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如果货币的核心功能是“组织生产”,或“生产关系”,而非“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
如果货币发源于债务、贷款可以创造货币……
如果这是新观念,是否会影响货币的管理和宏观政策的决策?
谁能想到,演变至今的货币,反而连概念都被模糊了。回归本源,它需要我们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信用货币从何而来,是谁的信用。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一张自身成本很低的纸币可以拥有远高于此票面金额所代表的价值?货币到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信用基础之上的?为什么实物货币一定要转化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是如何投放出来的,货币代表的价值尺度是如何确定的,怎样才能保持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为什么货币的具体载体或表现形态会从纸币及辅币的“有形货币”,越来越转化成银行存款、电子钱包里的数字等“无形货币”?国家主权货币与非国家化的网络内生“加密货币”,以及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网络衍生“稳定货币”到底是什么关系,主权货币会不会被取代,能否出现超主权世界货币?
诸如此类,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和统一的解释。近期各种关于货币起源、货币本质、货币功能、货币体系等的说法,乃至各种数字加密币与稳定币的尝试等风起云涌,亟待认真梳理;我们不妨从“信用货币的裂变、投放渠道与清算方式、银行贷款的奥秘与管控”等方面去甄别真伪,从而准确把握货币的内涵、运行逻辑与发展规律。
信用货币之裂变本相
信用货币到底从何而来、本质何为?
传统上,人们比较接受的说法是,货币是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伴随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并反过来促进交换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本质上是价值尺度,基本功能是交换媒介与价值储藏手段;发展历程主要是从自然实物货币发展到规制化金属货币,再到金属本位制纸币,又到脱离实物的信用货币。
但近年来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就货币起源、货币本质、货币功能、运行逻辑等提出新的观念。比如,有人说,货币最初并不是作为一般等价物来充当商品流通媒介的,而是作为一般性债务来记录和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作为无限跨期价值尺度的一般性债务;货币演进的主要脉络是:私人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货币的核心功能不是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而是组织生产,是生产关系、社会纽带等等。
但这些新的观念同样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是难以成立的。
声音 | 王永利: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今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发文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王永利表示,尽管央行官员宣布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但实际上并没有发布有关运行方案完整的白皮书,很多技术细节并未清晰披露。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央行数字货币要落地运行仍面临很多挑战,至少涉及三大问题需要明确:其一,如何兑换央行数字货币,其二,数字货币如何保存和使用,其三,数字货币如何与电子货币协调运行。
按照目前披露的说法,央行数字货币注重M0(现金)替代,而不是M1、M2(其中的存款)的替代;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这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只是人民币现金的数字化,因此,叫做“央行数字现金”应该更为恰当。相应的,社会成员应该是只能将人民币现金交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兑换成人民币数字货币。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也只能用人民币现金1:1跟央行兑换人民币数字货币。这样,央行就将人民币现金置换成人民币数字货币,形成数字货币对M0的替代。这其中,应该不能用银行存款兑换数字货币,以避免对M1、M2(中存款)的替代。这就意味着,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后,中国将维持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并存的货币体系。[2019/11/1]
比如,有人说,就好像A向B打个借条后可以把B的斧子借走;B向C打个借条后可以把其谷子借走,也可以在C同意情况下,将A出具的借条给C后把谷子拿走,此时,借条就成为货币的最初形式,即私人信用货币。
但这种说法存在明显的问题:如果借条不转让,就仅仅是一种债权债务证明,没有流通功能,显然难言就是货币。实际上,如果借什么东西,最后就还什么东西,那根本就不需要货币。由此可见,货币不是发源于债务,而只能发源于交换;如果以收取的借条去换取新的物品,就不是债务问题,而是交换问题,就有一个价值尺度和信任的问题:用一把斧子能换取多少谷子必须有折算标准或价值尺度,否则难以成交;接受借条的一方必须相信借条出具人能够保证履约,否则也很难成交。不能成为最为人们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尺度,实际上就难以成为货币。
所以,货币本质上是价值尺度,基本功能是交换媒介与价值储藏手段,这应该是对货币最基本的理解。
