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区块链技术非常火爆,说是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其实,早在三四年前,备受金融机构追捧的区块链技术就开始渗透进能源行业,动摇传统的能源交易和服务模式。这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周期可追溯的数据库技术,能够为能源产品建立精确可靠的身份信息,从而降低交易中产品和企业的征信成本。近日爆红后,国内两大电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披露了区块链技术在电网业务中的“用武之地”。
BTC闪电网络平均节点容量突破1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根据1ML最新数据显示,BTC闪电网络平均节点容量已突破1万美元(0.185 BTC),本文撰写时BTC闪电网络容量为3020.25 BTC,约合1.68亿美元;节点数量为27,844个。此外,BTC闪电网络通道数量达到76,026,平均通道容量为0.040 BTC,约合2201.27美元。[2021/10/11 20:19:54]
国家电网:推进可信区块链技术在新能源云、电力交易等领域深度应用今年8月份,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属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同时发布了电子合同、电力结算、供应链金融、电费金融、大数据征信等五大区块链金融核心产品和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产品应用。
闪电网络节点数量已达19297个:金色财经报道,据1ML.com数据,目前,支撑网络的节点数量达到19297个,相较30天前数据,环比上涨7.09%;通道数量为42216,相较30天前数据,环比上涨5.9%;闪电网络承载能力目前为1205.21BTC,约合6841.65万美元。[2021/4/19 20:37:02]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官方表态,(区块链)技术形态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高度契合,能够推动上下游产业互信,实现数据高效共享,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有效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数据融通、网络安全、多主体协同等问题。区块链公司在国家电网大力推进其头号工程“泛在电力物联网”大背景下诞生。但究其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布局,要追溯到更久之前。据介绍,国家电网打造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电力结算、供应链金融、电费金融、大数据征信等金融科技全产业链产品,适应担保、融资、交易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形成了“15N”区块链金融风控架构体系,通过建立区块链治理新机制,推动风控技术升级,增强金融行业风险管控能力。
动态 | 闪电网络节点数量达9253个:据1ML.com数据显示,闪电网络节点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支撑网络的节点数量达到9253个,在过去的30天中上涨了3.52%,而通道数量为31209个,在过去的30天中下降了9.0%。闪电网络承载能力目前为829.65个BTC,约合862.87万美元。[2019/8/2]
在此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还基于区块链技术自主打造的电e贷、电e票等金融服务产品,为电费金融类应用提供票据保存、链上审核、票据溯源、流转管理等功能,实现了票据全程可查、可验、可信、可追溯。据了解,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持续完善以可信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基础设施,依托国家电网公司资源和产业链优势,推进可信区块链技术研究成果在新能源云、电力交易、大数据征信等领域深度应用。
南方电网:以区块链技术破解当前绿证制度困局除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也已提早布局了区块链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其中,为化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执行中大规模配额发放、分布式配额交易、配额完成情况有效监审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南方电网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支持能源消费革命的城市-园区双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将绿色证书交易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在珠海开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证交易平台试点示范。业界认为,该项目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分布式交易模式,是国内“区块链能源”领域最早的探索应用。南方电网称,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不仅为绿证的开发环节“增信”,还能增强绿证流动性,更重要的是能为绿证找到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从而推动市场自发购买,为破解当前的绿证制度困局提供全新的可行解决方案。在珠海“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中,引入了基于国产加密算法和电网私有链技术,建立绿证交易平台,以接口服务的形式支持绿证的登记、交易、流通和注销等管理业务,实现了分布式资源用户、绿证购买商等不同主体身份的安全认证和绿证交易的高效运作。区块链概念的不断普及,区块链技术将长久快速地发展,以此为基础将进一步研究基于区块链的综合能源服务,使搭建的区块链网络更为清晰,愈发高效地协调利用综合能源,使得提供的综合服务也趋向于多样化,并将链上的节点更为细化地分类,不断扩大研究的应用范围,为未来研究综合能源服务场景提供参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