世纪模仿元朝的交钞发行过纸币,成为了雕版印刷术往西传播的最早记录,不可不谓意义非凡。

写在最后

每一种货币,每一枚古钱币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故事,甚至暗藏着惊人的事件。

而每个时期的钱币都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甚至对外交流的情况。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古泉收藏爱好者们分享他们的货币历史观,钱币版别研究,让这项爱好越来越深入化、细致化。

笔者在学习古钱币的过程中,也时时被其中的新奇所吸引,被蕴含的历史故事所打动,也时常沉迷于变化多端的文字版式,大约,收藏钱币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4:7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