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比特币是旗帜还是牢笼?_区块链:carVertical

时至今日,比特币和区块链已经走过了十年,对于如今这个三年就会有代沟的快速成长时代,十年似乎已经很久了,而我们每一个从事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的人,都应该感谢比特币。

比特币出现之前,社会整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基于密码学新货币的思考,已经逐步在美国、欧洲等这些地方开始形成,但最终把人们的一些种种的思考通过一个项目一个平台,一个可执行操作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比特币。

所以比特币在整个人类新的货币史上,绝对是一个旗帜型的一个平台。

从09年初到现在,比特币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主要以两个概念为特征,一个是区块链,一个是加密货币。

区块链近两年是一个很火热的话题,目前已经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但是关于加密货币却饱受争议,尽管如此,它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现在有许多国家的央行都在规划发行自己国家的数字货币。

Messari首席执行官:比特币和加密如今已大不相同:金色财经报道,Messari首席执行官Ryan Selkis发推文称,比特币和加密(crypto)如今已经大不相同。比特币是由技术担保的数字原生货币。加密是由资产保护的技术,或由技术保护的非货币资产。[2020/11/3 11:28:47]

这些都是从大的社会思潮,包括一些金融思潮和一些技术的思潮上,引起的巨大的社会变革,而从民间的角度来说,比特币对人们整体的意识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强的,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加密货币,知道区块链。

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无论是从政府层面、社会整体思潮的层面、金融改革的层面,还是要从民众理解的层面,比特币毫无疑问都是虚拟货币行业的一面旗帜,而且,人们对区块链的热衷,对虚拟货币行业的热衷共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这个技术平台已经被固化,而比特币所开创的技术标准,也逐渐成为人们对区块链行业和加密货币行业的永久认识,但是,这种认识需不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呢?

Compound总法律顾问:如今向比特币主义者解释DeFi就好比几年前向不持币者解释比特币:Compound总法律顾问Jake Chervinsky发推称,今天向一个比特币主义者解释DeFi,就好像几年前向不持币的人解释比特币一样。[2020/8/10]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一定需要去更新。

但是这种观念上的更新,并不是对比特币丰功伟绩的一种否定,相反,我们必须站在比特币的基础之上,来推动时代的发展,这样比特币的开创之功才会有意义。

我们在网上也会发现,不同的人会列出比特币的各个方面的缺陷,但是不管怎么样,在技术机制上有三个公认的局限,而且这些局限是区块链行业和加密货币行业发展至今,急需大家重新理解和认识的几个方面。

第一、区块链效率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个区块链他本身是由分布式的服务器所构成的,而在分布式服务器上又运行着同样的程序,如果这个程序能够安全运行一段时间,那么这个程序就会被技术验证是安全的,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区块链具有的第一个技术特征——安全性,但是安全并不是区块链的唯一指标,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声音 | BM:如今的监管环境若存在于 5 年前,bitshares、Steem 可能不会存在:昨日晚间至今日凌晨,BM 在电报群谈论有关监管的话题,他表示:如今这样的监管环境若存在于 5 年前,那么 bitshares、Steem 甚至 EOS 就不会存在,因为这些法规扼杀了创新,营造了一个只能在政府许可下进行商业的环境。像 B1 这样的公司是可以遵守规定,但对于没有数亿美元资金的所有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此外,他还回应了一些社区的提问:现在的 EOS 钱包支持用 youbikey 签署交易吗?BM:不,需要硬分叉(技术升级)。关于 EOSIO 2.0 支持 Webauthn,还是原来的 EOSIO,同样的 EOS 代币,不变对吗?BM:EOS 代币保持不变,EOSIO 只会变得更快更安全。EOS 除了 Voice 和 DApp 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战略合作伙伴吗?BM:(在这方面)EOS VC 做了很多。[2019/6/12]

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高速公路的效率都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你修了一条高速公路,却是单向单车道,你的车能跑开吗?即使你路的再标准,再安全,你车的速度或者是整体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也是非常受影响的。

声音 | 爱丁堡大学梁希:区块链模式对如今全球气候治理环境是很好的匹配:据新华社消息,昨日,首届“清华金融科技峰会暨博士生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爱丁堡大学能源金融副教授、商业与气候变化中心主任梁希提出,区块链在气候投融资的应用需要做一些更多细致的研究工作,包括如何让决策者和企业理解政府的作用如何转变,如何建立健全监管框架。 梁希还就如何通过区块链来在气候变化方面应用提出了:第一,区块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在机制,有利于数据采集和监测;第二,碳减排边际成本会逐渐上升,同时人类又有限的排放预算,如果大家关注数字货币的话会知道他们的价格非常取决于供应量在碳减排这个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供应量会越来越紧张,而且要降低排放度,成本会越来越高;第三,区块链模式在目前从全球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环境上是很好的匹配。第四,需要考虑有效的区块链解决方案还有确保技术的可持续性;第五,区块链应用要探索政府的角色。[2018/12/17]

