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大家分享了我对美联储最新决议的一些看法,文章末尾留言的读者很多,由此看出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宏观政策,估计也是因为大家都认可这个政策对数字货币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个政策会有多大的影响在我看来目前只需要关注它持续的时间是否能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因为我早前对这一轮牛市的预估大概最迟就是到明年年初。只要在这一段时间宏观环境不变,那影响牛市的最大因素就可以确定了,剩下有可能决定市场走势的就是圈内的生态变化以及圈外的资金流向。
Stack Funds研究主管:比特币必须突破11200美元才能实现牛市复苏:金色财经报道,Stack Funds研究主管Lennard Neo表示,比特币突破9月19日的11200美元高点是进一步上涨的重要催化剂。比特币价格可能会维持在10000美元至11200美元之间,直到11月美国大选后才会更加明确。Neo认为,比特币现在必须突破11200万美元才能实现牛市复苏。[2020/10/10]
关于圈内的生态,我在前面文章中已经分享过,我认为能持续产生热点的可能就只剩下NFT。DeFi在本轮牛市的高潮已过;以太坊1559能短暂带来一波热点,但真正显现它的作用还需长期时间,第二层扩展即便有爆点,只会潜移默化地利好生态,而不会直接刺激用户层面的情绪。所以算来算去,能持续发酵的热点不多。
观点:比特币正进入强劲的牛市行情:分析师Nunya Bizinz称,一个在过去几年推动比特币反弹的最重要信号再次被发现。该信号是抛物线状止损反转指标,过去五年被发现六次,每次比特币出现实质性上涨。Cointelegraph进一步运用该理论,使用斐波纳契回溯水平,暗示比特币可能会以类似于2015年的方式反弹,当年比特币增长10000%。福布斯分析师Billy Bambrough称,比特币可能会在减半之前突破1万美元,而他不会对未来做出任何大胆预测。博亘金融科技集团CEO Don Guo称,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政府刺激计划肯定会发挥作用。印制货币以应对危机降低了法币感知价值,而在利率持平情况下,储蓄无法产生回报。由于封锁持续,股票等资产似乎仍具有风险,投资者被迫寻找其他机会。投资者希望对冲传统市场动荡,而由于比特币与政府决策和通膨没有关系,因此,比特币成为不错的选择。但这不仅受新冠肺炎影响,这个时机恰好与5月减半的时间相吻合。由于稀缺性增加,减半不仅使价格上涨,而且媒体额外关注以及历史上对比特币价格的积极影响将推动需求增长。(SiliconAngle)[2020/5/4]
关于圈外资金的流向,目前我看到的比较有标志性意义的是MicroStrategy在持续卖出股票买入比特币,也就是说MicroStrategy认为数字货币未来的走势要好于美股;除此以外公司还准备发行垃圾债筹款买入比特币,这是典型的利用廉价利率借钱买资产。
分析 | 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或将催生比特币大牛市:LongHash发文称,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央行数字货币( CBDC )呼之欲出。这一举动被看作中国主动应对Libra挑战的表现。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或将催生比特币大牛市。 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实现方式,可以猜测,央行很有可能通过设计最底层的技术标准,比如最核心的加密算法和公私钥体系,而后各个银行或是运营机构在最底层的架构上设计功能更丰富的钱包等应用形态。 若最终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了类区块链的公私钥体系,毫无疑问是对加密货币市场的重大利好。[2019/8/26]
像MicroStrategy那样大手笔借入廉价资金是当下很多机构投资者都不会错过的机会。因此我相信市场中像MicroStrategy这样的机构投资者一定不止这一家,它们后续还会进场,只不过现在大家还在场外观望,等待热点引爆。
另外,从上半场的走势来看,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都没有表现出惯常牛市高潮时所积累出的那种亢奋情绪,而在我看来不仅在数字货币市场,而且在所有传统投资市场中都是罕见的。
因此我仍然相信下半场。但是对于下半场,市场的走势能走到什么地步,空间还有多大,这个就难以用数据估算出来,到时候起更大作用的还是引爆市场的热点以及热点能够带动的场外情绪。
市场走到现在这个价位,如果还希望入场的投资者,那就把有限的资金投在比特币和以太坊吧,买入比特币和以太坊是现阶段相对而言风险最小、收益最有保证的。
目前市场上仍然有新项目络绎不绝地出现,并且很多都和DeFi相关。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表明DeFi的热度依旧,因为绝大多数这类新项目都是现有头部项目的仿盘,它们甚至连微创新都没有。
这主要是因为DeFi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开源代码可供借鉴,因此复制一个项目并不难,所以会有投机团队用市场营销的手段推销这些仿盘的代币。但是这些仿盘只有一时的热度,很难有长期的持续性,在牛市的下半场或许会被气氛带起一波短暂的高潮,但更有可能的是连短暂的高潮都不会有而只会转瞬即逝。
建议一般投资者就不要太关注这些仿盘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