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何东详解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互通性是各类数字货币共存和互补关键_数字货币:区块链

北京商报讯当前,业内认为,包括数字人民币在内的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大有可为,但具体如何改变货币国际使用的传统动因?又如何改善跨境支付的方式与效率?对使用国和发行国将会产生哪些宏观金融影响?10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何东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何东指出,目前很多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内使用的场景,是否允许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上使用,仍是一个政策选择和技术设计方面的问题,一些央行的实验已经证明,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是可行的。

“当然,做出这样一个政策选择,既有好处,也有一定的成本。”何东称,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数字形式法定货币,体现了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成本降低优势,如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这些新发展大幅提升了个人和企业获得以前只有金融机构才使用的支付工具的便利性。

IMF:完全禁止加密资产长远来看并非有效方式:6月22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趣上升,而加密货币的使用情况却各不相同。加密资产带来的风险因不同国家的情况而异。IMF已经就适当政策应对的关键要素提供指导,以减轻风险,同时利用加密资产相关技术创新的潜在好处。如果设计得当,CBDC可以增强支付系统的可用性、弹性和效率,并增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金融包容性。

虽然考虑到加密资产的风险,一些国家已经完全禁止加密资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可能不会有效。相反,该地区应该专注于解决加密需求的驱动因素,包括公民未得到满足的数字支付需求,并通过在国家统计数据中记录加密资产交易来提高透明度。[2023/6/22 21:54:53]

例如,央行清算余额实时转账。同时,区块链等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了使用数字代币在点对点系统上进行价值转移,不需要再经过商业银行这样的中介机构进行转账。因此,何东认为,数字货币的使用,有可能改变目前以分布在全球各地、各时区的代理行和清算行关系为基础的跨境支付格局。

IMF总裁:IMF将小幅上调全年经济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6日表示,全球经济正从危机深渊中复苏,但这一灾难远未结束。未来,全球经济将面临漫长、不均衡且充满不确定的艰难爬坡之路。格奥尔基耶娃称,IMF 6月曾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严重收缩。目前,由于第二和第三季度经济形势略好于预期,IMF将小幅上调全年预测。但2021年全球经济仍将经历不完全、不均衡的复苏。(新华社)[2020/10/7]

“从概念上说,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开展跨国交易的优势非常明显。不过,很难量化央行数字货币的成本优势,从而进行净收益分析。例如,对网络安全和为操作风险最小化而进行的投入,可能会带来不确定的、较高的额外成本。”何东进一步解释道。

声音 | IMF总裁:CBDC存在网络攻击和影响银行系统等风险 有必要慎重探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Kristalina Georgieva就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表示,这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短期内的减速。此外,其还提及了促使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问题。日欧央行启动了CBDC的共同研究,对此她指出数字货币存在降低汇款成本等益处,不过同时也存在网络攻击和影响银行系统等风险,有必要极为慎重地探讨。(日经中文网)[2020/2/3]

在何东看来,央行数字货币的接受和使用程度主要取决于其设计特性,便捷、低成本、安全、有弹性、停机零容忍以及能够离线使用等,都是央行数字货币应具备的理想特性。与此同时,监管和执法部门需要实施反和反恐怖融资,也需要实施一定程度的匿名和隐私保护措施。

声音 | IMF报告:目前加密货币对货币政策没有潜在影响:据bitcoinexchangeguide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了一份由IMF欧洲办公室主任Jeffrey Franks撰写的题为《加密货币和货币政策》的报告。对于为什么现在会使用加密货币,报告中指出了一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对传统货币和银行业的担忧、隐私会议以及对政府角色的观点。该报告进一步指出,目前加密货币对货币政策没有潜在的影响,因为其总市值只有0.1万亿美元水平,而美国的广义货币(M3)为14.2万亿美元。但在未来,大量的加密货币持有量可能会使货币政策管理变得复杂化。[2019/2/9]

央行数字货币用于跨境支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何东介绍道,一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既可以直接用于与他国的资金往来,也可以在他国国内用于支付。此外,如果能够确保各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的互通性以链接整合不同的系统,则跨境支付和跨货币支付的能力会大幅提升。例如,可以建立专门的走廊网络,譬如货币桥,实现多个央行数字货币在实时相互支付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和交换,并实现在不同类型的分类账中同步支付。

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使用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取决于其接受和使用的方式与程度。何东称,与传统渠道的货币替代或“美元化”相比,如果外国发行的数字货币在他国被允许直接使用,因为更便利、更容易获取,发生货币替代的速度可能更快、规模更大。如果使用国的经济周期与发行国的经济周期不同步,该国利用货币政策应对冲击的能力将受限,并带来显著的宏观经济影响。

不过,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使用也可能会影响发行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譬如,如果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外部需求引起大量资本流动,而本国金融市场又缺乏深度和广度,货币政策实施就会更复杂。因此,发行央行需要考虑央行数字货币跨境使用所带来的回溢效应是否符合其国内政策目标,以及为他国担当最后贷款人是否符合其国家利益。

在金融稳定方面,何东称,相对于局部“美元化”的经济体所通常面临的货币替代而言,外国数字货币直接使用而引发的货币替代可能会加剧货币错配风险。在危机时期,使用他国数字货币也可能加剧国内银行的挤兑风险,这是因为:如果向数字钱包转账比向境外银行账户转账更快、更方便,那么银行面临的储户挤兑风险会上升。

“总体而言,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数字货币的宏观金融影响将取决于接受和使用的程度和方式。从量变到质变的角度而言,央行数字货币不会从质上改变推动货币国际使用的基本经济力量,但从量上可以增强货币替代和货币国际化背后的动因。”何东直言道。

换句话说,有很多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基础因素,如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公信力、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决策机制的透明度等。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其中之一。单靠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已有的国际货币使用格局。

因此,各国面临的主要政策挑战是:在实现更高效的跨境支付结算的收益的同时,需要思考如何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而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央行密切合作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要在实现收益、减少风险和降低溢出效应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办法之一是通过建立货币桥等方式,来促进不同央行数字货币的互通性。

何东进一步称,互通性非常重要,可以推动各类数字货币共存和互补,推进能实现自动化交易的外汇市场的发展。为了实现互通性,对央行数字货币新的功能和特性,需要制定相关标准,并需要各央行的紧密合作。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0ms0-3:2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