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资产上链突围大熊市?其实没那么简单_CHA:Numbers Chain

编者按:本文来自区间集,作者:坎村,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让物理资产上链一直是人们理想中区块链应用方向,最近业内有人就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据报道,在新疆一位和田玉收藏者将自己一块价值数百万元的和田玉相关证明信息上链,并且该玉石所有权可以在链上自由的流通买卖。收藏者立了一个“见通证即付”的法律协议,意味着任何拥有该通证的人都可以在指定地点兑付该玉石,让通证和物权形成统一。有人认为,这是在物理资产上链方面的突破,意味一个风口将要来临。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一位玉石爱好者就认为,此前就有相关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玉石假冒问题,可在实际应用中价值并不明显,意义不大。区间集以和田玉石上链为案例,跟大家聊聊资产上链的那些事儿。信任问题依然难解

珠宝玉石不同于别的日常配饰,价格相对昂贵且真假难辨,许多人由于缺乏基本的珠宝玉石知识,在不良商家的忽悠下,很容易上当受。此外,一些从业者为了让珠宝玉石达到完美的效果,利用辐照、酸浸、注胶等手段,来弥补天然存在的缺陷。这些处理过的珠宝玉石不仅了消费者,更严重的是长期佩戴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等是目前玉石行业最为根本的问题。前面提到的和田玉又是如何让玉石真实信息上链呢?第一步,提供信息上链服务的项目方,把矿脉、硬度、密度、油性和纹理在内物理特征,玉石年代、收藏者、雕刻家、玉石鉴定证书等方面的信息,登录在以太坊上,让其拥有唯一的可以流通的数字通证。第二步,收藏者立了一份“见通证即付协议”的法律协议。此协议规定,任何拥有此通证的以太坊账户所有者,可在节点兑付此和田玉摆件,此权益受到法律保护。通过这个流程我们可以看出,确定玉石真伪主要靠的是相关的证书、鉴定机构,然而这里面首先存在的问题是,证书、机构提供的结果是否可信?首先从证书方面来说,实际上在玉石行业假证书早已普遍“流行”。一些玉石商家靠鉴定证书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层出不穷,有的证书是商家自己印的,有的甚至在淘宝上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获得“量身打造”的鉴定证书。在鉴定机构方面,只要是经过国家审批的鉴定机构,都具有鉴定的权利和资质,国家每年都会对其进行审核和复检,但是依然阻止不了鉴定结果造假的可能性。有专家表示,问题关键不在于鉴定机构是否权威,而在于鉴定师是否受利益诱惑,夹杂了“利”的情感进去。所以说,让玉石上链并不难,难的是保证玉石的真伪性。而从目前来看,将玉石相关信息上链还是很难解决玉石真伪性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能确保玉石的真伪性,但是受制于玉石线上体验的缺陷,人们大多时候还是选择线下购买。一位玉石爱好者表示,玉石买卖一般都是在现场进行,大家可以在现场挑选喜欢的玉石,而在网络上玉石受制于拍摄技术的影响会有一定的色差;一些珍贵的玉石由于价格难以达成共识,收藏者会在拍卖行进行拍卖。法律合规、成本绕不开的另一面

假设玉石上链解决了信任问题,也解决了线上体验不佳的问题,依然还面临着的法律合规、成本等问题。还是以前面提到的上链和田玉为例,收藏者确实立了一份“见通证即付协议”,可是这份协议的法律效力有多大呢?一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是,所立定协议能不能够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人们立定的协议内容涉及到、支弹药等不合法的东西,自然就得不到法律的认可。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数字通证现在是不是法律规定的资产呢?区间集查询了中国人大网,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七条中有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依照其规定。该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开始生效。不过什么是“网络虚拟财产”呢?界定的范围又在哪里?按照公开资料显示,“网络虚拟财产”是指为所有人支配和控制,且能给所有人带来经济利益或精神利益的只能存在于网络空间的数字化、非物化财产,包括网游账号、微博和微信账户、网店、虚拟货币、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及装备等。相关专家表示,数字通证作为一种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由于法律在数字通证方面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人们在购买数字通证时肯定会有很大的风险。例如,如果于玉石收藏者把自己的通证售卖出去,然后也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把玉石给到对方,这时候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其实是不太利于区块链的发展,尤其是和通证挂钩的项目。因为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变革,比如玉石上链规模化后,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时,税务局如何收取相应的税费呢?玉石资产上链从政策、法律合规性的角度来说,区间集认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玉石虽然上链了,但是成本有多高呢?从操作流程来看,玉石物件收藏者主要支付给提供上链节点服务费、托管费,但这在相关报道中并没有明晰。虽然按照理论来说,资产上链可以提高玉石交易的效率,可以降低行业的交易成本,促进玉石行业的发展,然而在目前还没有达到很高的规模,整个系统的收益能否抵掉成本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这将是未来资产上链的一大挑战,即如何让资产上链流程成本降低。当年本茨虽然发明汽车,可汽车普及开来,而是要等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出现之后,人们才用上了价格低廉的汽车。对于资产上链来说,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未来什么样的资产适合上链?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信任问题、法律合规、成本高低是目前制约玉石资产上链的主要困难,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现阶段其他资产上链也是不太可行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USDT。泰达公司发行的USDT可以说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上链资产通证,通过采用与美元1:1挂钩形式发行方式,实现目前市场流通量约为28亿美元。和玉石上链相比,美元上链的优势有:首先美元作为标准化的、由美国政府信用背书的资产基本不用检验资产真伪性,其次用户在转账过程中就实现了资产的交割,效率极高。因为USDT主要的风险在于,泰达公司是否按照1:1的比例发行USDT。而在这方面,泰达公司通过账户公示以增强线上资产和线下资产一一对应的可信度。Tether官网公布资产负债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些需要多方参与,频繁交易,敏感信息传递,价值具有网络效应的业态,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提供一种去中介化的、去信任的通过智能合约变成可以自动执行的链上资产。值得一提的是,资产上链不等于生态中所有信息和行为都上链,而是通过链本身解决资产的所有权,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可靠性,资产的增值等等问题。因而在未来,那些已经拥有政府强大信任背书的高价值资产适宜上链。以房屋产权交换为例,现在方式主要是通过中介机构和房产局完成产权的转移,未来可能是买卖双方完成资产的交割。不过,将来这类资产上链的过程可能主要是由政府相关机构来参与,私人公司最多来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而那些没有政府强大信任背书资产,但已经是数字化的资产,比如今天的QQ号、淘宝店铺、微博大V、微信公共号、游戏币、游戏道具、直播打赏的礼品等,在未来也适宜去上链。这一领域可能适合由私人企业完成资产上链。最后,由资产上链牵扯出的一个问题是,不同的资产在上链时,需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链最为合适。目前联盟链或私有链和特定行业结合相对容易,相关应用正在展开,联盟链或私有链相对比较容易解决费用分担,收益分享和激励等问题,因此对Token的需要没那么强烈。而公有链则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公链都声称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迭代,但最终在可扩展性上、安全性、效率等维度是否能经受得起时间考验,都是巨大的问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资产上链日益向前发展,未来会倒逼公链、联盟链、私有链不断升级,以适应各行各业资产上链的需求。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3: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