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以太坊上DeFi生态的活跃,以太坊的交易处理能力捉襟见肘。当前,以太坊的交易费用越来越高,以致于一次DeFi交互需要数十美元。为了缓解以太坊的拥堵,Layer2技术被赋予了极大的希望。各类Layer2项目纷纷拿出了缓解以太坊链上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都可以通过付出一定的安全性或功能性的代价,显著地降低以太坊交易的执行成本。但Layer2真正能解决Layer1的问题吗?
绝大多数Layer2项目都会提供二层网络中的转账功能,但没有一个Layer2项目会将自己的产品仅仅局限在转账服务中。以太坊相比于比特币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智能合约平台的图灵完备性、易开发性和便捷的互操作性为DeFi等各种DApp的产品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引擎。为了展示自己的Layer2方案不仅仅对转账有帮助,多数Layer2项目方或生态也在争相推出自己的DeFi产品。例如,路印在去年12月上线了流动性挖矿的产品;同期,基于ZKSync的ZKSwap也在同一时间在以太坊测试网上上线了。更早的时候,衍生品交易平台MCDEX宣布在以太坊二层扩容方案ArbitrumRollup上启动测试网。
在各路Layer2项目陆续布局二层网络DeFi产品的同时,开发者面临着选边站队问题:或者继续忍受高额的交易费在以太坊Layer1上做产品、吸引用户,或者选择一个Layer2方案中开发应用。因为部署在不同Layer2项目里的合约,它们之间的资产和数据流通远没有Layer1便捷。如果两个DApp部署在不同Layer2项目里,它们的交互壁垒大大增加。除了忍受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天的延迟跨回Layer1,似乎并没有更好的方式将它们联通起来了。虽然现在有一些项目尝试提供Layer2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本质上只是在跨链前后(包括Layer1之间跨链,Layer2和Layer1之间跨等)用合约取代交易,这与以太坊Layer1主网上,一笔交易执行期间的就可以跑过多个不同的合约截然不同。
在以太坊主网上,一个合约和其他合约交互就像调用一个函数那样简单。通过合约与合约之间的交互,各种不同类型的DeFi产品可以像积木块一样搭在一起。虽然有人认为DeFi积木的随意拼接会引发金融风险,但不得不说,就是这种无限开放的交互能力,赋能了DeFi早期的快速成长,为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应用注入无尽的创新源泉,为区块链的DeFi版图开疆拓土。
现在Layer2项目所带来的前景,真的是开发者们想要的吗?目前,在ZKRollup技术路线的Layer2项目里开发合约的技术门槛极高,以至于只有项目方和少数的专业开发者可以为开发具有复杂逻辑的DeFi产品。而哪怕是技术过硬的专业开发者,想要在ZkRollup里实现合约间的互操作,也因为没有成熟的交互协议标准而受限。对于OptimisticRollup技术路线,对现有合约开发逻辑的兼容性更好,在二层网络内部实现互操作性的希望更高。但是OptimisticRollup跨回Layer1所需的延迟时间相比于ZKRollup要高很多,与Layer1的交互效率极低。无论哪种方案,都无法复现Layer1以太坊的互操作性。所以,有了Layer2的以太坊,并不能等同于一个性能更好的以太坊,而是把用户、生态、资金分流到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Layer2小圈子里罢了。
二层项目之间的不可互操作性不仅割裂了以太坊生态,还影响了Layer2项目的早期启动,使得Layer2项目在生态建设上被拉到了和Layer1公链同一个起跑线上。而这,恰恰赋予了Layer1公链加入Layer2战场的可能。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