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央行须变得更像苹果 以保证央行数字货币处在技术前沿

疫情之下,全球数字货币的研发突飞猛进。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统计,目前数字货币推进至实证阶段的央行占比已超过60%,同比增长20%;中国也已在多地进行数字人民币的试点;与此同时,比特币总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2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题为《数字时代公共货币和私人货币可共存》(Public and Private Money Can Coexist in the Digital Age)的文章。该文章的作者是IMF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Tobias Adrian和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的副处长Tommaso Mancini-Griffoli。

文章称,纵观历史,私人发行的货币和公共发行的货币一直是共存的。当今世界也以双重货币体系为特征,在中央银行发行公共货币的基础上,各种类型的银行、电信公司或专门的支付服务提供商也发行私人货币。一方面私人部门提供创新和多元化,另一方面公共部门确保稳定性和效率,其中一方面增强的同时,另一方面往往减弱,由各国尤其是各国央行处理其中的权衡取舍关系。

文章提出,央行不应仅做出二选一的抉择:要么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要么鼓励私人部门提供自己的数字货币。这两者可以共存和互补,例如,可以通过央行在设计上做出某些选择以及调整其监管框架来实现。 

文章坦言,央行必须变得更像苹果或微软公司一样,以保证央行数字货币处在技术前沿,成为用户钱包中主要和首选的数字货币形式。

文章认为,与私人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可能,央行无需孤军奋战。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可以鼓励私人部门在其基础上开展创新,就像应用程序设计人员给手机及其操作系统开发出有吸引力的功能。通过访问一组开放的指令(“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扩展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用性,而非仅仅提供普通的电子钱包服务。

第二,一些央行可以允许其他形式的数字货币同时存在(类似于平行操作系统),同时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的结算功能和稳定性,这将为更快的创新和产品选择打开大门。这种形式的数字货币(过去称为合成货币)完全可以与央行数字货币共存。

深圳罗湖:打造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示范基地:金色财经报道,数据显示,作为深圳市深港互动交流最频繁的城区之一。罗湖港资企业占外商投资企业比重高达90%,是香港企业投资集聚地。12月12日,罗湖区区长范德繁表示,罗湖区将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打造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示范基地,全面提升罗湖消费枢纽的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区。[2021/12/13 7:34:55]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在最近的讲话中亦强调,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以也必须被设计成公私合作关系来维护双层金融体系,不应只考虑中央银行直接提供零售服务的模式,不能排除私营部门可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曾在公开演讲中指出,数字人民币(DC/EP)是一个双层的研发与试点项目计划。在DC/EP这个双层系统里,人民银行在第一层,第二层有商业银行、电信营运商,还有互联网支付平台,他们之间可以合作或联合,这取决于他们对支付产品和技术框架的了解。

附:数字时代公共货币和私人货币可共存

我们重视创新和多元化——包括在货币领域。一天中,我们既可以通过刷卡、手机、上网等各种方式来支付,也可以用钞票和硬币支付——尽管在许多国家,现金的使用越来越少。当今世界以双重货币体系为特征,在中央银行发行公共货币的基础上,各种类型的银行、电信公司或专门的支付服务提供商也发行私人货币。这一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包括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的创新和产品多元化,以及由公共部门确保的稳定性和效率。

一方面是创新和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稳定性和效率,这两方面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一方面增强的同时,另一方面往往减弱。这是各国尤其是各国央行必须处理的权衡取舍关系。央行应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私人部门,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偏好、现有技术和监管效率。

所以,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我们很自然地会问,当今的双重货币体系将如何演变。如果数字现金(称为央行数字货币)真的出现,它是否会取代私人机构发行的货币,还是会让私人货币繁荣发展?第一种情况总是可能的——通过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我们认为,如果将当前双重货币体系的逻辑扩展开来,第二种情况仍是可能的。重要的是,央行不应只能在以下二者中选择其一:要么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要么鼓励私人部门提供自己的数字货币。这两者可以共存和互补,例如,可以通过央行在设计上做出某些选择以及调整其监管框架来实现。 

BiKi发布12月10日代币实时热搜榜:据BiKi今日热搜榜数据显示,过去2小时内,GA搜索量高居榜首,排名前五的热搜币种分别为:GA、STD、BIKI、ETH、THOR。[2020/12/10 14:47:31]

公共货币与私人货币共存

纵观历史,私人发行的货币和公共发行的货币一直是共存的,这可能令人困惑。私人货币创新性更强、更加方便、对用户更友好、适应性更强,它们为什么没有完全占据支配地位呢?

答案在于一种基本的共生关系:私人货币可以被兑换成完全安全且流动性好的公共货币,无论是钞票和硬币,还是部分银行持有的央行储备。

能够按固定面值兑换成央行货币的私人货币就成为一种稳定的价值储存手段。银行账户中的10美元可以换成一张10美元的钞票,作为法定货币偿付债务。这个例子看似简单,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支撑基础:完善的监管,政府的支持(如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职能),以及央行储备的部分或全部支持。

此外,私人发行的货币只有在能够兑换成央行货币的情况下,才成为一种高效的支付手段。安妮在银行A的10美元能够转到鲍勃在银行B的账户,因为这笔钱在这一过程之中兑换成了央行货币——一种两家银行都信任、持有且能够交换的资产。结果是,这种私人发行的货币变得具有互操作性。因此也产生了竞争,因为安妮和鲍勃可以把钱存在不同的银行,而且还可以互相支付;同时,在货币的实际形式方面,也带来了创新,实现了多元化。

