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lux人物志 | Hunter:破壁,那些不愿被定义的年轻人_以太坊:ethw币最新消息

随着许多期《人物志》稿件的撰写,我们发现大部分从业者都出身计算机或相关专业。专业知识和学习竞赛中结识的导师或朋友,成为了他们走入这个行业的引路人。今天的主人公则很不同。从天体物理专业跨界到互联网,从学术跨界到创业,从创始人到资深PM……他的“引路人”,是他自己,和他永不停歇的进取心。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那位曾经在Conflux“一枝独秀”的PM,和他的精彩人生。

从大厂“出走”的产品经理

Hunter,Conflux资深PM,曾经公司里唯一的PM。如果问起同事们对他的印象,大家会不约而同地为他贴上“加班王者”的标签。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研发或者产品出现了新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上线或是出现在现场。午饭时间,他一边吃饭一边学习在线课程。下班时间,依然能看到他在自学自学编程以及区块链相关的知识的身影。就连周末也没有放过,他会和同事组队去参加“黑客松”这样的竞赛。所以,Conflux的同事们给Hunter起了个外号——“永不下班”。关于这种恨不得“榨干”一切时间的勤奋,Hunter也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区块链就像13、14年或者更早之前的互联网一样,每天都会有很多稀奇古怪又非常有趣的新想法出来,我觉得真的很有意思”。总之,提到区块链,Hunter就会两眼放光。其实,在来Conflux之前,他已经在百度和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厂核心部门担任了多年的PM。提起那段时光,Hunter认为在大厂的工作经历让他学到了很多,但是,却觉得离自己的人生理想越来越远了。经手的项目大多运行了好几年,没有从0到1创造一个项目的成就感;凡事都要考虑KPI,自主决策权低;稍出差错就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试错成本高......Hunter越来越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在接到猎头关于Conflux的邀请时,他心动了。新兴的区块链行业、顶尖的创始人团队、远大的未来愿景......这与他崇尚的高科技改变世界不谋而合。没过多久,Hunter就来到了Conflux担任资深产品经理。在大厂里的加班总是不得已,但在这里,兴趣与学习的结合,再加上Hunter与生俱来的自驱力,理论与实践仿佛变成了相互验证的永动机。而且,Hunter的人生里,从大厂“出走”,放弃别人艳羡的生活,这样跳出“舒适圈”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跨考天体物理的理想主义者

在大多数孩子对科学家的理解还停留在“科学家很厉害”的年纪,Hunter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就像爱因斯坦那样。他醉心于所有与科幻相关的东西,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科幻世界》杂志上的各种短篇科幻小说......Hunter都会认真地看完,想象着未来某一天自己能让这些“幻想”成为现实。一次,Hunter无意间看到了“中国科学院”这个名字,觉得它是中国最牛的一个科研机构,就暗暗立下志向,将来要考学去中科院,还把这个志愿写进了日记本里。在吉林大学求学的四年匆匆而过,大四毕业季,同学们都在焦虑日后的发展,只有Hunter一头扎进了考研的队伍里。这一次,他决定做一点儿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不顾家人的劝阻,他跨专业报考了中科院,并在2013年成功“上岸”,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入了中科院天体物理专业的天文观测与技术方向。有的朋友认为这“非常酷”,但也有人觉得他过于理想主义,说白了就是有点“不切实际”。但Hunter始终相信着温家宝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梦想照进现实,Hunter才发现,这梦想,跟自己想的有些不一样。真正开始做科研之后,他发现科研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纯粹。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大项目几乎全靠国家的资金支持,如果国家放弃了对这个方向的支持,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裁掉项目,那么十几年的心血都会毁于一旦。但日子依然要过,写不完的Paper,做不完的教学任务,还有一些琐事,如同打磨每一个人一样,打磨着这个年轻人的棱角。这段时期,他的的偶像已经从爱因斯坦变成了埃隆·马斯克,Hunter极其佩服马斯克通过实业改变世界的宏图壮志,PayPal、SpaceX、SolarCity、特斯拉......马斯克的每一次创业都令Hunter拍案叫绝。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Hunter突然觉醒,“我为什么不去做一些对人生更有掌控性的事情?”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Hunter蠢蠢欲动,计划着再次跳出了舒适圈。投资人的原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同许多参加校招进入大厂,开启工作生涯的同学不一样,Hunter并不准备走“实习——工作”那条路。

因为有了做科研时“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阴影,他总是禁不住想,“我自己去创业,赚钱之后不就可以想投资多少科学家,就投资多少科学家吗?”他决定,不等毕业,先创业。学生创业,没有人脉、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有的只是一个“疯狂”的创意,和一腔热血。为了招募更多的伙伴,Hunter在中科院的人人网上发帖,收到十多个回帖,他就挨个跟他们聊。他还在教学楼里贴了不少海报,配文“你是愿意毕业了给别人打工,还是和我们一起改变世界?”“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挺狂的。”Hunter笑道。在不断地头脑风暴过后,他们决定做一个面向外国人的教育平台,以中文学习为切入点,后期慢慢覆盖吃喝玩乐等各项服务。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这次的想法就能够成功,只是拿着这个方案参加了一些比赛试水。然后,在上海沪江网校创办的一个在线教育项目比赛中,他们拿到了十佳项目。获奖之后,有不少投资人对他们的项目表示感兴趣,但很多都只是吊着他们,并不真正表态。毕竟,当时他们拥有的只是一个展示PPT,并没有真正的产品和实践运营。但Hunter不甘心。寒假的时候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BP发给了杭州天使湾创投。没想到的是,天使湾意外地热情,邀请创始人团队去面谈。为了节省经费,Hunter孤身一人前往了杭州。Hunter不知道的是,当时的天使湾有个“三不投原则”:不投大学生,不投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不投兼职创业。Hunter的创业项目三项全占,但在聊了两三轮之后,居然成功获得了投资。烤仔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还在谦虚:“可能他们觉得我比较靠谱吧哈哈哈。”最初,Hunter一边上学一边做创业的项目,但投资人认为他们需要一些全职做创业的人,Hunter作为创始人,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向学校申请了一年时长的休学。休学期结束后,创业项目依然运行良好,但休学时间却不能再延长了。雄心勃勃的Hunter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退学,破釜沉舟,决定专心创业。可惜好景不长,创业两年半之后,因为方向性和后续融资的问题,Hunter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创业失败过后,Hunter没有在失败中消沉。热血难凉,这个“一门心思拒绝舒适圈”的梦想家,把目光瞄准了互联网大厂,决心去大厂里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寻找自己的新方向。又过了许多年,再然后的故事,就是他与大厂分道扬镳,来到Conflux了。Hunter说他最喜欢的歌是《怒放的生命》,无论多少次,每每听到都有热泪盈眶的感觉,因为他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是max的人生,这个max并不是说一个人要做多大的贡献,做多大的事,但是我觉得一定要尽我所有的能量去释放自己。”梦想跑的很快,Hunter就是那个捕手,永远年轻,永远精力充沛,永远在路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0ms0-3:8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