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聊过FIL的极限“扩容生产成本”区间大概是3-5美元,事实也验证3-5美元的区间支撑很强。
经过接近一年的时间,FIL的产量已经下降很多了,尤其是“基线上穿”之后,产量进一步下滑,它的生产成本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再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和大家聊一下FIL,看看当下6美元左右的价格未来会不会再次击穿。
香港数码资产学会理事:“元宇宙已经过时,人工智能现在才是主流”的说法太草率和武断:金色财经报道,香港数码资产学会(Hong Kong Digital Asset Society)理事、香港科学园科培网络荣誉会长邹健宏在明报专刊表示,“元宇宙已经过时,人工智能现在才是主流”的说法未免太草率和武断,其实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可以相辅相成,甚至一起打造全新商业模式。邹健宏指出,像香港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都开始在元宇宙举办活动,甚至在虚拟世界中提供银行服务。(明报)[2023/9/5 13:18:05]
“扩容生产成本”指的是规模化存储服务商投入的人员、场地、运维、封装等成本计算为“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在集群节点中继续添加硬盘扩容算力的成本。简单的理解就是服务商最起码一个1.5年周期要把这块硬盘的成本挣回来,否则还不如直接买FIL现货了。
数据:数小时前疑似项目方地址将2160万枚SAND转入币安:1月7日消息,推特用户@Bit余烬发推表示,约8个小时前某SAND创世分配地址时隔两年后进行了代币转账,该地址将2160万枚SAND(约1000万美元)转进了币安,目前地址内还有1820万枚,此前该地址在2020年8月SAND上线后转移过4笔1340万枚SAND去币安。按SAND代币解锁时间表,当时能流通的分配只有基金会与公司储备,也就是该地址可能是项目方/基金会控制地址。[2023/1/7 10:59:43]
按照现在的0.0095FIL/T的产量,80%的衰减剩余,1T的算力1.5年大概能挖出4.1个FIL。一个T的硬盘成本算20美元吧,那么扩容成本就是20/4.1,大概是5美元左右,这已经是理论上的极限成本了,现实中,绝大部分服务商的成本都高于5美元。
数据:全网DeFi协议TVL跌破400亿美元,创2021年2月11日以来新低:金色财经报道,据DefiLlama数据显示,全网DeFi协议TVL于昨日再度跌破400亿美元,创2021年2月11日以来新低。此前该数据于11月23日短时跌破400亿美元后迅速反弹至420亿美元附近。[2022/12/18 21:52:33]
也就是说,对于CC封装来说,FIL低于5美元,服务商基本就不考虑继续投入来扩大FIL的节点算力了。当然了,DC封装由于10倍算力的存在,服务商硬件成本大幅降低,成本会低一些,还是愿意继续封装的,但毕竟DC总量不宜太大,并且DC只是算力大,有效的存储空间很小,Filecoin网络是不会长时间允许高比例DC空间的。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现在FIL很少会有商家新投入硬件入场,算力的增长更多的是来源于老的设备从CC封装转为DC封装。
Filecoin“基线上穿”虽然带来产量的减少,但是被动的也提升了生产成本,如果2023年上半年FIL有一个不错的反弹行情,熊市再次调整时,个人认为也很难再跌破现在的6美元了。
6美元左右的FIL未来可能就是底部了,不要折腾,等待Filecoin的生态慢慢繁荣起来,我们都在等那一天的到来。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公众号:王哥爱吃香菜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