必须指出,不能把债务证明与债务计价清算的价值尺度混为一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全社会最为追崇的,比较珍贵的某一种物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交换媒介,其效率远比私人借条类的债务凭据高得多!因此,人类历史上,不同族群或社会出现了不同的货币物品,如牲畜、食盐、谷物、贝壳、羽毛、骨头、宝石等,但最后主要集中于一些贵金属上,如金银铜铁等。
声音 | 王永利:比特币等数字币应定位于商圈币 要有适用范围约束:在今日举行的2018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上,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表示,比特币、稳定币等数字币不可能颠覆取代法定货币,应该定位于网络社区的专用币或者社区币、商圈币,如同食堂饭票等,是在法定货币体系下在一定范围里面赋予特殊权利义务的一种专用币或者代币,它是有价值的,但是要有使用范围的约束。[2018/12/5]
货币的优化统一大大方便了交换的进行,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但是,随着货币应用越来越广泛,民间组织自行铸造金属货币所存在的规格、品质不一,检验交割复杂、不同货币交换困难,以及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不断暴露。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货币进行统一管理,确定货币的品名、品质、式样、规格、发行人及其权利义务等,有的甚至直接将铸币权收归国有、高度集中,并以法令方式保护货币等流通使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使金属货币成为国家规制化货币。这进一步增强了货币运行的效率,降低了货币运行的成本,更好地发挥货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货币问题开始显现:
一方面,用做货币的金属属于自然物质,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货币金属的供应,经常与实际需求发生偏离,容易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在缺乏足够的货币供应时,也容易推动货币当局自己就降低货币的品质标准,破坏货币的信誉。或者推动政府向民间或外国融资,从而推动股票、债券、年金等融资工具以及相应的交易市场的发展等。各国面对货币供应不足时应对方式的不同,推动其金融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反差。
另一方面,随着交易频率的提升、交易范围的扩大,大量携带运送、交割清算金属货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有固定交易和往来的商家之间开始约定,日常往来不必逐笔收付货币,只需签署往来证明,双方分别记账即可,一定时期结束时,双方再核对账目,相互轧抵往来后,将余额进行货币清算。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货币的日常使用,降低支付清算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在异地交易往来中,也出现将金属货币就近存放一家令人信任的商户,由其出具收据后,凭收据即可到该商户指定的异地机构兑换成金属货币,从而大大减少货币异地运输的成本。这种货币收据也叫做“汇票”,专门办理汇票业务的商户也叫做“钱庄”或“票号”。
随着汇票业务的发展,一些票号的声誉随之增强,其汇票的社会接受度相应提高,人们开始接受直接用汇票代替货币进行交易。为方便流通使用,票号开始将汇票改造成为事先印好面额,标明出票人并承诺见票即付,增加防伪验证标识等,但不限定持票人的通用汇票,这就使其演变成为“纸币”。
声音 | 王永利:把握加密货币 首先需要准确认知货币的定义:据中国金融新闻网消息,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北京金博会区块链论上表示:要想把握网络上的加密货币,首先要准确地认知我们今天的货币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我们连货币都讲不清楚的话,当然就讲不清楚网络的加密货币到底是什么,我们要重新梳理、准确把握货币的本质和演变的逻辑。[2018/11/5]
此时的纸币需要以等值的金属货币或货币金属换取,也可以用纸币随时换取金属货币或货币金属,纸币只是金属货币日常流通的替代物,所以,属于金属本位制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和广泛流通,有效解决了金属货币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但受制于货币金属供应量的制约,货币供应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越来越严峻。
纸币的出现和广泛流通,也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纸币其实可以脱离金属独立运行,“货币并非天然就是金银”。更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将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丰富,但货币最重要的本质仍是价值尺度,最基本的功能仍是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而要发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作用,就必须使一国的货币总量尽可能与该国主权范围内、法律可以保护的社会财富总规模相对应,从而保持社会物价总指数和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由此,货币必须脱离社会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的价值对应物、表征物,而金银等货币金属必须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
这就推动货币发生了极其深刻的裂变:从数千年具体的商品实物货币,转变为以国家主权范围内社会财富为总体对应的国家信用货币,转化成纯粹的价值单位或价值尺度,成为一种数字表征物,实现了货币“破茧化蝶”的升华——纸币还是纸币,但从金属本位制纸币转化为国家信用制纸币,发生了内在质的变化!
