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区块链 IOT 华为鸿蒙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突围之路_AND:Spheroid Universe

出品/火星传媒

作者/文刀编辑/Never

一直以来,全球的智能移动设备都受控于Android和IOS两大系统,全球的应用市场被Google和Apple垄断,也即是被美国垄断着,可谓一家独大。中国鸿蒙系统的出现将会彻底打破这种垄断局面,鸿蒙填补了中国智能移动终端的最后一个空白,不但为中国科技界夺取了无上荣耀,更为全球的开发人员争取了更多机会和话语权。美国,正在失去他“全球第一”的荣耀!

华为与安卓的结缘与断缘

华为与安卓结缘于2008年,断缘于2019年5月,期间曾是战略合作伙伴,并联合发布过手机。

Android最初由AndyRubin开发,基于Linux内核,后与iOS并列成为两大移动操作系统。2003年,Android系统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2005年8月,这家公司被谷歌收购。

2007年,Android系统对外发布。随后,谷歌以开源许可的方式授权,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运营商共同组建了OHA联盟研发改良这一系统,Android由Google和开放手机联盟共同领导及开发。2008年10月,谷歌推出了第一款商用Android操作系统。2008年12月,华为加入OHA联盟。

2009年,Android第一次写入华为财报,财报显示,华为配合电信运营商T-Mobile推出了后者基于Android的预付费手机Pulse,在英国、德国等高端市场三周销售过万台。

早期,谷歌的服务框架是与手机厂商通过OHA联盟的约束,预装在Android手机上的。在,大部分手机厂商因为谷歌服务尚未进入这一市场,所以并没有提供类似的服务。即使用户安装了GooglePlay也无法使用。这间接造成了中国市场上,手机厂商纷纷基于Android开发了自己的UI,其中一些将其称之为“操作系统”。

在华为手机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的同时,作为安卓手机,安卓系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华为也多次在财报提及其对安卓系统的优化。华为表示,在UI系统方面,华为依靠多位Linux系统专家带领的研发团队对安卓系统进行深度优化,并与麒麟芯片深度结合,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卡顿的问题。

2019年5月,华为被特朗普政府列入“实体清单”,随后英特尔、谷歌等多家公司停止与华为的合作。

5月17日,华为海思总裁致内部员工的一封信在网上曝光,大家才知道华为被停止谷歌服务。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在朋友圈称除了芯片备胎转正,还需要操作系统核心能力的打造。

路透社援引单一匿名信源报道称,Google已经停止与华为之间除了开源以外的一切业务,华为将无法获取最新的Android版本操作系统,并且Google将不再对华为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这意味着,华为将无法在面向海外市场的手机中安装包括Chrome、Google搜索、YouTube和PlayStore应用商城在内的众多Google核心产品,以及Gmail、Maps、GooglePhotos、Drive等在内的其他主要产品。

对此,谷歌回应称:“我们正在遵守命令,并审查影响。”

由于安卓属于开源项目,所以目前还不是禁用操作系统,接下来,华为只能使用安卓的公开版本,而无法访问谷歌的专有应用和服务。也就是说,华为下一款Android手机将无法安装谷歌应用,只能在谷歌的开源版本更新后才能更新使用。

无疑的是,华为手机的海外用户,将首当其冲。

华为凡是在海外销售的国产手机,包括其它安卓阵营的手机,清一色使用的都是谷歌的全套服务,谷歌服务一夜挂掉,海外用户手机将瞬间变残,GooglePlay商店、Gmail、搜索、谷歌相册、YouTube等一系列应用和服务都无法再访问。

对海外用户影响更大的是,禁止华为使用GMS协议,因为,在国外销售的Android手机依赖于GMS提供推送通知、用户数据云存储等服务,而这些服务均不在开源许可证范围内,需要首先与Google达成商业协议才可以使用。

这意味着,华为未来的市场仅剩国内,一夜之间被挤出国际市场。

这便是特朗普对华为的制裁手段。

华为手机目前在海外的销量几乎占据整体销量的50%,按余承东的说法,本来2019年华为手机极有可能超越三星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现在突然被谷歌停止服务,这对华为的打击是致命的。

