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爆发前夜:以“当代性”探寻科技和艺术边界_区块链:人工智能chatGPT下载

加密艺术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的新可能。随着社区共识的不断加强,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空间与数字收藏品交易平台方便了加密艺术品的发行、交易、拍卖和策展,在网络空间形成了平行于传统艺术圈的链上艺术生态,其势头方兴未艾。

8月8日晚,由传茂文化和BCA区块链艺术联合主办的“2020加密艺术导论及创作课程”正式开启。在第一期的课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区块链产业研究中心教育主管宋婷带来了题为“NFT:以当代性探寻科技和艺术边界”的直播分享。

作为国内首个以加密艺术为主题的线上课程,宋婷从艺术的当代性出发,沿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脉络,探析了加密艺术兴起的文化特征。她认为,

“区块链不仅是一种信息科技,也是一种跨学科的社会思想。以数据确权为基础的去中心化体系,社区共识建构,将隐性生产要素数字化、通证化,对个体价值的关照等,都为其它学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性工具,同时也呼应着当下时代的种种命题。”

以下为分享的主要内容,由巴比特整理发布:

当代性:对时代与当下重大事务的个体感悟与批判性思辨

关于“当代艺术”定义的问题,不同的阶段和语境下的研究者阐述不一。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殷双喜看来,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当代艺术要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和重大事务作出积极的回应,其次要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尖端艺术课题作出积极的回答。我非常赞成殷老师的观点。

梅赛德斯奔驰正在测试允许客户连接加密钱包在车内展示所持有的NFT:金色财经报道,据官方消息,在第5号设计中,梅赛德斯奔驰展示了一个新的车内数字艺术应用程序的试验版本。其中一个功能允许梅赛德斯-奔驰的客户通过连接他们的加密货币钱包在车内展示自己的数字艺术。它将在新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中进行测试。[2023/6/22 21:53:38]

作为当下前沿的信息科技之一,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跨学科的社会思想。以数据确权为基础的去中心化体系,社区共识建构,将隐性生产要素数字化、通证化,对个体价值的关照等,都为其它学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性工具,也呼应着当下时代的种种命题。也造就了加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天然特征:它拥有自生的当代性和信息科技创作语境。

数据伦理问题、艺术身份问题、新兴信息科技从业人群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目前我们社会存在种种可优化的结构性困扰,是驱动加密艺术发展的思想动力本质。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例子。去年秋天我在阿里云栖大会参加了阿里技术向善基金的成立仪式。现场南都公益基金会徐理事长发表了讲话,徐老师对中国公益慈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老师出生在1949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能量的前辈。台上他发表了一个小时的讲话,聊了极多区块链技术和衍生思考。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数据:最近一周,以太坊网络新增190万枚NFT资产:金色财经消息,NFTScan数据显示,最近一周,以太坊网络新增190万枚NFT资产,平均每天新增铸造27.14万枚NFT资产。[2022/5/28 3:46:51]

我没想到,大家之前也想象不到:国内外公益领域中有很多举足轻重的、没有工程背景的前辈极关注区块链技术。他们看好区块链思想对社会组织、信用经济的激励性,也希望有真正的创新出现,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因信息科技已经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对我们的经济生产框架、人与人组织关系、思维创造的方式进行重塑、影响。

以下这部分内容来自于我在《国际日报》上发出的一篇探讨区块链技术对人工智能产业影响的文章。我们今天所有讨论的大前提是:

“伴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我们身处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四元并存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四元”指的是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数据激励机制为润滑,提供了进一步优化四元共生关系的基础设施灵感:它匹配数据以其对应现实世界的信用,赋予了数据延伸的经济价值属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价值,使数据变成潜力无限的新型资产。而当数据越靠近真实世界的情况、使用方式越丰富、精益和具备人文主义关怀,越拥有“数字治理智慧”,我们建构的世界就越有力。

《黑天鹅》作者:NFT热潮可能即将结束:4月17日消息,《黑天鹅》(Black Swan)一书的作者Nassim Taleb最近在推特上表示,NFT热潮可能即将结束。

这位黎巴嫩裔美国数学统计学家确信,更高的利率将使泡沫破裂。美联储正在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预计将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Taleb还指出,Jack Dorsey第一条推文NFT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价值。

加密企业家Sina Estavi于2021年3月以29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第一条推文的NFT版本。近日,他在Twitter上宣布希望出售此NFT,并承诺将其50%的收益(他认为将超过2500万美元)用于慈善事业。

该NFT挂单价格为4800万美元,售卖时期于4月13日结束,但仅收到少数几份报价,从0.0019 ETH(约6美元)到0.09 ETH(约280美元)不等。截至发稿时,OpenSea显示该推文NFT最高出价为1.163 ETH(约3633.05美元)。[2022/4/18 14:30:11]

我们今天拥有建构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半亩田,但我们拥有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数字世界的软性基础设施吗?比如经得起审视的数字伦理、规则、教育……没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看重加密艺术的其中一个理由。

NFT市场聚合平台Gem将集成LooksRare:2月17日消息,NFT 市场聚合平台 Gem 创始人 vasa 发推称,Gem 将集成 LooksRare,用户可以使用 Gem 购买来自 LooksRare 的 NFT。此外,Gem 还将能自动帮助用户领取 LOOKS 奖励,出售 WETH 奖励并兑换为 LOOKS 进行再质押获得复利,并且用户无需支付 Gas 费。LOOKS 自动复利的奖励可以随时领取。[2022/2/17 9:57:46]

区块链的链上链下联动和科普起到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渡口”的功能,是传送门和缓冲带,可以被注入很多的文化能量。《黑客帝国》、《银翼杀手》等科幻作品为读者、观众展示出来数字世界的模样。

