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链上治理的集体行动问题_区块链:ODA

编者按:本文来自以太坊爱好者,作者:MallikaParlikar,翻译&校对:曾汨&闵敏,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链上治理的捍卫者们称赞该模型的高效决策和快速实施能力。而批评者们指责该模型剥夺了节点运营者的基本权利,即,在协议进行分叉升级时,选择更新客户端与否的关键能力。捍卫者们反驳道:“利益相关者有非常明确和广泛的动机去做有益于网络的事情。”“利益相关者的动机是让自己持有的代币增值,而这驱使着他们做出对平台最有益的事。”但哪些人是利益相关者?

尽管区块链的运行涉及到的利益多种多样,但利益相关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开发者、节点运营者、用户、以及持币者。开发者指编写节点软件的人。一个软件可能有多个独立团队实现不同版本。他们受益于:社会认可;掌控软件发展方向的合法性;以及所持代币增值。节点运营者指运行全节点的人。他们根据交易手续费来决定网络实际处理哪些交易。他们的收入取决于区块链是否成功和高效。他们受益于:预期的未来区块奖励;预期的未来交易手续费;以及所持代币增值。用户指使用dApp平台的人。他们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以及交换商品和服务。他们的利益取决于他们对平台的使用。他们受益于:不断增加的功能;更快的交易速度;以及对所持代币的价值有所影响的事项。持币者指区块链上持有大量代币的人。他们将代币出售给用户,后者使用代币来购买平台上的商品和服务。在权益证明系统中,持币者还可以购买代币用来存储价值。他们受益于:质押量加权投票系统;增加他们在权益证明链上的质押量;以及所持代币增值。这就是问题所在。是的,上面定义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受益于所持代币增值。但是对每一类利益相关者而言,代币增值又只占其全部动机的1/3。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看到代币增值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心愿,就会错误地认为:1)他们将代币增值视为整个网络的第一要务,2)需要在代币价值和其它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时,他们一定会选择前者。这一逻辑会将我们引入一个误区:利益相关者唯一的动机就是代币增值。一言以蔽之:只有那些以代币增值为第一要务的区块链用户才被视为利益相关者。链上治理的权力分配

观点:做市商Jane Street和Jump Trading的退出或进一步打压市场流动性:金色财经报道,Kaiko 分析师 Riyad Carey 表示,Jane Street 和 Jump Trading 这两家有影响力的加密货币做市商的突然退出有可能加剧整个行业脆弱的流动性。此前知情人士称,在 11 月 FTX 崩溃引发的监管打击之后,Jane Street 和 Jump 将停止其在美国的加密货币交易业务,Jump 的加密部门将继续在全球扩张,而 Jane Street 将缩减其增长计划。Riyad Carey 评论称:“考虑到最近的事态发展,这个消息并不一定令人惊讶,令人担忧的是,流动性仍未从FTX的崩溃中恢复过来,而两个最大的老牌做市商的退出可能会进一步打压流动性。该行业填补 Alameda 空缺的速度如此之慢,这有点令人惊讶。”

市场深度是一种衡量交易所流动性的指标,通过评估推高/低市场需要多少资本来衡量,数据显示,市场深度指标在 FTX 崩溃后下跌了 50% 以上,尽管加密货币价格上涨,但该指标仍未能恢复。[2023/5/11 14:56:03]

理想情况下,上述四类利益群体的人数分布应当呈金字塔结构。开发者是人数最少的利益群体,节点运营者次之,持币者再次之,最后是用户。但是,在链下治理模型中,每个利益群体都被赋予了平等的权力。在链下治理模型中,平等的权力分配使得每个群体各自的利益和动机之间相互制衡。当每个群体获得平等的权力时,就不会出现一个群体凌驾于另一个群体之上的情况。由于四个群体之间势均力敌,每个群体都觉得自己拥有话语权。

