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史上,比特币持有人士本月投降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来自链上分析业者Glassnode的数据证实,受FTX暴雷事件影响,2022年11月的比特币抛售情况为史上第四大。
如果想加入圈子,欢迎私信!所有资讯平台均为工种号——Crypto杰瑞
在最新的每周时事通讯《TheWeekOn-Chain》中,Glassnode指出,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倒闭对比特币投资人的影响。结果好坏参半,分析指出市场大幅丧失信心,一方面引发资金亏损式的撤出市场,但一方面也出现「强劲累积」。
数据:随着比特币破万,转移至交易所的USDT数量创新高:根据GlassNode提供的数据,过去几周,发送到交易所的Tether(USDT)数量激增,以7天简单移动平均线(SMA)计量的USDT存款最近创历史新高。图表显示,此前高点是3月中旬黑色星期四之后达到的。
GlassNode解释称:“考虑到流入的交换量没有显著增加,这意味着有大量的小额Tether存款。”这些数据是在比特币和其他主流币出现大幅上涨前的几个小时发布的。(CryptoPotato)[2020/6/2]
对于在当前环境下买进比特币的人而言,心理负担很重。Glassnode解释说:
声音 | Blockstream CEO:比特币价格达到10万美元或许并不遥远:根据加密货币分析师PlanB分享的图片,比特币先驱Hal Finney曾写道,如果比特币获得成功、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主流支付方式,那么比特币的总价值将等同于全球所有财富的总值。根据其查询,全球家庭财富总额预计在100-300万亿美元区间,按2000万枚比特币计算,相当于每枚比特币价格为大约1000万美元。
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评论称,“这比听起来更接近。在超比特货币化的道路上,美元通货膨胀上升(例如借助现代货币理论对高通货膨胀的解释),所以在10到20年的货币疯狂中,1美元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10美分,那么价格为1000万美元的BTC相当于今天100万美元的BTC。10万美元的比特币看起来并不遥远,因为我们已经几次突破1万美元关口,而几年前甚至几乎没有人预料到1000美元,当时1万美元看起来都很疯狂。”[2020/1/12]
导致从熊市迈向多头市场的一个持续事件是「巨额的实现亏损」,也就是投资人弃守市场并大规模投降。
分析 | 数据显示:今年迄今,比特币较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0倍:上周末比特币价格上涨了10%,一度接近1.2万美元,也使BTC成为今年迄今为止表现比股票好10倍的资产。同时,随着BitMEX上数百万美元的BTC空头头寸被平仓,比特币日成交量再次飙升至200亿美元,并重新回到了50天移动均线上方,表明上升趋势正在加强。 加密交易员“CryptoFibonacci”发推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期货图表可能提供了下一个阻力位在哪里的一个指标。这又是一个向下的缺口。但是,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回调之前,价格可能会上升。Squeeze指标已经(如前所述)远离空头,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Bitcoinist)[2019/8/5]
这份时事通讯指出:「11月出现有记录以来的第四大投降事件,写下7天实现亏损101.6亿美元。这比2018年12月的高峰值大四倍,也比2020年3月大2.2倍。」
虽然以美元计价的比特币投降规模缔造史上第四大,可解释是因为比特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格比2018年底高出五倍,也比2020年3月高出4.5倍,但自从FTX倒闭以来,市况就极为惨淡。
根据先前报导,在FTX倒闭后,持币人士现在有50%的比特币供应是处在「未实现亏损」的情况下。
Glassnode援引比特币经调整后市值与实现价值比率,显示出在链上移动的代币正重返罕见的亏损水准。
经调整后的MVRV比率是比特币的市值与实现价值之间的关系,扣掉代币长时间静置不动长达7年或以上对获利的影响。
这份时事通讯指出:「这个指标目前重返0.63,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比特币史上只有1.57%的交易日写下较低的经调整后MVRV值。」
换句话说…自2018年12月和2015年1月触及接近底部以来,目前的市场正处于最低水准。
不过,TheWeekOn-Chain也为市场参与者带来一些好消息。
尽管先前亏损,但长期持币者已经积极累积比特币,而且上至「巨鲸」大户、下至「虾米」散户皆是如此。Glassnode表示:
从比较的角度而言,在经历抛售潮之后,近期出现强劲的积累情况,就像2018年底。
该分析指出,比特币过往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包括像是Terra的LUNA崩盘,也引发类似投资人反应。
下图显示积累趋势得分的7天移动平均线,当前情况是以紫色显示,也就是大量累积的状况。相较之下,黄色是显示比特币在市场上大量分散。
?文章就到这里了,我会在交流群做更仔细的分析,如果想加入圈子,欢迎私信!所有资讯平台均为工种号——Crypto杰瑞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