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8年11月6日首发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并经星球日报整理。
2018年11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工作论文《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文对其论文内容进行简要摘录。?
一、先贴出该论文最后的结论:
总的来说,目前真正落地并产生社会效益的区块链项目很少,除了区块链物理性能不高以外,区块链经济功能的短板也是重要原因。应在持续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理性客观评估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一是不要夸大或迷信区块链的功能。这些年的行业实践已经证明一些区块链应用方向是不可行的。特别是,现代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只要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便利性,就会融入金融体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过颠覆性影响,区块链也不会例外。加密货币供给没有灵活性,缺乏内在价值支撑和主权信用担保,无法有效履行货币职能,不可能颠覆或取代法定货币。区块链的匿名特征反而会增加金融交易中反(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的实施难度。但也要看到,我国的一些国情提供了实践区块链的机会,比如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有助于缓解我国票据市场分散化的问题。
贝莱德主管Brazier:美联储和英国央行料将分别加息25个基点:金色财经报道,贝莱德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前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委员Alex Brazier表示,美联储今天可能将加息25个基点,而英国央行“总体上”周四也会以相同幅度上调基准利率。Brazier表示,我认为(美联储)今天会加息25个基点,然后可能再加息一次,利率将稍微超过5%。Brazier表示,过去几周的市场动荡已经产生了影响,因此美联储不必加息太多。[2023/3/22 13:20:11]
二是区块链应用要立足实际情况,不要拘泥于一些过于理想化的宗旨。比如,用科技来替代制度和信任是非常困难的,在很多场景甚至就是乌托邦。再比如,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各有适用场景,不存在优劣之分。现实中完全的去中心化和完全的中心化场景都不多见。很多区块链项目从去中心化宗旨出发,但后期或多或少引入了中心化成分,否则就没法落地。比如,区块链外信息写入区块链内,往往需要一个可信任的中心化机构,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
专家:尼日利亚央行数字货币钱包e-naira不适用于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11月6日消息,据Punch的一份报告,尼日利亚中央银行CBN现在正在努力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发布e-naira应用程序的一个版本,但它仍然没有说明何时可用。正如Cryptoassetbuyer引用的一位加密专家所解释的,CBN未能推出一种所有尼日利亚人都可以使用的数字货币,中央银行未能实现为尼日利亚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目标。(Bitcoin News)[2021/11/6 6:35:52]
三是目前区块链投融资领域泡沫明显,投机炒作、市场操纵甚至违规违法等行为普遍,特别是涉及公开发行交易的Token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二、“Token”范式、区块链的四类主要应用方向
本论文得出此结论之前,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区块链的功能,从Token、智能合约和共识算法三个角度归纳出目前主流区块链系统采取的“Token范式”,并给予经济学解释。
巴哈马央行将于10月20日起逐步发行“Sand Dollar”:巴哈马中央银行周五在推特上宣布,将于10月20日起在全国“逐步发行”面向消费者的数字货币“沙元”(Sand Dollar)。
在第一阶段,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私营部门参与者将通过“KYC”以及其他针对低价值,个人和企业钱包的合规性检查来准备其系统。第二阶段,定于2021年初至2021年中,将重点为政府和私营部门(如公用事业公司)的CBDC准备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
央行表示,越来越多的金融和支付机构已经开始投资为用户打造移动钱包,并已准备推出相应的服务。(coindesk)[2020/9/26]
基于“Token”范式,本文分析了区块链的四类主要应用方向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四类主要应用方向为:1.无币区块链;2.以非公开发行交易的Token代表区块链外的资产或权利,以改进这些资产或权利的登记和交易流程;3.以公开发行交易的Token作为计价单位或标的资产,但依托区块链外的法律框架的经济活动;4.用区块链构建分布式自治组织。
中泰证券:央行到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发行产业链相对机会较大: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大规模商用目前还看不清。测试的央行数字货币与现有数字钱包的差异总体不大;支付链条更多基于目前的支付体系,只是运用区块链某些技术;技术创新集中于某些定向细分场景,商用还需要看到更大技术突破。从产业链的角度,央行到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发行这个链条,由于央行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研究与测试,相对机会较大;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或个人推广数字货币,想象空间大,但商业模式难度大,同时央行真正推广预计时间还比较长。(第一财经)[2020/4/27]
三、其它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除了分析区块链的这些主要应用方向,本论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其中涉及的经济学问题。关于其中涉及的经济学问题,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动态 | 随着阿根廷央行储户每月美元购买补贴削减98%,当地比特币交易激增:据当地新闻媒体Clarin 10月27日报道,阿根廷央行(BCRA)储户每月美元购买补贴将降至200美元。而在此前的9月份补贴为1万美元,相当于下降了98%。阿根廷周日举行总统大选,新政府试图阻止阿根廷比索(ARS)进一步贬值。此前一天,阿根廷比特币用户在点对点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上创下了第三高的交易记录。(Bitcoinist)[2019/10/28]
1.稳定币
目前,由Tether、Gemini和Circle等公司推出的稳定加密货币方案都采取了以法定货币为准备金1:1发行稳定加密货币的方式,相当于货币局(currencyboard)制度。另一些稳定加密货币方案采取所谓的“算法中央银行”模式(algorithmiccentralbank),模仿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发行和回收以加密货币计价的债券来调控加密货币供给量,以实现加密货币价格的稳定。Eichengreen(2018)指出,“算法中央银行”难以抵御投机性攻击。因为攻击发生时以加密货币计价的债券会有显著折价,通过发行该类债券回收加密货币以支撑加密货币价格的效果会显著下降,所以“算法中央银行”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简称是CBDC)与稳定加密货币有本质不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有负债属性,是中央银行直接对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发行的电子货币,属于法定货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一定采用区块链内Token的形式。本文不深入介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CPMI(2018)。
2.加密货币监管的重点
加密货币监管的重点在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环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反。加密货币是指应用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全球性,使得违法所得的来源和性质难以追溯。
加密货币分为三个环节:1.置入(placement),将不法获取的法定货币转换成加密货币。一些加密货币交易所没有采取实名制,会给置入环节带来很大便利。2.分流(layering),使用混币(mixers)、合币(coinjoin)和翻洗(tumblers)等技术以及区块链内地址的匿名性,将加密货币在多个地址之间转移,使其来源难以追溯。3.整合(integration),将“洗干净”的加密货币整合并转到“干净”地址上,再转换成法定货币或商品。以ZCash、Dash和Monero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使用了零知识证明、环签名等匿名技术,会增加反难度。此外,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标准不一、信息难共享,也会增加反的难度。
3.区块链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治理短板
第一,Token价格波动对基于Token的激励机制的影响。
第二,智能合约的功能短板使现实世界中一些普遍使用的治理机制很难移植到区块链场景中。
第三,Token的快速变现机制影响了区块链项目投融资双方的利益绑定。
第四,链内治理(on-chaingovernance)和链外治理(off-chaingovernance)的结合问题。链内治理的特点是地址匿名、去信任化环境以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链外治理的特点是真实身份、诚信记录、重复博弈形成的信任和声誉、非正式的社会资本和社会惩罚以及正式的法律保障。两类治理能否有效结合,是一个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安全边界
Budish(2018)从经受攻击的角度,研究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基于POW的公有链的安全性,并提出了若干提高安全性的经济激励措施。作者认为,这类区块链的经济重要性越高(比如,设想比特币市值接近黄金),那么恶意攻击它们的可能性也越高,因此要对公有链的大规模应用持怀疑和审慎态度,企业和政府在数据安全方面有比公有链更便宜的技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