观点:新一轮矿场出海潮或将到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会议指出,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某币圈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解读金融委会议提出的表述,公司化运作的比特币矿场大概率是会被禁止的,但应该不会直接叫停,具体操作应该会给矿场一定的清退期限。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未来具体出台的细则文件,或将导致比特币矿业集体出海,运作实体搬家,结果是北美矿场红利。从记者采访中获悉,不少头部矿场近年加紧了海外矿场布局,中亚和北美是主要布局方向。但受疫情影响,布局速度受限,但政策出台或将加速其海外布局。[2021/5/22 22:31:47]

-链下治理的人口分布和权力分布情况依次为:开发者、节点运营者、持币者、用户)-在一个分权制衡的系统中,持币者对网络发展方向的影响力与其他群体相同。但是在质押量加权的系统中,权力转移到了持币者手中;持币者处于近乎寡头垄断的地位,大部分财富集中到了少数参与者手中。以EOS为例,有90%的代币集中在1.6%的持币者手中。如果其投票系统是基于质押量的,那么只有1.6%的参与者拥有话语权。在质押量加权系统中,链上治理的权力分布也呈现出了金字塔结构。尽管有些人可能既是持币者又是用户,或者说即便绝大部分用户都是持币者,但是在采用质押量加权投票机制的链上治理模型中,权力依然不公平地偏向了持币者这一方。即使是在一个财富分布均匀的网络中,用户的话语权也大过节点运营者和开发者,哪怕后者在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观点:GBTC溢价下跌或使机构停止购买比特币:AMBcrypto刊文称,灰度比特币信托下降的溢价为投资者和交易员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在溢价从2020年12月的约30%跌至2%之后。溢价可能是机构投资GBTC的唯一动机,而不是比特币。有观点认为,比特币的价格上涨集中在“机构购买”和“数字黄金”叙事上。这里的关键是“机构购买”是对GBTC的投资,即购买GBTC以获得溢价。一旦溢价下降,预计需求将下降,情况也确实如此。需求下降表明GBTC的机构购买可能会暂停,甚至更糟。溢价的下降可能会导致GBTC折价,这可能是比特币的转折点。剩余的需求可能会转向GBTC,进一步吸走比特币的需求和价格。[2021/1/27 13:37:01]

-链上治理的权力分配情况:财富分布不均vs财富分布均匀-为何区块链社区需要重视权力分配问题

声音 | 观点:考虑当下CEO辞职潮和股市暴跌,现在购买BTC很划算:网友CryptoBird在推特上表示,考虑到最近一波《财富》500强首席执行官的离职潮,现在买比特币还是相当划算的:“2008年,CEO们纷纷离职,此时BTC应运而生;2019-2020年,全球CEO再次迅速下台,道琼斯指数表明出现熊市背离。历史不会重演,但往往有共通性。朋友们,比特币现在算是很便宜了。”CEO辞职潮似乎正好发生在2008年股市崩盘之前,这刺激了当前的股市清算,推动了美元、黄金和比特币等安全避风港的形成。一旦眼下迎来经济衰退,考虑到当前的情况,最好的行动方案是积累比特币等避险资产。(CoinGape)[2020/2/27]

