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TronadoCash遭到美国财政部制裁以后,“监管问题”又成了行情最大的利空。一方面是关于ETH合并后节点的监管问题,另一方面就是Binance冻结账户的问题。
先聊聊Binance的问题。最近网上流传出很多图,很多消息。反馈出来的问题就是Binance会配合监管部门执行对账户的冻结行为。再加上TronadoCash被集体针对,所以大家都很恐慌。但这其实是杞人忧天的事情。
大部分人对于“监管”的恐慌和抗拒,实际上是随波逐流的被引导了观点。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明确的提出正常持币是被明令禁止。这意味着,你囤BTC和ETH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整个Crypto处于极早期,里面确实有太多的和非法活动。比如CX、等等----真正需要对监管担心的不是普通人,而是犯罪分子。
币安已向部分用户发送关于“更换以太坊网络充值地址”的邮件:6月19日消息,有用户反馈,币安近日在发送给用户的邮件中表示,若用户的母账户和子账户的充值地址在以太坊网络中,这些网络的充值地址即将过期并被替换;请在北京时间7月15日15:41:45之前通过币安App网站或者SAPI重新获取地址;一旦过期,届时用户向旧地址的充值将不能自动上账。
以下有相同充值地址的网络将不再有效:AMB、ARBITRUM、AVAXC、BSC、CELO、CFXEVM、CHZ、CTXC、ETC、ETH、FTM、GLMRKLAY、MATIC、MOVR、OPTIMISM、REL、RON、RSK、THETA、TOMO、VET、WAN、WTC、XDAI。[2023/6/19 21:46:35]
但很多人的情绪是被煽动到跟监管对立的。但实际上普通人只要不去为了空投去用主钱包交互混合服务平台,在CEX的规则之下执行操作,基本都不会被冻结账户-----除非你自己心里就有鬼...
Lido关于“限制用户可质押以太坊数量”的新提案几乎获得全数反对票:6月29日消息,上周,Lido在面临加密社区的批评后,提出了一项限制用户可质押以太坊数量的治理提案。尽管存在中心化的担忧,但目前对于该提案的投票结果迄今为止呈现一边倒的情况:近99.8%的Lido社区投票反对该提案,只有不到0.2%的投票表示支持。投票将于2022年7月1日结束。(Decrypt)[2022/6/29 1:39:43]
关于CEX冻结账户的问题就说到这。下面聊聊更加让“业内人士”都感觉到不安的问题:以太坊的监管问题。
最近很多主流的看法就是:
“拥抱监管就注定中心化,违背区块链的本质;但不监管又无法让加密行业进入主流,所以市场争议很大,未来充满变数。”
MGD关于“多家币圈媒体报道徐明星先生与李丰先生争执一事”的声明:今日,多家币圈媒体报道徐明星先生与李丰先生争执一事。提到“徐当时是拿1500个比特币投资了MGD项目,现在项目还没上线,徐却反悔了,想要回去,自己不同意他却撕破脸皮!”MassGrid(MGD)团队今日发布声明如下:1. MGD项目从未收到过徐明星先生的投资,媒体报道与事实不符;2. MGD项目早已于2017年10月14日主网上线,并已上线5家交易所,“项目没上线”与事实不符。经MGD调查,所谓“李丰先生的回应”为网友的调侃恶搞,部分媒体误当做真实消息予以发布。[2018/6/20]
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去讨论,我们就聊聊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世界各国都是中心化国家没错吧?这个毋庸置疑,即便是美国这种强调“、”的国家,也是一个中心化的。
动态 | 韩工业部将为“监管沙箱”设立法律框架:据韩联社消息,韩国工业部表示将为“监管沙箱”设立法律框架,允许在明年上半年对新技术进行测试,并将会努力降低监管,以刺激新兴行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2018/10/10]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把视线往上再“拉一拉”,将每个国家都当成一个点,那又有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组织来控制这些“点”呢?显然又是没有的-------这难道不是去中心化么?
我们可以认为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很大,但他们也是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去中心化的竞争中获得了胜利,才占据了这样的地位。
所以从宏观上来说,去中心化/中心化从来都不是可以,而是一体两面的。只不过中心化是强制执行下的适度;去中心化是共识之下的适度。
但注意了,不是混乱,也不是大家能够去做任何事情,而是拥有可以拒绝做某件事的权力。
去中心化的愿景很远。因为在去中心化的制度下,如果真的要实现超越中心化的发展,是需要要求全面素质的提高。举个例子,瑞典之前有准备做一个给全体居民多发钱的政策,但是遭到了全民拒绝。
因为大部分居民的认知足够高,知道这个钱是从哪里来的。知道这么做会有弊大于利的后果。但换个国家,即便是美国,如果要发钱,大家都会乐呵呵的接受,因为美国大部分居民同样没有达到富裕生活的基本状况。
对于加密行业也是一样如此。不是说监管就一定是要中心化,而是一个磨合过程。是一个在合理安全的规则内,让去中心化理念去接受主流社会,以及全面运转验证的必经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加密世界同样的会,如同这个世界一样,在“去中心化意识形态”下,因为用户、参与者的实际生活状况和认知能力,而展现出是否由去中心化/中心化来指导路径。
再回到以太坊合并的监管问题上。大家担忧的点是“质押节点商高度集中”,所以会出现被美国间接掌控的可能。我们先不聊那么远的,我们先说近的。
作为以太坊的领袖,Vitalik已经表示:若监管通过某些验证节点进行审查,将视为对以太坊的攻击,并选择通过更广泛共识将这些节点销毁。
这个说法的背后,是以太坊本身就有对抗节点中心化作恶或者被掌控的“后手”,即可以通过广泛共识来摧毁他们。
但这是最后一步。我们再讨论是否可以未雨绸缪呢?据DuneAnalytic数据显示,目前信标链上74.5%的已质押ETH是由质押服务运营商掌握。其中LidoFinance、Coinbase、Kraken、Binance、Staked.us这5家运营商共掌握已质押ETH的63.72%
这些节点中,大部分是基于CEX提供的质押服务,比如Coinbase、Kraken、Binance,剩下的是合约协议Lido和Staked.us。
CEX自然是容易被审查的。但问题来了,在CEX上只是提供了一个质押服务。假如强行审查,那么CEX完全可以关闭质押网络来保证以太坊网络的完整性,用户的质押完全可以转到lido或者Staked.us上-----甚至可以制作节点来操作。
当然,未来关于以太坊和监管的磨合甚至都会存在。同时市场也会出现波动,然而,这个时候,难道不是真正的机会么?
也许在磨合监管的过程中,以太坊可能会失败。但更大的可能是,以太坊社区作为加密社区的代表,会在跟监管磨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内生的共识,并且基于DID信用体系而建立的内生司法体系,最后形成监管认可之内的去中心化自治。
这很重要,未来是否能在Crypto中拿到结果,就取决于是否能搞清楚监管对于行业的意义。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有疑惑的,或者要一起做家人的。欢迎加入!欢迎留言!工重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