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险遇到区块链,能玩出什么花样?
近日,保险巨头美国大都会集团的亚洲创新中心——流明实验室(LumenLab)运用区块链技术简化寿险理赔流程,项目名称“生命链”,将在6月开放测试。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区块链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可从风控、运营、再保险等方面影响保险公司的效率和商业模式。实际上,全球范围内,已有不少保险巨头迈开步伐,生怕被科技的浪潮拍倒在沙滩上。
不过,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却直言,要想真正地实现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安全、算力、成本、利益分割等问题,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简化流程
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保险行业进行理赔核保端的简化?
以寿险为例,原先如果亲友不幸离世,各种后事处理起来本已焦头烂额。而确认逝者是否有保单、申请理赔等事宜更是十分繁琐。
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会需要刊登讣告。讣告内容中会涉及的用户信息与理赔所需信息大致重合。
美国大都会方面就与相关报业合作,利用流明实验室开发的“生命链”(Lifechain)技术,讣告与理赔中涉及的逝者身份识别信息经安全加密后与各相关方共享,实现了投保信息的快速确认,并可及时启动理赔流程。
动态 | 美国区块链工程师年薪与AI专家相当:据CNBC消息,旧金山技术人员招聘网站Hired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区块链工程师平均年薪在15万至17.5万美元之间,比软件工程师平均13.5万美元的年薪高出不少。事实上,区块链工程师的薪资和人工智能(AI)开发人员的相当,而比其它软件工程师都要高。[2018/10/22]
测试阶段中,在报刊刊登讣告的逝者家属将收到“生命链”项目的介绍。经家属授权,逝者身份识别信息将在经过加密处理后上传至“生命链”,触发对寿险保单的匹配搜索,家属能够在一个工作日内获悉保单匹配结果;一旦匹配成功,“生命链”将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保险机构发送理赔流程启动通知。
“中国数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区块链等前沿研究探索落地:今日,贵阳国家高新区正式发布《贵阳国家高新区建设“中国数谷之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深入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大数据+实体经济等前沿研究探索落地全面推进中国数谷之心建设行动。[2018/4/20]
整个过程无需家属提供保单信息或提交理赔申请,全部自动运行。如果保单匹配失败,报社也会及时通知逝者家属,由家属与逝者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核查并申请理赔。
有链无“盟”
当然,想要区块链在保险行业中有所建树绝非易事。
实际上,“生命链”的应用链仍然很短,只限于某家保险公司与刊登讣告的报社之间。“区块链的应用逻辑是去中心化,适合于多机构之间的合作,而不是C端交互,如果只是单独的几家机构之间的协作,称为‘私域链’更为贴切。”一区块链领域人士谈到。
某保险行业人士对记者称,尽管客观条件都还不太成熟,但这仍然是一项创新性的尝试。
在技术层面上,要解决数据安全、隐私、治理等问题。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就区块链未来在理赔端的运用,会涉及一些保险理赔指数化或者是代码化。因为区块链有个特性,叫代码即法律。也就是说,实际上只要是符合代码,就会马上执行。所以未来的保险理赔,如果达到一定条件的话,区块链可以帮助更好、快速地理赔,也会减少理赔过程出现的一些争议。
同时,许闲也指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算力和成本上的问题。“计算机算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在区块链应用上有一些计算上的问题,另外就是区块链的存储成本也会相对比较高”。
此外,记者了解到,各机构间的利益交割是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保险理赔流程,大家更多讨论的是在收到索赔申请后,如何运用数据打通所有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各个环节。
但保险公司所涉及的产业链本就很短,每家保险公司都希望得到所有行业的数据,但又不希望共享自己的数据,各自为政,业务无法交互。
没有数据,就没有精确的模型,保险产品与定价只能两眼一抹黑。但数据如果共享,谁来瓜分蛋糕?数据属于谁?
也就是说,没有了最基础的共识联盟,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空有技术,区块链也是一纸空话。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