而区块链也是这样的,它虽然保证了安全,但是区块链本身是要运行数据的,数据对效率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效率跟不上,区块链本身就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Tether被黑客盗取3000万美元的数字货币之后 如今已允许用户赎回损失:据了解,被黑客窃取3000万美元数字货币之后,Tether已经恢复元气,除了允许用户赎回损失,而且还将推出一个新平台。[2017/12/21]

第二、交易

比特币在技术机制上的第二个局限,就是它的交易。

由于比特币网络刚开始是分散到以个人电脑为节点的,所以每一次的交易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多次确认,才能完成全网的数据共识,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比特币自身的货币功能就无法实现。

在计算机时代,人们对信息确认的要求时间都是以秒为计算单位的,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用支付宝付款的时候,等几十分钟,一两个小时,你还要用吗?你肯定不会用,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以快捷方便作为最基本的特征的。

而在使用比特币交易的时候,却凸显不了互联网本身两个最基本的特点,那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比特币网络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同时,使它最终应用到社会层面上的时候,不得不采用大盘的方式来进行交易,但是大盘只是货币和其他货币兑换的一个场所,这样一来,你的货币职能就无法发挥,使得比特币只能是一种收藏品。

第三、挖矿

第三个技术基础上的局限就是挖矿,那有的人就问了,这是为什么呢?

比特币的设计是通过算力的方式获得新币,以此来得到区块的确认,这在理念上没问题,但是在具体实现上,采用了竞争算力,就是不同的电脑针对同一个区块来获得新币的时候,是采用竞争算力的方式。

那么这样一来,不同的挖矿者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先权,就不得不尽最大可能的来提高自己的挖矿能力,于是就造成了社会的巨大成本,因为挖矿是一个高耗能的领域。

比如在中国,许多的矿场都是在电存量比较大,电费比较低的地方,为什么?

因为为了降低挖矿的成本,但即使是这样,比特币的挖矿成本也是很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本来计算机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一个行业,但是为了产生比特币,却造成了高昂的能源的消耗,那是不是和比特币本身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谈这些并不是为了否定比特币,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思想依然停留在比特币特点所形成的固守观念上,认为比特币的这些特点就必须是所有加密货币的特点。

对于这种情况,我想是非常容易理解,因为比特币是这个行业的一面旗帜,但是如果人们一直固守比特币的这些特点,形成观念的话,那么对其未来的发展将是一种很大的阻碍。

那么具体来说,比特币在观念上给人们形成固有概念会有哪些呢?

第一、离线钱包的观念

我们知道比特币采用的是离线钱包,而离线钱包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观念或者生活习惯,好像这个钱包下载到我们电脑上就成私有化的一个东西了。

所以我们看到比特币钱包只是从心里上满足了人们私有化的占有欲,但是离线钱包,并不是真正安全的方式,有些黑客同样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获得你钱包的数据。

因此目前用离线钱包的概念来衡量一种数字资产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话,那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是过时的。

第二、上大盘的观念

首先比特币不得不上大盘。

为什么呢?

因为比特币和现实货币进行兑换的时候,它自身无法构建交易系统,只有通过第三方搭建的交易平台来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比特币就开创了一种加密货币上大盘构成交易的这样一种方式。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比特币网络自身的缺陷,因为他无法实现在线化,无法及时快捷的来进行货币职能的实现,它只能在大盘上通过和其他货币的对比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这本身就是比特币的一种网络缺陷。

第三、矿机挖矿的观念

我们知道比特币的产生是通过竞争性的算力来获得的,这个竞争性的算力,拥有者就叫矿工,所以比特币在这个网络中间有个概念叫矿工。

矿工通过自己设备所具有的算力竞争,在全网中间获得这个新的比特币,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把新的比特币给发行出来。

所以比特币挖矿的实质只有两个,第一是把新币发行出来,第二是在发行的过程中实现公平、透明竞争性的环境。

如果一个新的资产符合了这两个本质特点,既体现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发行的环境竞争性的环境,同时又准确无误的发行了新币,那这样一种发行方式是不是更好、更节能、更环保、更有利于新的资产和计算机行业竞争特点结合。

所以毫无疑问,比特币的红利已经过去了,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准确的理解比特币自身的特点,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中心抓住新的机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46ms0-4:6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