简言之,对于私人机构发行的货币,无论是银行账户还是其他形式,能够兑换成央行货币这一性质对于其稳定、互操作性、创新和多元化都非常重要。一个仅有私人货币的体系风险太高。而一个仅有央行货币的体系则可能错过重要的创新机会。这两种形式的货币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了当前的双重货币体系——这种平衡关系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数字时代的央行货币将面临挑战

今后,当我们步入数字时代之际,这一体系会怎样演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不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以至于抑制私人货币的发展?或者说在央行货币存在的同时,私人部门还能否继续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中央银行持续推进重大创新的能力和意愿。紧跟技术革新、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及私人部门创新的步伐并非易事。

央行数字货币类似于智能手机及其操作系统。在基本层面上,它们是一种结算技术,实现货币的储存和转移,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手机处理器、内存和相机之间的信息转移。在另一个层面上,它们是货币的一种形式,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外观,很像一个操作系统。

因此,央行必须变得更像苹果或微软公司一样,以保证央行数字货币处在技术前沿,成为用户钱包中主要和首选的数字货币形式。

比起更新纸钞上的防伪特征,数字时代的创新要复杂、迅速得多。例如,央行数字货币最初可能通过一个中央数据库管理,但随着技术趋于成熟,可能转向分布式账本(在一个网络内自动保存和更新的同步登记账户),并且在取得重大技术进步之后,一个账本可能很快被另一个账本取代。手机和操作系统至少每年也有重大更新。

此外,在数字时代,用户需求和预期很可能变化更快、更难以预测。信息和资产可能转到分布式账本,要求同一网络上的资金实现货币化。货币可能以全新的方式转移,包括通过嵌入日常产品的芯片自动转移。这些需求可能要求货币具有新的特征,因此需要频繁地重新设计架构,也需要实现多元化。今天甚至明天的货币都很难满足后天的需要。

压力也将来自供给一方。私人部门将继续创新。新的电子币和稳定币方案将会出现。随着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监管机构将努力控制风险。一个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些形式的货币将如何与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相互作用?它们是否会单独存在,或者其中一些会整合到双重货币体系,在该体系中,私人货币和央行货币相互促进?

与私人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可能

跟上技术变革、用户需求和私人部门竞争的步伐对各国央行来说具有挑战性。然而,央行无需孤军奋战。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可以鼓励私人部门在其基础上开展创新,就像应用程序设计人员给手机及其操作系统开发出有吸引力的功能。通过访问一组开放的指令(“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一个充满活力的开发者社群可以扩展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用性,而不仅仅是提供普通的电子钱包服务。例如,他们可以使自动支付变得更加容易,货物即收即付;或者,可以建立一个查找功能,这样仅根据朋友的电话号码就可以把一笔钱转给她。关键是审查这些附加服务,保证其充分安全。

第二,一些央行甚至可以允许其他形式的数字货币同时存在(很类似于平行操作系统),同时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的结算功能和稳定性。这将为更快的创新和产品选择打开大门。例如,一种数字货币可以在结算速度上做一些妥协,让用户对支付自动化有更大的控制权。

这种新形式的数字货币会是一种稳定的价值储存手段吗?是的,如果它能以固定面值兑换成央行货币(数字或非数字货币)的话。在得到央行货币充分支持的情况下,这将是可能的。

这种形式的数字货币会是一种高效的支付手段吗?回答也是肯定的,因为在任何一个数字货币网络中,结算都是即时的,就像在同一家银行不同账户之间的结算。并且,这些网络具有互操作性,只要安妮的数字货币提供商向鲍勃的数字货币提供商进行的支付是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应转移来结算的,正如当前双重体系的情况。

这种形式的数字货币(过去称为合成货币)完全可以与央行数字货币共存。这需要一个发照安排和一套监管规定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包括运营韧性、消费者保护、市场行为和竞争性、数据隐私,甚至还包括审慎稳定要求。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数字身份和辅助数据政策来确保金融诚信。与央行合作要求充分遵守监管规定。

经久不衰的体系

各国在推行央行数字货币时,应考虑如何利用私人部门。当前的双重货币体系可以扩展到数字时代。央行货币加上有效的监管,将继续对确保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发挥关键作用。私人发行的货币可以通过创新和多元化巩固这一基础——也许比当前发挥的作用更大。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将各自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货币发行?在种种可能的选项中,各国央行将作出不同选择,而这将最终取决于它们的偏好、技术和监管效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MANA金色DeFi日报 | 合规稳定币HUSD流通量突破5亿新高

DeFi数据 1.DeFi总市值:664.72亿美元市值前十币种涨跌幅,金色财经制图,数据来源Coingecko 2.过去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21.2亿美元 交易量排名前十的DEX 数据来源:Debank 3.DeFi借贷平台借款总量:59.2亿美元DeFi借贷平台借款占比,金色财经制图。

DAI波卡“平行链” 这个方案是如何产生的?

这份文档主要描述了波卡平行链功能宿主的实现,主要针对的是波卡平行链宿主的实现者。该文档分为以下部分: 1、平行链起源 2、协议概览 3、架构概览 4、Runtime 架构 5、Runtime APIs 6、节点架构 7、数据结构与类型 本文是由 PolkaWorld 翻译的第一部分?“平行链起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末找到原文档来阅读和进一步了解。

[0:15ms0-8: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