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发布14年 比特币风雨兼程 还能持续增长吗?_比特币:泰达币和比特币区别大吗现在

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创造了这种旗舰加密货币,但比特币交易目前处于历史低点。

在中本聪发表著名的比特币白皮书14年后的今天,第一个加密货币一度飞速增长的势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2011年6月,比特币每天活跃的独特钱包地址达到2.5万个。到2015年2月,这个数字达到了25万。2017年大部分时间,比特币的每日唯一地址略低于60万个,到2022年2月底有66.8万个。

加密分析公司Glassnode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未使用的比特币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达到1250万枚,占流通供应量的65%。因此,可能是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数字黄金,尽管美联储持鹰派立场,或零售交易员在熊市期间放弃交易,但比特币仍有价值,这导致了每天活跃地址数量的放缓。

数据:加密货币总市值日内蒸发逾136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数据显示,或受震荡下跌行情影响,加密总市值日内蒸发约136.85亿美元,现已跌至9880.432亿美元。其中BTC市值为3887亿美元,占比39.33%;ETH市值为1850亿美元,占比18.72%。

注: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2022/10/28 11:52:08]

然而,根据Glassnode的数据,比特币地址的总数继续增长,在2022年7月超过了10亿。

比特币因科技巨头而蓬勃发展

比特币——通常像科技股一样交易——的采用率仅被科技股超越。Facebook在两年内将用户从2000万增加到2亿。推特也以类似的速度发展,在四年时间里从20万活跃用户增长到2亿。

数据:9595枚比特币从Huobi转至Binance: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08:19:43,9595枚比特币(约1.77亿美元)从Huobi转至Binance。[2022/9/22 7:12:50]

近年来,推特的增长轨迹有所下降,从2017年的3.3亿月活跃用户降至2022年的3.45亿。同期,Facebook的用户从21亿增长到29亿。

随着过去几年科技热潮的降温,比特币的指数级增长可能也在减弱。

证明而不是信任

比特币白皮书的开篇写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基于加密证明而非信任的电子支付系统。”

动态 | 澳本聪将比特币白皮书上传至学术研究资料库SSRN:据CCN消息,8月22日,自称比特币创造者的澳本聪(Craig Wright)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上传至学术研究资料库SSRN。当被问及此举做法的原因,澳本聪回应称:“我已公开承认我是中本聪,是时候认证我的发明了。”[2019/8/23]

2008年底,在部分由银行疏忽造成的金融危机中,中本聪撰写了比特币白皮书。金融体系缺乏信任的信息击中了要害。

区块链风险基金分布式资本伙伴的合伙人GregdiPrisco在Telegram消息中说:“将比特币视为黄金或其他基础货币的替代品的人越多,其他人就越有可能有同样的想法。最终,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它,也许央行也会相信它,那么它就是真的了。”

?

合并后的比特币

白皮书普及了工作量证明,即中本聪的区块链验证机制,它导致世界各地的矿工用GPU钻机填满仓库。

但随着以太坊的成功合并到更节能的权益证明,加密技术的后起之秀将工作量证明抛在了身后——尽管中本聪的白皮书是其发展的关键。

“如果没有工作量证明,我们就不会达到权益证明,”以太坊原生推送协议的创始人哈什·拉贾特说。

以太坊的开发者大军实施了一个多步骤的线路图,似乎已经抓住了加密货币的大部分想象力,并从至少2020年以来稳步获得比特币的市场份额。

AllianceDAO的核心贡献者伊姆兰·汗在Telegram表示,通过使以太坊区块链更加节能,合并创造了“比特币的长期存在风险”。

比特币也不甘示弱,自合并以来,它的哈希率实际上提高了。

DeFi平台ClipFinance的顾问帕特里克·斯科特表示:“我没有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认为,人们会集体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

鉴于加密货币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过多地解读比特币的未来将是一件愚蠢的事。想想看,在比特币诞生之初,现在还有一些开发人员还是婴儿。

在谈到加密货币的未来时,拉贾特说:“技术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中本聪提出的思想将在灵魂和精神上保留下来。”

gz呺Web3团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PEPE一文了解Layer1 Sei_SEI:OSMO

Sei是第一个支持订单簿交易的专用第1层区块链,旨在建立一个可靠、安全和高吞吐量的环境。DEX是加密货币中最为广泛采用的应用,但问题是:DEX选择"一刀切"的方法;网络拥堵使订单无法进行; 性能.

[0:15ms0-3:4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