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中,由北京食安链科技有限公司备案的超极探针食品快检系统的备案项目引起了Odaily星球日报的注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超级探针食品快检系统是Ifoodschain(食安链)旗下的一个DApp应用,超级探针也是Ifoodschain针对食品安全检测的一项落地应用。我们常说区块链很难toC,C端用户难以感知到区块链存在的功用,而超级探针食品快检系统则提供了一个toC的应用思路。区块链和食品安全的结合并不少见,人们多用区块链对食材的供应链环节进行上链记录并达到溯源的目的。超级探针食品快检系统主打的并非溯源,而是想要将智能硬件和区块链结合,在线下消费场景服务C端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并重构全球食品行业标准。具体来说,超级探针食品快检系统涉及智能硬件和区块链两个部分。Ifoodschain开发了一款名为“超级探针”的智能硬件,该智能硬件以纳米级MEMS传感器作为核心器件,C端消费者可通过该硬件在线下消费场景进行食品检测及数据采集。该智能硬件的宣传资料中写道,使用这种高精度的传感器,来检测食品中的参数数据,能够检测出食品中数据的微小变化,使超级探针在检测中具有极高的精度。“超级探针”首先想在解决牛肉注水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发力。在线下消费场所中,C端消费者可以通过将探针刺入牛肉表层,采集数据并上传至区块链平台,60至120秒内得到该牛肉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将被上传到DAPP上。Ifoodschain设计了两种数据库,分别是食品标准数据库和食品检测数据库。标准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于该团队建立的食品研究实验室,在实验室中采集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肉类的各种标准数据,存储到标准数据库中;食品检测数据库的数据则来源于使用超级探针进行食材探测的C端用户,该数据通过超级探针DAPP系统上传到检测数据库。数据库上的数据都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以保证不可篡改。检测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比对与分析后,反馈给用户检测结果,成为消费者是否购买该食品的判断依据。也就是所谓的“消费者自行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超级探针的检测数据上传到Ifoodschain平台上,不可篡改、信息透明,所以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会逼迫其作出更好的食品,更能保证食品的质量,从食品的源头上近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最终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食品安全环境。”Ifoodschain创始人卡隆在媒体采访中曾说。Ifoodschain方面表示超级探针使用次数越多,区块链平台存储数据量就越多,检测结果也越精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套智能硬件的确有助于消费者掌握食品安全的知情权,便于消费者甄别、筛选更优质的品类。但当前,超级探针在微店中的标价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智能硬件的价格门槛不低。若想要超极探针食品快检系统被消费者普遍接受,价格门槛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除了C端市场,超级探针食品快检系统的研制方Ifoodschain也想分羹B端的市场。在B端,Ifoodschain想为食品及相关领域的原料供应商、食品生产商、食品流通商、供应链金融合作商提供开放的API接口和SDK,帮助他们进行数据上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