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投资的最新报告”重新想象金融的未来“(ReimaginingtheFutureofFinance)将数字经济定义为“越来越多地由数字空间、体验和交易来定义的技术和金融的交叉点。”
考虑到这一点,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提供允许客户获得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的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去年,大量金融机构加入了对加密资产托管的支持。例如,纽约梅隆银行(BNYMellon)于2021年2月宣布,其计划作为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客户持有、转移和发行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纽约梅隆银行数字资产和高级解决方案负责人MichaelDemissie告诉Cointelegraph,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纽约梅隆银行托管着46.7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资产规模为2.4万亿美元。
继纽约梅隆银行之后,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BVA)于2021年6月表示,其将在瑞士提供比特币交易和托管服务。然后在去年10月,美国第五大零售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宣布为机构投资者推出其加密货币托管服务。
美SEC执法主管:DeFi提供既不去中心化也非金融的服务,而只是纯粹的“欺诈”:6月17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执法部门主管 Gurbir Grewal 表示,我们不关心标签。我们关心的是产品,标签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技术很重要。DeFi 提供既不去中心化也非金融的服务,而只是纯粹的“欺诈”。我们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扩大我们的管辖权。[2023/6/17 21:43:29]
NinepointDigitalAssetGroup董事总经理AlexTapscott告诉Cointelegraph,自2020年以来,美国的银行一直在争相推出加密资产托管。“加密资产是一个2万亿美元的资产类别,加密资产托管是一个大业务。”Tapscott补充说,对许多金融机构来说,去年是一个转折点。他指出,2020年7月22日,美国货币监理署发布公开信,允许联邦特许银行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因此,许多传统银行在2021年开始提供加密托管服务。
现场 | 贝塔金科CEO 雷宇: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将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痛点: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1月28日,“新时代 新发展| 政府与区块链创新发展探索高峰论坛”在上海蓝天创业广场隆重开幕。贝塔金科CEO 雷宇先生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区块链技术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资金方和资产方不信任的问题,从而减少交易摩擦,提升合作效率。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市场目前存在的行业痛点。[2019/11/28]
接下来的举措
虽然值得注意,但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银行已经开始与加密托管人和子托管人密切合作,引入数字资产托管。
富达数字资产(FidelityDigitalAssets)产品管理总监RamineBigdeliazari告诉Cointelegraph,鉴于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通过与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的托管关系探索加密解决方案自然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下一举措。他说:
声音 | 人大研究员: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将应用于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和规范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曹明弟在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表示,预计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未来的转型包括绿色金融将与更多的产业在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融合,以点带线、以线带链推动更多的产业实现绿色升级。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应用于绿色认证、防范“洗绿”、差异化定价、环境信息披露等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和规范领域。[2019/1/5]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少数方法进入数字资产市场,如建立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或收购现有提供者,与现有的和值得信赖的服务提供商建立子托管关系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允许快速和可靠的路径市场来满足客户的需求。”Bigdeliazari解释说,富达数字资产向包括银行在内的客户公司提供子托管服务,而银行则反过来与客户对接。“这些合作展示了数字资产子托管的潜力,允许机构通过他们用于访问其他资产类别的相同界面和体验,为客户提供获得数字资产的机会,而无需构建任何基础设施。”
声音 | 共识实验室任铮:数字货币是未来金融的主战场:9月28日,共识实验室合伙人任铮在由节点财经举办的第二十六期节点名人堂中提出:数字货币是未来金融的主战场,而数字货币基金,是新型VC发展的必然趋势,共识实验室看好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大趋势。[2018/9/28]