这里所谓信用货币的“信用”,不是发行货币的机构自身的信用,也不是政府或财政自身的信用,而是整个国家的信用。是国家将发行货币的权利赋予了货币当局。所以,央行发行货币,并不是央行的债务,央行根本没有向持币人兑付任何财物的承诺;货币也不是以政府税收作为支撑的,税收根本无法支撑整个货币;政府信用只能是对政府债务的支撑,而不可能是对整个货币总量的支撑。
由此也可以明白,在国家依然存在难以消除的情况下,缺乏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财富相对应的网络加密币或稳定币,实际上很难取代或颠覆国家主权货币而成为真正的超主权世界货币!
信用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货币从自然实物货币转变为国家信用货币,却又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其深刻裂变的原理与逻辑,似乎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声音 | 王永利:比特币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货币:据第一财经报道,前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在谈到对区块链的看法时表示,区块链本身没有问题,一旦有了币的时候就会影响金融的运行。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合理的监管,会产生巨大的问题。比特币这样一类网络内生的加密货币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货币。王永利认为,比特币只能成为网络上的社区币或者商圈币。而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或者法定数字货币不可能像比特币、以太币这样的全新的货币体系,它只能是现有法定货币的数字化、智能化。[2018/11/3]
投放渠道与清算方式
显而易见,国家范畴下的信用货币之发展,使得货币投放和总量控制的灵活性大大提高,由此产生了“货币政策”的概念和行为,并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道,成为现代社会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受诸多因素的诱惑,也会使货币的投放很容易失控,必须形成配套的货币管理体系和规则制度,努力保持社会物价总指数或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为此,需要准确把握货币的投放渠道和清算方式。
从信用货币投放渠道来看,有两个方面。
其一,购买货币储备物。货币作为价值尺度,首先要用于购买人们最为信任的、流动性较强的物品,如黄金、白银以及主要国际货币等作为货币的价值储备,从而据以确定单位货币的价值,并增强人们对货币的信任和信心。由此投放出来的货币成为最严格意义上的“基础货币”。
但这种方式投放的货币,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货币储备物基本上属于被冻结的财富,购买的越多,流通中的财富就会越少,货币总量与可交换的社会财富规模就难以对应,甚至就回归到原来的“金本位制”了。因此,除非有特殊的货币市场干预的需要,货币储备物应该尽可能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这样,货币投放就需要创造新的渠道。
其二,货币的信用投放。即在“基础货币”基础上,由货币发行机构通过提供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增加社会债务并派生出新的货币。
在不能过多地通过购买储备物投放货币的情况下,大量财富需要对应的货币就会表现为社会上对货币的需求,人们可以用自己能够交换的财富作为担保,以向货币发行机构增加负债的方式获得需要的货币,从而形成货币的信用投放,属于基础货币之外的“派生货币”。
信用投放的货币,实际上就是在货币储备物之外,人们对社会财富的预期,是在难以对社会财富规模准确把握情况下,依靠全社会的判断进行估量的有效选择。这样,“基础货币派生货币”构成的货币总量就能够很好地与社会财富规模相对应。
王永利:比特币区块链体系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完全封闭的体系:今日,前中国银行副行长、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王永利发表文章《不可混淆的货币“数量调控”逻辑》。王永利在文中指出,比特币区块链体系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完全封闭的体系,是不能将现实世界的资产推送到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是无法解决现实世界的价值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任与信用问题的。因此,必须准确认知比特币以及比特币区块链模式,完全模仿比特币区块链模式,将陷入挖矿造币自我封闭的虚拟环境不能自拔,将消耗大量社会资源或财富,而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当今世界仍是以国家主权独立与自治作为基本架构和治理体系的情况下,要创造去中心、去中介的,充分民主自由,甚至人人自组织、人人可发币、人人自金融的“美好社会”,只能是脱离现实的空想,是“乌托邦”式思维。要真正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必须跳出“比特币区块链”的范式和思维。[2018/3/31]
由此,信用投放必然成为信用货币投放最重要的渠道和方式。