幸好这时候,作为备胎的华为自有系统“鸿蒙”整装待发。

华为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鸿蒙”,意在成为谷歌Android系统的替代品。但由于Android系统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年之久,用户早已习惯Android的整个生态系统,华为才将自研系统留为备选方案,此次贸易战打响后,华为决定启用鸿蒙。今年5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显示华为已经申请“华为鸿蒙”的商标,鸿蒙研发超7年时间,研发团队早已超4000人,鸿蒙已经趋于成熟。

8月9日,华为在东莞松山湖总部召开2019年度华为开发者大会,这次大会聚集了产业链1500多家合作伙伴、5000余位开发者,一时间吸引了各方眼球,连央视都去现场直播了。在现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表了题为《全场景时代新体验与新生态》的主题演讲,正式宣布了全新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的诞生。

“鸿蒙”这个名字出自中国古代名著《山海经》,意为传说中早于混沌的一个时代,华为给全新发布的系统取名叫做鸿蒙,既代表着从零做起,开天辟地的决心,从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华为在研发过程中披荆斩棘的艰辛。

鸿蒙开天辟地

根据官网信息,鸿蒙可以应用于操作系统程序,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操作软件等。

那么,被全世界欢呼的鸿蒙系统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一句话总结来说:鸿蒙OS是全球第一个基于微内核全分布式的操作系统,提供流畅,安全的全场景生态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

华为鸿蒙系统的核心技术优势主要在于两点:分布式架构和微内核。

什么是分布式架构?

不同于加密世界的分布式,鸿蒙的分布式主要是指分布架构,通过这种架构可以实现终端调用硬件,打通硬件之间的差异,让硬件孤岛不再。鸿蒙通过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共享和协同。

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说,使用了华为鸿蒙系统的不同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相互之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共享硬件,手机屏幕小可以使用电视屏幕播放,手机处理器性能差可以使用电脑CPU和GPU来处理。

微内核的有什么技术优势?

很明显,同微内核相对的是宏内核,从计算机发明以来,其实我们使用的都是宏内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宏内核实现了把很多东西装进内核,又被称为单内核,包括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声卡显卡驱动程序等。

打个比方,人脑就类似一个宏内核,不仅是信息交换中心,也是信息处理中心,而微内核则只承担信息交换和存储的功能,其他部分自行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章鱼就是微内核的典型,章鱼的每一根触角都具有独立的神经,可以自己对外界做出应激反应。

华为在这个时候强调鸿蒙的微内核特点,无疑是在向更多的开发者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可以无限外延的系统,我们也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而并不是需要掣肘于国外的安卓,甚至可以换句话来说,不用各种“英文”来敲代码,而是“中文”。

更何况,鸿蒙之意,远非局限于手机生态之中。

余承东在介绍鸿蒙OS开发初衷时表示:“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鸿蒙应未来而生。”

这样来看,具有微内核的鸿蒙的确是“开天辟地”的壮举。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总裁王成录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鸿蒙不是替代现有操作系统,而是面向未来趋势。”

华为的物联网算盘

挚金资本联合创始人辛双琪向火星传媒表示,很多人在这次华为发布会之后,还是愿意把鸿蒙简单当作一个安卓的替代品来看,即使华为率先将其应用到智慧屏上,而不是手机上。

辛双琪说:“这其实是把鸿蒙说窄了,我认为华为是在做一件很大的事情,试图通过软硬件结合,打造一个巨大的生态网络。”

早在《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谈及鸿蒙系统时就表示,鸿蒙系统是为物联网开发的,用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低时延场景。

简单来说,鸿蒙OS关注点在于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连接。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融入我们的生活,物联网络变得越来越庞大。但目前的中心化物联网系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不同硬件设备之间的计算能力差距太大导致算力资源浪费;不同物联网设备对网络带宽需求的差异让带宽资源浪费,大部分的智能家具只需要低带宽高延迟的网络就可以工作,而监控摄像头之类的设备就需要高带宽低延时的网络。

目前,中心化的网络无法做到合理分配不同设备的算力和带宽资源来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并且,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类型纷繁复杂,这对中心化网络的中心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华为的设想之中,未来将是「全场景智慧时代」,用户需要一个完全突破物理空间的跨硬件、跨平台、无缝的全新体验。

