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所百团大战,币安销毁,FCoin分红_EOS:Bitcoin Plus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交易所中分为两大派系,以国内币安为首的平台币系,以国外Coinbase为主的无平台币系。平台币系,又可分为两大路线,一种是以币安为代表的销毁路线,另一种则是以FCoin为代表的分红路线。

就我们所见,2018年下半年,FCoin的崛起,掀起了分红挖矿狂潮,顿时万所竞争,可惜熊市之下,90%以上的交易所都苟延残喘,剩下的基本倒戈到销毁赛道,得以幸存,并迎来了相当不错的发展,比如抹茶、biki、bitmart等,目前交易所又是百团大战。

前段时间,币安内部有改销毁为分红的争议,近日FCoin社区又有扩大销毁的争论,那么销毁和分红到底哪个路线更具优势呢?

公式分析销毁与分红

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平台币上,所以量化分析上只考虑平台币。

我们假设某平台币价格为P,平台币总量为T,平台收益为为E。

①平台币走销毁路线的话,对应的价格P1=PT/;

②平台币走分红路线的话,对应的价格P2=/T;

简单的经过数学计算:①/②=P1/P2=1-E^2/

因为①/②总是小于等于1,所以销毁路线对于平台币的价格促进总是小于等于分红路线,即分红路线则更有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市场表现,在价格上,销毁比分红的促进作用会更强呢?这可不是一点两点,而是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更何况,现实情况是分红路线的平台币分红比例远大于其对手销毁比例。

原因有二:

其一:预期上,物以稀为贵的思想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

其二:是分红路线中的平台收益并没有完全流入到平台币。

两者共振,形成截然相反的市场表现。

差异的根本

事实上,以上的结论是建立在同一类甚至是同一个交易所和绝对理想的情况下。市场是繁杂的,各个路线交易所发展不尽相同,但是归根结底的差异,还是在于交易所收入的本质问题。

收入增长的速度,在于交易所运营,目前又分为两种,其一主打不断扩张对外引流做法增加收入快速反应的做法比如币安、抹茶等,其二则不断优化交易所体验吸引人气的渐进方法如FCoin。前者是公司制战略运作,后者是社区化试错前行。

以币安为例,全面扩张,不仅限于存量的国内市场,多国并行,用户多的国家深耕,疯狂做活动砸用户,然后用收入回购平台币,定期上线IEO项目,并托盘,也迎来了正反馈,作为回报,市场比特币现货交易量稳居全球第一,平台币市值进入全球前十。

尽管抹茶、Biki、bitmart走的路线没有币安那么具有可持续性战略意义,手段甚至有点卑劣。但是凭借其截胡各大平台IEO币种,强上某些热点币种,还有上线共振资金盘币种,但是,实实在在的短期内平台收入迅速增加,利用平台的收入再进行平台币的回购,短期也是热闹非凡。

而FCoin主要把精力放在优化交易体验,各种挖矿并行,比如交易、排序、理财、杠杆、OTC、锁仓等一系列挖矿,并且不断降低交易手续费,从内部的治理上,的确为已有用户带来了非凡体验,但是收入上却没有明显的增长,分红预期受阻,平台币自然出现价格的天花板。

可预见性未来

在目前的经济体内,借鉴上百年的金融市场经验来看,交易所持续销毁通缩来维持平台币价格上扬空间有限,最终要回归到做大市场,采取分红的模式来发展,这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甚至未来需要通胀的刺激。

币安呢?随着销毁通缩的影响越来越小,要想稳定持币者,未来是一定要走分红路线,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分红比例需要不断去压缩销毁比例,可能会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才能随着市场的扩大,平台币价格稳步增长。

抹茶、Biki、bitmart走的是不可持续路线,耍一些小手段本身在用户端吸引来的流量就是极不稳定的,分红和销毁的经验都是模仿别人,没有融入自己的基因,未来一定要想办法做战略上的谋划,才能真正的在市场上分一杯羹,而其平台币则毋庸置疑的会因为战略上的断层,导致阶段性的大崩盘。

FCoin就比较复杂,虽然在分红路上孤军奋战,但因其收入陷入明显的困境,同时受市场销毁对币价的影响,社区呼声大部分支持销毁,社区治理委员会应该很难视而不见,最终也会走分红+销毁路线,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维护,接下来即将分拆的FOne和即将上线的合约平台FMex,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因为就目前来看,只有它们才能对收入做出明显的贡献。

总结:销毁仅是交易所运营手段,最终,要还是要回归到分红,但最根本的就是把饼做大即收入增高,才可持续发展,未来究竟会不会如期呈现,让我们静候时间给予的论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46ms0-3:9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