那么回到眼下,我们要拥有的十年、二十年后的近未来数字世界里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栖居在数字世界的心灵是贫瘠的,还是丰富的?是求同存异的,还是为我独尊的?是逐利的、服务强者的,还是其他形式的?这些都有待于未来实践者的探索。

加密艺术创作的科学语境

我平时除了做信息科技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外,还写科幻小说。一开始我就是被区块链技术蕴含的哲学和组织创新想象潜能打动,于是投身其中。我们知道,BTC带来了数字货币1.0时代,ETH作为数字货币2.0时代的开创者,支撑了区块链应用的开发。下一个阶段的数字货币发展会呈现什么状态呢?不管展现何样图景,它必将和全球所有国家构建数字文明基础设施的潮流共生。

美国饶舌巨星Snoop Dogg公开自己匿名NFT收藏家“Cozomo de‘Medici”身份:金色财经报道,美国饶舌巨星Snoop Dogg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匿名NFT收藏家“Cozomo de‘Medici”。Snoop Dogg本人是加密货币支持者,曾与伊隆·马斯克一起发布过多个狗狗币推文,今年三月还推出过NFT系列。[2021/9/21 23:39:51]

作为非常出色的开源项目,以太坊ERC系列有很多标准,母亲包括ERC20Token标准、ERC55混合校验地址编码、ERC137以太坊域名服务规范、ERC162初始域名哈希注册、ERC165标准接口检测、ERC181ENS对以太坊地址的逆向解决方案支持、ERC190以太坊智能合约打包标准和ERC721非同质化代币标准。

ERC721非同质化代币标准是今天讨论的重点。什么是非同质化代币?这里举一个例子,假如我在菜市场,既卖自己家种的菠菜也买别人家的白菜,我们的买卖使用同一种钱也就是人民币,其属于同质化代币:能用于交换,也能分割。最小分割单位到“分”。但非同质化代币由于注入了更多独特的文化特征,所以不能分割,也不能交换。就像商场里陈列的一柜子定制包包,我们难以把包包切成几块后再进行交换。

区块链技术和艺术的范式有两种:一类是“物理”艺术和区块链的结合,另一类指基于公链的数字艺术创造物。

传统艺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有三种方式:

一是将梵高、莫奈等艺术品放到平台上,以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二是用艺术品作为载体,存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比如作品正面带有二维码,背面是安全标签,下方有私钥内容;

三是将传统艺术品数字化,并映射到区块链上,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艺术品的版权问题和可追溯性问题。

而基于公链的加密艺术中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可编程艺术品比如这个案例:一幅画由master图层和多个layer图层构成,每个拥有者通过智能合约来改变自己所在图层的样式;此外诸如加密猫、decentraland的Dapp、游戏,支撑发行具有个人属性的ERC721代币的平台都是基于公链的加密艺术中的重要尝试。

下一个主题是波普艺术等当代艺术和加密艺术的异同,达达、波普到加密艺术某种程度上都是推动艺术平权的叛逆者。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者而登上舞台。就此我曾和一位朋友讨论波普艺术和加密艺术,他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说,它们都引起了关于“什么是艺术以及为什么”的讨论。而我们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脱离经济社会背景独立存在。我们将在之后的课程中专门有一节展开讲述这一点。

今天课程分享也为大家展现基本的构建可交易的ERC721的方法。在平台上打开自己的市场,对人群出售,再使用API获取资产就可以完成操作。

科技艺术存在主义

今天分享的题目是“以当代性探寻科技和艺术边界”,我始终觉得在目前的信息科技发展阶段,我们构建的数字世界仍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小面积子集、一个缩影。未来,人工智是建构数字文明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但其发展受限于故障黑箱、侵犯隐私、过分集中甚至粗放经营浪费能源等种种问题,带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脱节和摩擦。如果研究者、生产者不能为以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数字文明建设进程将极大受限,数字文明的公平、人文关怀也无凭可依。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非常剧烈的数字隐私启蒙运动,也在身处数字文明长城从0到1的搭建进程之中。加密艺术是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现象,应该由点及面,引起我们对“新范式数字文化、数字经济”的思考。

种种情绪令我想起刚入学清华时,我的哲学恩师、也是现在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老师对我们说的一段话。他认为:

“人文学科的任务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自然学科研究世界的人发现,而人文学科的我们创造。理化生面前的可能是可知而未知的一切,而文史哲面前是空白,是荒原,是不存在的东西。由我们造出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东西,从前不存在,今后也将不会存在。所以不要发问,要去创造,去无中生有。即使一切的有终将消弭于无,即使我们自己亦是如此。”这也是我本节课程目录里打引号标注的我个人的研究观、创作观,我为自己定义要秉承“科技艺术存在主义”。百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将能给地球留下什么样的文化成果?什么样成果真的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索、创造力与困境?两千多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科技帮助下大大提升。而相对于古希腊先哲,我们人脑本身纯粹的智力真有进步吗?我们有比他们更聪明吗?没有。

所以,不应有现代人苛责这些哲学家受限于时代科学造成对世界的理解的所谓“局限”。而要想,在当时的条件、材料下,他运用什么样思维方式创造了新的东西和追问了本质,与虚无作战。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与参考的。

面对加密艺术这样一个涵括数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诸多学科知识的新领域,我选择运用这个态度规范自己研究方法和创造动机:去创造,去用经典发掘新的、可启发与激励更多人的意义,去和更多人为未来数百年后留下代表21世纪特征的、独属我们这时代的,存在的而非孱弱的文化创造物。我盼它与星永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4:2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