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为了赚钱,不过有时明明是赚钱的,但实际一算却没怎么赚钱,甚至是亏钱。
也就是说你感觉赚了钱,但真实收益却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忽略了收益的组成部分——成本。
真实的收益是收入减去支出。这个支出不仅仅指买入成本,还有包括各种费用。
所以,要想真正赚到钱,你不但要考虑“开源”,也不能忘了“节流”。
一、钱是省出来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
声音 | 清华大学朱岩:别管币圈、链圈,能创制造价值的就是好圈:据新浪财经报道,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BAC 2018区块链应用大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以“区块链驱动的数字经济”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在现在的大背景下,炒作区块链的概念已经毫无意义了。区块链从业者一定是要想办法为这个社会贡献价值,去创造财富,而不是蒸发财富,所以我们不区别币圈、链圈,能创造价值的就是好圈。[2018/11/28]
这话没毛病,但用在个人投资上可能就犯了大忌,它会指导你少赚很多钱。
币圈大佬提醒你在投资时要警惕几个方面:今天在纽约举行的区块链无国界峰会上,众多大佬对于筛查市场机会时要警惕什么迹象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Celsius创始人Alex Mashinsky表示,警惕短期投资项目,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对平台建立长期的健康管理,对于一些公司短期投资的行为应该警惕,并认为并不是创建社区的正确方式。Pantera Capital投资副总Lauren Stephanian表示,区块链公司管理层要有技术团队,很多区块链公司并没有思考自己的架构,他们在更多程度上是参考被人的架构,这是值得警惕的地方。Block VC创始合伙人Kevin Hsu表示,区块链是技术支撑的产业,很多初创公司的动力来源有可能本末倒置,他们并没有对区块链有一个自己的见解,只是把区块链当成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并没有认识到区块链发展的真正目的。[2018/5/13]
我们以投资基金为例。
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赚钱的人多数在币圈研究的人在链圈: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谈到了对区块链现状,他指出:“赚钱的人多数在币圈,是徒疯子;研究的人在链圈,多数错过了赚钱的机会,心里憋屈,说的都是傻话;钱的人都在‘懵圈’,为了钱,说的是鬼话。”[2018/4/9]
投资基金是需要各种费用的,管理费、交易费、托管费以及账户维护费等等,多达十项。
这些费用加起来有多少呢?
假设你投资的某个基金,平均年回报是10%,但由于你支付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费用,最终你真正拿到的收益是7%。
也就是有3%的回报不见了。
假设我们一开始投资了100块钱,按照10%的每年回报,十年之后你的100块钱会变成259块钱,二十年之后你的100块钱会变成673块钱,分别翻了接近3倍和7倍。
但是经过各种机构的“雁过拔毛”,按照7%计算,你的100块钱会变成多少呢?十年之后是197块,二十年之后是387块。
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投资十年计算,你的利润被别人拿走了40%;如果按照二十年计算,你的利润被别人拿走了50%,高达一半之多。
所以,如果你能减少这部分的支出,那么你就能赚到更多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钱是省出来的”。
二、可怕的复利
为什么每年一点点的成本,却能吞噬掉那么多利润呢?因为复利。
我们以巴菲特为例,假设巴老成立了一个对冲基金,那么他会吃掉多少利润呢?
对冲基金的典型费用结构是“2+20”,就是每年管理费2%,赚了钱,你拿80%,他拿20%。
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毕竟你还是拿了大头,但是算一算就会把你吓一跳。
假设从1956年开始算起,你投资1万元给巴菲特,他不收取额外费用的话,这笔钱最终会变成6亿。
而如果他收取“2+20”的费用,你最终能得到的钱就变成了2000多万。
换句话说,因为这个费用,巴菲特最终拿走了你96%的投资回报。你没有看错,不是20%,不是50%,而是96%。
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费用,尽量降低这些费用,因为看似一点点的节省却左右了你的实际收益。
三、节流不仅仅是节流
收费越少的基金,总体越容易成功。
当然,这仅仅是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并没有必然性。
四、小心坑
如果你习惯性忽略成本,其实也不完全怪你。因为一份长达74页的基金说明,在第69页才说明费用。
在币圈,因为高额的回报,让我们更容易忘记各种费用。比如说,那些宣称年回报有多少多少的,它们究竟有没有费用,这个费用又是多少,这些我没有研究过,但你需要小心它可能存在的坑。交流请加笔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