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场景落地案例不断 华特东方(HTDF)区块链3.0大有可期_区块链:factr币在哪个交易所

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了数字金融等领域,尤其在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支付等领域,多项应用已经“生根发芽”,而在资产证券化、担保物等领域,区块链的应用也具备一定潜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境内有15家A股上市银行在2019年中报中披露了区块链相关业务,内容涉及供应链金融、跨境创新支付、资产证券化、电子发票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也尝试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自身业务。从目前各类机构披露的信息来看,在贸易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落地较多。

以建行为例,今年10月,建行正式发布了“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建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上线于2018年4月,目前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3600亿元,先后部署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功能,为银行同业、非银机构、贸易企业等三类客户提供基于区块链平台的贸易金融服务。

宜信则将区块链双链结构专利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据了解,宜信公布的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双链结构的供应链金融控制系统,能够记录融资资产的真实产生过程和流转过程,使得参与方能够追溯资产产生的原始信息,并方便管理方进行权限设置,同时允许参与方只需加入其中一条有权限的区块链,即可对数据进行拆分和快速存储。

除金融机构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也在推进区块链在部分比较适合的场景的落地应用。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平台于2018年9月4日在深圳成功试点上线。该平台基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根据11月15日披露的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末,参与推广应用的银行达29家、网点485家,发生业务的企业1898家,实现业务上链3万余笔,业务发生笔数5000余笔,业务量约合750亿元。

正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董秀生也在2019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中的主题分享《区块链与风控》提及的观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等众多领域中的应用可能性十分宽广,成熟落地的案例更能代表区块链技术探索赋能的应用方向。

国家信用经济应用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肖连生也在论坛中分享《信用经济与区块链》提到,区块链共识机制对现有信用经济的冲击巨大而深远,是助推信用体系发展的技术支撑。除此之外,他还表达了对华特东方公链的肯定。他评价道:“华特东方作为区块链科研前哨,在落地应用场景的选择方向上拥有特殊的借鉴意义,未来价值远景十分巨大。”

华特东方作为全球区块链技术创新代表,其在区块链创新应用领域极具话语权。目前,华特东方已正式获得中管院商研所授权,挂牌成立华特东方区块链应用创新研究院,为全球区块链领域培育专业人才,凭借区块链应用创新落地持续推动产业经济融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0ms0-4:4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