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如何把区块链等与金融业务进行融合是关键_COIN:成都kucoin被抓

在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中,能看出持牌系金融机构成为了绝对“主角”。针对目前持牌系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体制、人才等难题,《规划》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而在分析人士看来,持续一年多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独立潮仍将持续。

打破体制束缚

《规划》明确,着力解决利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组织方式的调整优化,理顺职责关系,打破部门间壁垒,突破部门利益固化藩篱,提高跨条线、跨部门协同协作能力。加快制定组织架构重塑计划,依法合规探索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创新模式。

声音 | 分析师Tone Vays:Tim Draper关于比特币的预测非常不负责任:风险投资家Tim Draper曾表示,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BTC的价格将轻松达到25万美元。然而,前华尔街交易员、加密货币分析师Tone Vays表示,这一预测相当不负责任。Tone Vays最近在接受行业媒体Block TV采访时打趣说,他认为说比特币将在2023年达到5万美元,比Draper的言论“更负责任”。他接着解释说,他认为硅谷风险投资家Draper的呼吁更多的是试图增加点击量,并发表非理性的观点,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分析。(Ethereum World News)[2019/12/23]

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将金融科技纳入顶层设计,并不断加大投入,还有部分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规则,传统金融机构又受行业监管部门以及国有体制的诸多制约,金融科技的发展较之科技公司缓慢。

韩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开发企业CPE Cell将开设首个关于碳排放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3月12日韩国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开发企业CPE Cell表示将在瑞士的首都伯尔尼建立世界首个关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利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PE Cell的代表刘在秀(音译)表示,CPE Cell的代表刘在秀(音译)表示,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技术模拟实验及设立当地交易所法人的行政程序等手续已经办妥,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进行关于碳排放权加密货币交易。根据CPE Cell企业所称,碳排放权拥有像比特币一样的加密货币的类似结构,因此可以设立利用区块链的交易所。碳排放权也像加密货币一样,在全世界可以用同一个标准和单位进行交易,而且也可以提高透明性和开采。[2018/3/12]

在分析人士看来,《规划》的出台让金融科技不再只是科技部门自己的事,让业务部门都有金融科技思维。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鑫认为,银行现在搞科技最大的制约就是在体制机制,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形式将更有可能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他进一步指出,对于打破部门间壁垒,突破部门利益固化藩篱,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关键可能是上层有没有不破不立的魄力,真正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将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关于加密数字货币的会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将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关于加密数字货币的会议,本次会议将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主办,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委员Brian Quintenz主持。会议预计将会对虚拟货币市场的监管和发展做进一步讨论。2014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曾宣布,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是《美国商品交易法》(CEA)内所涵盖的“商品”。[2018/1/8]

如何去打破部门间壁垒?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需要顶层设计的同时,也需要逐步寻找这种突破的方法。

加大投入缓解“人才荒”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建设,在技术推动金融机构加速转型的同时,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上日程,而为人才“一掷千金”已经成为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常态。银保监会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银行对科技总投入同比增长13%,信息科技人员同比增长近10%。

人才招聘也是银行大手笔投入的重点之一。近期银行仍在大肆招兵买马,农行近日发布招聘公告称,总行研发中心将校园招聘软件研发岗和测试开发岗共650人。中行、工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也都在招聘金融科技人才。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在BOSS直聘网站中看到某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招聘职位有6个,且都是偏技术类人才。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指出,合理增加金融科技人员占比。尹振涛直言,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应从上到下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能够让科技人才和金融人才融合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基层培养,通过高校开设金融科技的课程等。

对于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能否缓解人才荒的问题,李鑫表示,如果只是简单的加大投入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从战略层面上找准方向和自身定位,往该投的地方投,不能“有病乱投医”。另一方面,人才也不完全是花钱就能砸来的,关键还是体制机制理顺,否则人来了也发挥不出最大的作用。

场景化融合面临挑战

在分析人士看来,场景化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为只有嫁接到具体场景,才能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而如何把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业务进行合理而深度的融合是关键。

《规划》提出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金融业务整合解构和模块封装,支持合作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与应用。

在尹振涛看来,从现在发展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场景方和金融牌照方之间该怎么创造合作机制,一方是有场景,一方是有牌照,如何让他们能够打破彼此之间的障碍是最重要的,而具体的障碍可能根据场景的不同有不同的特征。

李鑫则认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主要是严守合规底线,从监管的角度来讲,要做好平衡,既要鼓励创新,但也要强化监管。同时,要加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最好也包括学界,这样才能更好地平衡效率与风险,共同推进金融科技的落地应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31ms0-4:7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