换个角度来看,纽约数字投资集团(NYDIG)是一个子托管人,其与美国合众银行合作,为其“全球基金服务”客户提供比特币托管解决方案。
传统银行子分托管人之间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伙伴关系。例如,Tapscott解释说,虽然加密资产托管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对银行来说并非没有风险。他说:“安全存储私钥可能是满意的客户和银行里面的资金的区别,或者是集体诉讼和手铐的区别。因此,很多大银行自然更愿意与已经拥有这一行业专长的公司合作。”
事实确实如此。NYDIG首席营销官KellyBrewster告诉Cointelegraph,虽然美国合众银行是NYDIG最著名的银行合作伙伴之一,但它并非唯一唯一的合作伙伴。她说:“NYDIG已经与超过35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作,将比特币推向大众。”
Chain CEO:比特币是金融的一个重置按钮:据coindesk消息,Chain CEO Adam Ludwin在Synchronize 2018会议上说:“比特币是金融的一个重置按钮。我们有互联网,我们只需再添加一些代码,然后再回到钱。智能合约就是下一步。”[2018/4/20]
Tapscott表示,虽然子托管人正在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参与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但像Gemini和Coinbase这样的加密托管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Tapscott提到,他预计“白标”解决方案将成为寻求开发自己的加密托管产品的传统银行的首选。他解释说:“银行最终将把托管解决方案打造成自己的品牌,将由Gemini、Anchorage、BitGo或其他一些成熟的加密托管机构提供支持。”
此外,数字资产基础设施提供商也在帮助弥合传统银行和加密世界之间的缺口。例如,Fireblocks已与纽约梅隆银行达成合作,以实现其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Fireblocks副总裁兼产品战略和业务解决方案负责人StephenRichards告诉Cointelegraph,纽约梅隆银行正在使用Fireblocks的技术堆栈以及其他内部组件,使客户能够持有数字资产。
Demissie解释说,纽约梅隆银行正在建立自己的数字资产托管平台,这得益于该行在该领域的技术投资。例如,纽约梅隆银行在2021年3月对Fireblocks进行了C轮投资。
Demissie说:“我们的数字资产托管平台目前正在开发和测试中,我们计划在今年将其推向市场,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其补充说,纽约梅隆银行目前正在为数字资产相关产品提供基金服务,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数字资产管理公司灰度的产品。“我们还为加拿大18个活跃的加密货币基金中的17个提供服务。”
大银行会威胁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吗?
Demissie认为,数字资产将继续存在,因为他相信它们正日益成为主流的一部分。他表示:“我们的客户预计,作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服务提供商,纽约梅隆银行将把我们的核心服务扩展到这一新兴资产类别。”他说,尽管将数字资产纳入传统金融可能是加密生态系统的一大步,但一些人可能想知道,大型银行是否会威胁到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本质。
虽然这是一个相关的担忧,但Tapscott指出,许多机构和加密资产零售持有者更喜欢将资产存放在托管机构。“无论是像Gemini这样的加密原生托管人,还是一家大银行,都无关紧要。你的私钥会被别人拿着。”然而,Tapscott表示,这一概念并不妨碍数以百万计的其他加密货币持有者成为自己的银行,并将加密货币存储在硬件钱包中。
市场数字化公司Ownera的业务发展负责人AnthonyWoolley对Cointelegraph表示,监管无一例外地要求一个实体,如转让代理,对任何证券的所有权记录负责,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Woolley认为数字证券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化,同时又符合监管要求。
然而,Woolley认为,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世界,受监管的数字证券可以通过即时支付、所有权转移和结算进行点对点交易。“我们认为,这是投资者和整个社会所需要的那种去中心化。”
底线:银行必须与加密托管人合作
抛开这些担忧不谈,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的需求不断上升,将导致传统金融机构与加密托管人和服务提供商携手合作。
全球银行花旗的前交易主管MattZhang、HivemindCapitalPartners的创始人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时表示,银行在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时要面临更高的监管门槛,而加密托管是其中最复杂的一个,HivemindCapitalPartners是一个价值15亿美元的多策略基金,旨在帮助“加密货币投资机构化”。
“也就是说,客户的需求是存在的,因此银行需要找到与子托管人合作的方式,在短期内打包服务,同时制定内部开发的路线图。某些银行肯定领先于其他银行,但作为一个行业,华尔街现在在进入加密托管方面正在玩一场追赶游戏。”在Zhang看来,NYDIG去年发布的比特币+银行业调查发现,用户和客户更愿意通过现有银行提供的服务来获取比特币,这些服务符合现有的质量和风险管理标准。NYDIG的调查结果还显示,71%的比特币持有者会将他们的主要银行转向提供比特币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银行。Brewster说:“那些不准备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银行可能会落在后面。”
更具体地说,Zhang补充说,总体而言,他认为许多大银行将提供加密资产,使该领域具有竞争力。因此,他认为,领先的金融机构将是那些能够提供垂直整合产品的机构。“想想交易、借贷、托管和银行业务,而不仅仅是独立的托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