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事件不再被遗忘:通过“智能合约”配置你未来的注意力_KEN:最新imtoken下载网址

本文来自:橙皮书,作者:橙皮书,星球日报经授权转发。我们都知道,现在新闻内容及公共事件的探讨,最大的问题是:热点很容易过期。对于新闻和公共事件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人看、也不是没人写——而是“被遗忘”。在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态里,热点的生命周期长则三天,短则半天。当一个“新闻”成为“旧闻”、当一个“热点”成为“冷点”的时候,这时媒体还有义务对公共事件的后续作出报道吗?消费者也许是有这样的需求的。对于某一个热点事件,除了凑热闹之外,他们在当下选择关注,是因为他们真的关心这件事。这种关心,肯定也包括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看到这个事件后续的进展和最终的结果。比如昨天腾讯投资差评的事件。腾讯的人出来回应了,表示后续会进行尽职调查。那么,这个事情还能继续发酵多久?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后还会有人记得这个事情吗?一个星期后还会不会有媒体愿意去报道腾讯究竟撤没撤股?有没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后,作为消费者,我能够选择是否得到这个事件后续报道结果的推送呢?或者说,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让现在每个关心腾讯投资差评的人,让他们对这件事的注意力在一个月之后的某个日子里再度“集体复活”?设想这样一个机制:当一个热点报道出来后,读者可以通过token进行“标注”。标注就相当于读者自愿掏出一笔钱托管在智能合约里,这笔钱同时附带一个具体的日期,表明读者和媒体之间签订了一个“协议”,要在x月x日带来后续报道。到期后,如果媒体做出了报道,读者也阅读了报道,那么智能合约就会把当初那笔钱以一定的比例返还给读者,另一部分比例打赏给媒体。具体的产品细节没想清楚,但大概的意思就是:通过token的方式,提前把大家未来对某个事件的注意力和未来媒体需要生产的内容绑定在一起。对消费者来说,注意力是个人最宝贵的资源。而对媒体来说,对某个事件的后续报道往往缺乏动力,是否决定继续把某个选题进行到底,一方面看读者反馈,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编辑部和主编的个人经验判断。我想智能合约也许可以为二者做一个桥梁。公众对新闻热点内容的后续监督,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场景。下面是我随手查到的2017年热点事件回顾。你可以对比看看,然后思考下:里面有多少事件是你当时关注过、但最后不了了之的?里面又有多少是你到现在仍然希望能了解到后续跟踪报道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0ms0-4:35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