假设一个链上实体遭到攻击,黑客从其智能合约中盗走了4千万美金。眼下有一个提案是通过非常规手段将被盗代币的所有权归还原主。但是,与完璧归赵相比,维持现状下持币者所组成的寡头势力会更强。因此,这些寡头们并不会投票支持归还代币的提案,以保住新增的权力。由于持有的代币较少,更为庞大的用户群体无法找回他们丢失的代币,巨鲸们则会继续持有大部分代币。最终的结果就是,失去权力的用户会选择离开这个网络。接着假设,同样的4千万美金被黑客盗走了,而这次被攻击的智能合约是由开发者投资的。这一次没有巨鲸持币者。现有的提案是通过非常规手段将被盗代币的所有权归还原主。不幸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手中没有大量代币来投票支持这一提案,而绝大部分普通用户又没有投赞成票的动机,毕竟被盗的又不是自己。这是链上治理之争的主要误区,并没有考虑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内在冲突。在学中,我们称之为集体行动问题,即,每个人都会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即使另一种选择更有利于整个群体。相比于所有人都团结一致追求集体利益,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终势必会损害集体利益。现在,假设这个提案是在链下模型中提出的,即使存在巨鲸,他们也无权左右治理模型。在区块链遭到黑客攻击之后,大多数用户都有权改变整条链的方向,而且整个过程将更加民主。在第二个例子中,开发者将拥有与用户同等的投票权,而非像链上投票那样成为弱势群体。没有一个群体会觉得需要避开正式的立法程序,因为每一方都有公平发声的机会。

动态 | 观点:印度将因加密禁令损失129亿美元市场价值:据AMBCrypto消息,加密和区块链分析公司CREBACO Global Inc首席执行官Sidharth Sogani在《印度时报》上发表评论称,由于加密禁令,印度将损失约8.4万亿印度卢比,相当于129亿美元的市场价值。[2019/8/9]

-图中堵在路上的所有司机都在想:“如果这帮蠢蛋愿意乘坐公交车,我现在早就到家了”-为什么要实行链下治理?

一旦有提案达到了投票阈值,链上治理就会自动更新。这势必会削弱节点运营者对于是否安装更新的决定权。而如果财富分配不均,巨鲸们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用户和节点运营者的权力势必会被削弱。只有当节点运营者掌握了是否安装硬分叉的决定权之时,才能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形成制衡,从而实现权力的平衡。如果节点运营者和用户遵循了链上治理的流程,他们就会被剥夺权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拒绝硬分叉更新。最重要的是,VladZamfir强调说链上投票并不能抵御女巫攻击;推而广之,在一个已经对他们不利的模型中,所有全节点参与者都会被剥夺其应得的参与权。链下治理就没有这些问题么?当然有。是的,依然有可能出现一个群体支配另一个群体的情况。是的,集体行动问题依然存在。是的,财富分配可能照样不均。不同之处在于,51%攻击只会发生在链上,而非链下。在链下治理中,开发者可以表达自己对平台发展方向的期望,而且通常在协议硬分叉更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至少在区块链平台的早期阶段是如此。节点运营者也会参与到讨论中来,表达他们对更新的忧虑,最后通过选择是否更新协议来做出最终的决定。只要他们决定继续参与和投资这个平台,用户和持币者每天都会进行投票。这些群体的身份是相互独立的。利益相关者和平台之间的期望是相互的:开发者、节点运营者、用户、以及持币者各自对区块链有不同的期望,而平台作为一个有机体,对每个群体的期望也不相同。这一社会等级制度为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上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人本身,而非区块链或密码学货币。两种治理模式都无法避免集体行动问题。但不同之处在于,链下治理在调整和改变方面更具灵活性,可以比链上治理更灵活地避免集体行动问题。结论

准此,在很多潜在的治理问题上,开发者、矿工、用户以及持币者显然各有各的算盘。因此,作为利益相关者,这四类群体在每个问题上都会提出相互冲突的解决方案。Zamfir就这一话题发表了一份尖锐的声明:参与者的信息和动机限制了他们的参与,但这两点需要结合深层文化背景及他们的个人背景加以理解。参与者的信息和动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但不会立即改变,也不会独立于彼此的动机和知识状态而改变。在我们的案例中,改变治理方式的过程并不神奇,而是非常人性化的。成功的治理模型是面面俱到的,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和调整。一切法规都应被视为有生命力的,能够不断成长。区块链的治理模型是一个不完美的系统。但是,它可以在各群体之间形成制衡,来维系整个平台的平衡,杜绝少数派专政的可能。链上治理绝非民主,而是专政的代名词。感谢VladZamfir。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4:6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