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信托李元龙:疫情之下,区块链如何服务于慈善场景?_以太坊:以太坊价格

编者按:本文来自万向区块链,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鉴于疫情影响,万向区块链蜂巢学院暂停线下讲座,开启了线上公开课。线上公开课第一期邀请了万向信托慈善信托部总经理,创新研究部负责人李元龙博士,给大家在线分享了《疫情之下,区块链如何服务于慈善场景》。万向区块链此前联合万向信托打造的“万向慈善信托账户管理平台”,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也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该平台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慈善信托账户管理平台,有利于捐赠人直接管理账户体系,并能对捐赠人账户的关键文件和资产进行存证,对关键事件的发生时间进行历史溯源等。目前,已有客户通过该账户管理平台以商品物资形式向新冠肺炎武汉定点医院定向捐赠500万元,用于为一线医务人员免费提供和配送餐食。李元龙博士以万向慈善信托账户管理平台为例,在线上公开课中为大家分享了慈善场景中区块链的应用目的、区块链在慈善场景应用的契合性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慈善平台的落地三部分内容。以下为分享全文。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区块链如何服务于慈善场景。在这次疫情中,大家看到很多公益慈善运作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人开始关注区块链能不能发挥作用。我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捐赠人管好做慈善的钱。这里的捐赠人包括企业家、律师、老师等专业人士、个人、企业,以及公益基金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捐赠群体,会遇到个性化的需求。大家可以从今天的分享,一是了解到实际慈善管理中的需求,特别是资产规模很大的家族慈善需求;二是了解目前区块链已经在提供的服务,带来的改变和意义。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慈善场景中区块链的应用目的;2.区块链在慈善场景应用的契合性;3.基于区块链的慈善平台的实践案例。慈善场景中区块链的应用目的

换句话说,为什么要用区块链?管理慈善的钱,不是简单地你把钱捐到某个公益组织,然后它就会把钱用出去。你的钱应该怎么管理才能实现自己的慈善目的,被用到哪里,什么时候用出去,没用出去之前投资了什么,用出去又经历了多少环节才用到需要帮助的人,每个环节上被损耗了多少。因此,一个完整的定制捐赠的过程是这样的,为捐赠人设计资产管理构架,设计资助执行方案,落地实施,反馈资助效果,做帐信息披露。过程中还有对资产进行投资,要有合理的收益。其实慈善资金运作链条是很长的。海外有不少家族慈善基金,都是先有自我造血的资产,公司持续赚钱,然后才有执行构架基金会、慈善信托,再去聘请各类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比如宜家、微软部分股权都是慈善资产。万向三农集团也是这个模式。家族慈善治理的钱出来后会给到大型慈善组织,比如这次很多民营企业的钱打给红十字会,慈善总会,通常资助型基金会不直接运作所有的具体公益项目,还会把钱分出去做执行,有些会一直分到草根的NGO。因此,我们就产生三个主要需求。1、慈善财产的运营、监管和追踪;2、捐赠人服务。先有对捐赠人服务,然后数据是可信的;3、发展新的更加严格的慈善运作模式。首先,各类文件有不可篡改的时间戳。此外如果捐赠人先后出具了多份意愿书,可记录意愿的先后顺序,避免纠纷的发生。第二,财产性状的存证。慈善财产的类型也将日益丰富,如艺术品、珠宝等。第三,事务管理过程和财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存证。证明慈善资产的管理人勤勉尽职。这些功能我们都很熟悉,区块链做到不难。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用区块链对慈善信托的操作进程存证,捐赠人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行为链。但是当时只是做到了管理过程的行为跟踪,还没能锚定每笔钱去跟踪。因此第3点需求很重要。就是去促进新型慈善模式发展。我们去跟踪每分钱最终去哪儿了,中间损耗多少,甚至慈善的钱,要在流转过程封闭管理,只有用到最终受益人时,才成为可以支出的状态花出去。不是我们管理人要过度较真,是捐赠人,他们很明确想知道。捐钱没问题,但是你得把慈善过程做好。越是大笔的捐赠,越是在乎这些,刚好我们就是服务这些大额捐赠的。区块链与慈善场景应用的契合