但这样就存在着借款人对自己财富价值规模的判断是否准确的问题。如果其高估了自己的财富规模并因此获得过多的货币,就有可能因到期偿还不了债务而造成货币的超发和贬值。因此就需要货币投放机构增强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如果货币投放机构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就必须因此承担借款人偿还不了的损失,甚至破产清盘,以便将多余的货币清除掉。
这样,就必须强化货币投放机构的财务约束,进而需要将货币投放机构划分成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别加以管理。
中央银行被国家赋予货币印制和流通管理,以及货币总量控制与货币政策实施,维持货币币值与金融秩序稳定的专门机构,由此也就基本上承担着国家信用,很难实施破产清盘,除非国家整体破产。由于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财务约束,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其直接面向社会主体提供信用投放,此类信用投放需要交给财务约束较强的商业银行办理,中央银行只能是在需要维持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稳定时,面向商业银行通过必要的资金援助,或从二级市场上购买政府或金融机构债券,成为货币市场上的“最后贷款人”和金融稳定的“守夜人”。
商业银行要进行货币的信用投放,必须采取间接融资和记账清算方式。
从“记账清算方式”来看,传统上,货币的收付清算是付款方直接把货币现金交付给收款方,即现金清算方式。但现金清算难以支持间接融资,间接融资还需要创新货币收付的清算方式。于是,记账清算方式应运而生。
记账清算是指,货币所有者将其货币存放银行转化为存款,银行相应为存款人开立存款账户并出具存款证明。存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货币时,无需从银行提取现金进行支付,而只需要向银行发出付款通知,银行据以扣减其存款,同时将款项记入收款人存款账户,并向收款人发出收款通知即可。
记账清算方式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货币金融的发展与变革:有利于将社会上闲置的货币高度集中于银行,进而支持银行将这些闲置的资源更多地投放到需要的地方去,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大大减少货币现金的印制、流通、回笼全流程的成本,提高货币流通的效率和货币管理的严密性;推动货币从狭义的现金,扩大到广义的存款,货币总量随之从“现金”转变为“现金存款”,货币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货币的流通,从货币现金的转移,转变为货币所有权的转移,并因此增加全社会的债权债务关系,间接融资和债权债务规模随之扩大;货币跨境流出、流入,实际上是货币所有权的转移,而非真正货币的转移;一国货币被国外拥有的越多,其外债就会被动的越多,但其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及其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就会越强;外汇储备只能用出去,而不能拿回来;国际外汇储备越多,全球流动性就会越大;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鼓励通过记账清算走出去,而非以现金方式走出去,相应的,全球人民币清算和交易总中心应该在,而不是在离岸;应该切实加强在岸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并积极推动金融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和清算,从而大大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可见,货币清算方式对货币金融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记账清算对信用货币的运行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能准确认知记账清算,就难以准确认知信用货币,难以准确把握货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等等。
银行贷款的奥秘与管控
其实,在信用货币体系下,银行贷款成为货币投放最重要的渠道,贷款派生存款是最基本、最显眼的表现,原本并不是新奇的事情。
但近些年来,有人对此过度演绎,上升到“贷款创造货币”理论和重新发现货币起源的高度,认为货币不是从实物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信用货币;不是先有货币后有贷款,而是根本上就是贷款创造了货币,理论上完全可以是先有贷款后有存款。甚至由此提出了所谓的“荒岛假设”:
假想一群人乘坐轮船中海上航行,由于轮船沉没,大家来到一个荒岛上,中没有携带任何物品的情况下,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这群人中的一个人宣布自己是银行,如银行A。当其他人中有人需要利用别人的商品或劳务时,可以向银行A贷款。银行A通过贷款创造存款,在其资产方增加对客户的贷款,同时在其负债方增加对客户的存款。存款就是货币,在此时货币就产生了。因此,贷款的投放不受存款的限制,银行贷款能力是无限大的,只受到客户需求的限制。
这种说法偷换了很多概念,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完全是凭空想象,严重歪曲事实:
首先,银行A提供的贷款,是什么货币的贷款?人们凭什么接受其贷款?一个人宣布自己是银行,就能成为人们接受的银行吗?银行没有人们认可的资本实力与信用水平,凭空发放货币,或者发放贷款并转化为借款人的存款,因此产生的“货币”有人敢接收吗?!
