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DC/EP扩大试点,数字货币站上时代风口,市场人气集聚。历久弥新的挖矿产业,随着行业的成熟与发展,慢慢被更多主流市场财富人群所认知。
本系列挖矿经济学课程第二讲,我们邀请到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宋嘉吉从比特币及挖矿的技术原理、挖矿产业链生态构成、产业营收模式等角度,以传统资本市场买方研究视角,分享对行业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认识比特币从了解区块链技术开始
宋嘉吉的第二讲从区块链技术行业发展周期展开。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信息系统》论文发表,区块链从理论迈向实践。十年以后,中国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的白皮书》,对区块链技术做标准化的规范。
国盛证券分析师:国际央行研发数字货币主要受两大现象推动:国盛证券分析师宋嘉吉认为,国际央行研发数字货币主要受到两大现象推动,一是现金使用率下降,央行担心公众无法得到央行负债,例如瑞典央行、加拿大央行;二是私人部门发行的数字货币崛起,各国央行担心法币受冲击,例如英国央行。此外,宋嘉吉表示,英、美、加、日等大国现金使用率并未下降到“临界点”,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也较为有效,它们不认为有必要发行CBDC。(澎湃新闻)[2020/10/9]
宋嘉吉介绍,比特币白皮书着重定义三点,第一在于分布式存储,第二面向社区需要共识机制,第三基于加密算法。比特币的创新之处,基于银行体系的支付软件,虽然有助于金融方面的管控,但存在交易成本增加、小额交易受限、互联网贸易受限、客户个人信息被过度索取等问题,而比特币的支付清算不依赖金融机构等第三方信用中介,实现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交易。
国盛证券:央行数字货币或将重写支付产业链分润规则:国盛证券发布最新报告《四探央行数字货币 第三方支付产业新变量》。报告指出,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或将重写支付产业链分润规则。在前期,DCEP(央行数字货币)更多地是自上而下推动,也可以“自下而上”地改变当前支付产业链的分润规则,来让头部互联网机构、银行、清算机构、收单机构有动力推进。
相较于现金,DCEP很难让商户感到结算速度更快(实物现金实时结算)、结算费率更低(收现金无需被扣支付服务费),但相较于其他电子支付方式,DCEP可从用户处发力,例如,与税务部门联合推出“使用DCEP支付的交易免税”等方式激励用户使用。[2020/6/24]
比特币在技术原理方面同样具备优势,数字签名、链上交易可追溯、数字资产激励以及工作量证明,后者确保了记账权分配的随机和公平性。
声音 | 国盛证券:区块链概念和央行数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国盛证券指出,此前市场一直将区块链概念和央行数字货币混淆,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区块链更多作为一种技术存在,虽然比特币等产物具备了一定的金融资产属性,但究其根本仍不是货币,未来对于区块链的应用更多在溯源、交易等领域。而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对既有货币发行体系的补充以及对未来数字经济下货币基础设施的布局,其采用的技术将更成熟,区块链只是备选。(中国证券报)[2019/9/26]
2019年1024,中共中央局关于区块链领域的集体学习,掀起国内对区块链应用的关注热潮。时至今日,诸如跨链、分片在内的区块链技术迭代,更将数字货币推向全新维度。同时以DeFi为代表的应用兴起并在市场聚集人气。从另一角度看,无论在金融领域,还是新基建方向,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和主攻方向日益明晰。
声音 | 国盛证券:区块链行业迈入应用落地阶段:据证券时报报道,国盛证券指出,区块链行业迈入应用落地阶段。作为区块链行业的长期观察者,目睹了行业过去两年经历的资本和市场的洗礼,行业将更注重实质落地。主要有三点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加密代币融资不再狂热,行业更关注应用落地,监管持续跟进;二是联盟链打出头阵,在低调务实中落地;三是以摩根大通、Facebook、三星为代表的全球巨头加速“上链”,积极布局区块链。[2019/3/29]
拨开技术迷雾,解读挖矿生态
宋嘉吉以比特币支付场景详细举例说明转账、挖矿工作原理。如下:A想给B付一块钱,在传统的银行体系里记账是由银行记账完成。而在区块链方案中,A向B转一块钱的过程向全网展示,潜在的第三方——全网的矿工,完成认证、记账任务。
关于工作量证明机制,A给B转账,全网矿工竞争挖矿以决定谁来记账。争夺记账权的过程即为挖矿。成功找到随机数等同于解出方程,可以最快解出方程的矿工便成为此记账者,将交易记录打包上链,区块生成一批奖励给矿工。
简言之,当A和B之间发生一次交易,矿工投入矿机和电费,争夺记账权以获取系统奖励,即挖矿,挖矿的“矿”就是比特币。
矿机、矿场、矿池、云算力构筑产业生态圈
宋嘉吉表示,挖矿已拥有清晰的产业链,为完成比特币的生态和服务,形成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大致分成几类,第一类是行业的参与者矿机厂商,第二类叫矿场,第三类叫矿池,一部分的矿池演化出云算力平台。
矿机厂商本身是芯片厂,通过生产设计矿机的芯片并组装成机器设备卖给矿工。卖矿机的过程理解为把计算能力让渡给矿工,矿工向矿机厂商支付法币现金,形成传统意义的产品销售行为。矿工拿到机器后,托管在水电、火电获取相对廉价的矿场。
挖矿存在概率问题,目前单个矿机挖矿挖到币的概率非常低,怎么办?联合挖矿应运而生,将N台算力集合,形成矿池,其本质是矿工让渡矿池算力做统一挖矿。矿池挖到币后,把加密货币又转给了矿工,所以矿工与矿池之间,通过加密货币和算力交换完成一次简单的循环。
挖矿的产业链大体在三者之间进行。随着行业发展,云算力平台加入,帮助矿工回笼资金,满足云算力投资者的需求。
图穷“币”现,逆周期掘金
做任何一笔生意,都有收入和成本。那么比特币挖矿的收入和成本分别是什么?
宋嘉吉介绍道,从收益概念看,比特币挖矿收益=全网算力*矿工算力占比*币价-矿机功耗*电费。由于比特币全网的挖矿难度和币价对所有矿工来说都是一样的,矿工的挖矿收益只与其矿机的算力有关,算力越大,挖矿收益越多。而影响挖矿成本的主要是矿机的功耗与电费。矿机的能耗比(W/T)是关键指标。同样算力的矿机,挖矿收益相同,但能耗比小的矿机,电费支出更少,即挖矿收益理论上更高。
成本端分成固定投资和运营投入两部分?。投资者购买矿机相当于在某个时点建立对比特币的看多期权,为什么称之为看多期权?因为购买矿机时看好币价的,不看好便不会购买。投资人按一定的价格购买就相当于一次性投入,即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期间的电费、运维、折旧摊销则构成运营成本。
挖矿用电主要为水电和火电,丰水期带来相对便宜的水电,而水电大部分分布在云贵川,基于电价越低、收益越高的原则,催生出矿工迁移的候鸟现象。
中国三大比特币矿机厂商领先全球,厂商盈利从何而来?矿机如何定价?
受制于币价,矿机金融属性长于电子产品属性。从现金回报的角度来说,矿机以回本周期来定价,属于资本品,不是消费品。矿机厂商的盈利也与币价紧密相连。
挖矿是否赚钱,除了币价与电价之外,地方政策扮演重要角色。挖矿本身拥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属于现金流业务,但依然存在不可控因素,风险与收益并存。
最后,宋嘉吉老师也谈及,希望投资者能够理性看待整个挖矿投资过程。未来大家也需要对包括央行数字货币在内的支付手段做密切关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