区块链技术在慈善场景中的契合度,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1、从捐赠人视角:他需要透明、个性化的服务。2、多方协作视角:增强信任、提高效率。这种效率刚好区块链可以提供,也可以证明数据的可信度。3、技术运营视角:在慈善场景中,是中低频的场景,运营区块链应用是没问题的。基于区块链的慈善平台的实践案例

1、从慈善信托账户开始。因为我在信托公司,所以用到的是慈善信托作为资产管理载体,它与一个私募公益基金会也有类似的地方。大家知道账户是用来记录的,所以最初区块链应用是从简单的存证开始的。除了管理行为的存证,还有实物的存证,比如艺术品的慈善信托。存照片,存尺寸,重量,进库入库状态等,这些都能做的很完整,也很有可信度。捐赠人是满意的,但是并不满足。2、随着资助资金流展开多方协作。因此开始使用慈善信托账户平台,有协作功能。慈善信托账户有很多角色,有捐赠人自己,还有理事董事负责决策的、监察人负责监督的,公益项目执行人,科学顾问提供建议和否决权的,建议人有权建议资助哪个慈善项目和投资哪个产品,然后是受托人就像是CEO执行具体事务,投资管理人负责获取收益。在公益项目执行过程中又会遇到下一层的基金会,涉及采购服务。比如这次疫情中我们发现很多问题,除了道德风险,还有执行的外部服务商没能及时配套。比如在应急赈灾时,物资接收检验、仓储管理、物流配送就很难采购服务,自身的工作人员也不够。大家看到这几天通过慈善信托账户平台,因在家办公,捐赠人意愿发送过来,我们与捐赠人达成资助方案,然后开始执行方案,与执行方签署协议和拨款。执行方是当地的配送商,他们直接去送食品,然后反馈成果到平台,捐赠人和管理人可以及时看到效果,医院方作为接收确认方。这样就是围绕慈善信托账户,出现多方交易,而且是不同类型的机构,之间有监督关系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功能变得特别重要。第一个功能是用Token机制去做平台上的中间流转,流转的是一个公益资产的凭证,它背后在慈善信托账户里是有一一对应的资产的。直到最终受益人,比如拨付给扶助老人的公益项目,最终由社区志愿者去买米买油给孤寡老人送过去。这个公益凭证最终通过好几层,流转到志愿者账户上,志愿者有权提现,当然必须提供物资送完的证明。大家注意资金流动是没有中间商的。中间可以有差价,也就是过程中的行政成本管理费,是在公益凭证中以一定比例扣掉的。资金还是从信托账户到最终受益支出者点对点支付。大家可以想到这是一种高度闭环的慈善模式,现在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实现一个小闭环。比如从慈善账户到各个服务供应商、项目执行者。可以预期平台的发展主要是捐赠人的资金驱动的,能拿到钱,接受这样的平台约束也是好事。平台上各领域的慈善项目执行得越来越多,加入的点就越来越多。捐赠人也就越来越有信心。这里衍生出另一个好处,就是资产管理效率。目前国内很多公益组织,资产管理能力不足,放在银行存款理财为主。用公益凭证去伴随事务管理流转,而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提高收益水平。平台第2个重要功能,智能合约计算结果,自动高效地执行。这点还没有做好,目前线下我们合同、协议和捐赠意愿书都文字条款约定下来,本来觉得到链上转成代码是比较容易的。现实是链周边慈善场景的数据资源少,很难做到事件自动触发记录和执行。期待今后大数据和物联网充分发展能够提供基础。3、延展到传统基金会端的应用。比如万向区块链公司与爱佑基金会的合作。帮助基金会去把现有业务区块链化,在基金会的网站和公众号上,会看到区块链捐赠地图,点对点地记录存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3:8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