在当今社会,银行发放贷款,投放的是国家法定货币,所以人们才会接受。并不是银行贷款投放的货币,就成为银行信用货币,它们仍是国家信用货币!
从静态看,银行确实可以先有贷款,后有存款,甚至可以通过贷款无限度地创造存款。但这并不符合现实。事实上,没有人愿意以高利率获取贷款后,完全用于存放银行作为存款,获取较低利息收入,因此承担存贷款利差损失。人们获取贷款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外支付。如果收款人不在同一家银行开户,如果贷款银行没有先吸收到一定规模的存款作为备付金,此时银行就会出现支付危机,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不可能作为银行继续生存下去。除非全社会只有单一一家银行,所有人都在同一家银行开户。
有人说,“现实中,单一银行在中国有过成功的实践,改革开放前近3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家银行,运行良好。”
这同样是违背事实的说法。如前所说,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为有效控制货币的投放,需要划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否则,要么会使货币金融严重萎缩,要么很容易使货币金融严重失控。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推行公有制计划经济,货币金融功能萎缩,人民银行难言“运行良好、成功实践”,否则,为什么会出现1993年开始经济不断升温,金融随之陷入迷局,1998年被实施金融大整顿?为什么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分离,制定和实施《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并不断健全相应的金融监管法规?!
实际上,作为银行,特别是发行货币的银行,是要具备非常严格条件的。即使是非国家的民间银行,要发行货币并被社会广泛接受,也必须拥有足够大的资本实力和货币储备物,并且要保证及时兑付,严格控制流动性风险。一旦出现兑付问题,就可能动摇人们对它的信心,就可能引发存款挤提,进而造成其破产倒闭。所以,声誉和信用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可见,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该是先有货币,后有存款与贷款,而不是先有贷款和存款,后有货币,尽管在信用货币体系下贷款成为货币投放最重要的渠道!
当然,这里确实存在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属于自己的债权和资产,能够由此获取贷款利息收入,但贷款转化的存款,不再是其自家独有的货币,而是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受到国家信用担保,这就使得银行贷款的收益与风险失衡,很容易诱惑银行过多投放贷款,并形成银行“大而不能倒”的陷阱,产生“贷款创造货币的悖论”。因此,更需要强化对银行贷款的监管和约束。
现在,世界各国对吸收公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银行业的监管都是所有行业中最为严格的,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资产率、拨备覆盖率等等一系列监管指标,以促进其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有机统一。同时,央行还会通过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一般支付备付金等制度,以及通过调节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供求利率等调节货币派生能力与规模,有效调控货币总量。对出现重大问题的商业银行,央行可以在需要时予以接管,或者推动其破产清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坚持存款立行,不能只看到贷款可以派生存款,就不顾流动性风险而盲目扩大贷款、扩张规模,追求短时间的高速发展。
由此,应切实强化商业银行财务约束,既要防止政府强行干预银行贷款,严格控制政府直接向银行透支或发行债券,也要防止政府和央行一味追求金融稳定而对商业银行过于保护,提供无限支持而使其难以破产倒闭,并因此扭曲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资源配置机制。
当然,在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供应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货币需求,特别是贷款需求。在社会货币需求旺盛,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提高资金拆借利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进行逆周期调节,控制货币供应;在社会货币需求萎缩,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则反向操作,扩大货币供应。但实际上,央行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能动性,而在面临社会货币需求萎缩,抑制通货紧缩方面,则会陷入“零利率陷阱”,难以发挥预期作用。在面临全球性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增长低迷困境下,中国同样需要做好应对通货紧缩的准备。
综上,对货币发展演变的逻辑与规律,特别是对什么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从何而来、到底建立在谁的信用基础之上等关键问题还需逐一厘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