根据华为公布的鸿蒙OS系统的演进路径,华为将在2020年推出鸿蒙OS2.0,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上;2021年将推出鸿蒙OS3.0,应用于音箱、耳环上;2022年将应用在VR眼镜等更多终端设备上。

弥补软件方面优势短板,扩大市场规模,试图布局多终端生态,华为这盘已经布局20余年的棋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同时,这样证实了,美国的制裁来源于美国对华为不断强大的恐惧。

鸿蒙5G区块链,中国将开创万物互联新时

鸿蒙借用了区块链分布式的思维实现了万物互联,但还缺少一样东西——网速。

一个伟大的时代总是天理地利人和的,与鸿蒙同一时间诞生的是5G。

2019年6月6日,万众瞩目的5G落地迎来新进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同时获得了由工信部颁发的首批5G商用牌照。中国自此正式进入5G时代。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4G的延伸——传输速率更高,通信延时更少,网络覆盖更广。公开资料显示,5G的理论网速可达到4G的100倍以上。

随着5G慢慢变为成为现实,连接一切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而“一切”,指的是从衬衫、指纹锁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每一件事。

5G将服务于万物互联,让各个庞大的互联网络孤岛实现快速互联。在5G世界中,有许多场景即将成为现实,其中许多都与消费者有关,比如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远程呈现和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构建的应用程序将受益于海量数据管道和超低延迟。这与华为鸿蒙的愿景恰好重合。

然而,作为一项底层通信技术,5G并非万能。在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线上交易信任确立等领域,5G仍无能为力。

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部分巨头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补足5G等底层通信技术的短板。

虽然区块链可以在数据隐私、安全、信任等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但目前来看困扰公链发展的性能问题依然难以在短期内通过5G得以解决,事实上,公链TPS性能主要由底层算法与节点硬件水平决定。

不过目前来看5G技术对区块链最大的促进作用,是让链下数据在无线环境下传输更快,即促进链下数据上链。如果希望加速5G在区块链领域的落地,仍然需要物联网技术等的辅助。而这这将会是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最初的1万亿美元可能是来自于数字身份管理。

我们都知道所谓消费,既是一种交易行为,又是一种价值互换,狭义的消费指拿钱换物,广义的消费还可以是拿令牌换权益。因此,区块链技术除可作为数字货币的支撑外,还可应用于物联网中的安全支撑,用于解决有关物联网的安全和身份问题。

所以,在区块链落地物联网的早期阶段,用户可以使用区块链控制对其信息的访问,类似华为鸿蒙这类的系统服务商获取用户身份的可信任权限,根据需要收集和发布生物识别和其他用户数据。

在5G时代,1个人在1天内会对应上百种物联设备,形成一个小型局域网,系统服务商在信息采集、流通和处理执行的能力就会开始显现。后续的N万亿将发生在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各种领域,从工业4.0到牵扯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具体应用。

这个时候,系统服务商的核心能力就在于管理跨运营方的支付。使用建立在高速网速的区块链技术,系统服务商可以促进其聚合用户群成员之间日均过亿次的快速、安全、可变大小的支付。

华为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作为硬件设备商为他人做嫁衣,而是综合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高新科技开启下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大门不再是美国打开的,而是中国。

融合了最新高科技的华为将和更广泛的用户触点快速引入下一代服务,物联网和智慧城市云都是切实可见的收益。同时,在这一领域,华为也需要其他硬件设备商和地产商的参与,前者贡献IT能力,后者贡献场地资源,只有将有形资产不断货币化,才能够支撑全栈全场景的5G区块链AI解决方案。

路遥知马力,对于华为鸿蒙的布局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ETH0.3USDT买入BTC 暴富背后是交易所的警钟_USD:BTCN

距8月15日币安服务器维护不到一周,币安再出故障。8月23日,币安宣布暂停全部币种的充提。下午1点17,赵长鹏针对币安暂停全部币种的充提回应称,由于亚马逊云服务AWS遇到缓存服务等问题,影响了全.

[0:15ms0-3:97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