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大众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促进区块链服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山大学区块链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推出
I
nPlusLab区块链黑板报栏目。本栏目将以系列推文的形式介绍区块链相关技术和知识。本期主要介绍
区块链中的庞氏局识别
。
一项新技术刚诞生时,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像电子邮件刚普及时,有大量垃圾邮件存在一样,区块链技术也成为各种非法应用的聚集地。庞氏局是一种经典局,在区块链时代,我们发现这种经典局开始披上了智能合约的面纱,显得科技感十足。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庞氏局的历史、智能庞氏局的概念、影响、类型、及其识别。
庞氏局来源
“庞氏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人,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Terra 2.0 社区已启动就有关如何分配 0.5% 应急资金提案的投票:6月9日消息,Terra 2.0 社区已启动就有关如何分配 0.5% 应急资金提案的投票,该提案建议将这部分资金分配给在 Terra Classic 上推出过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包括产生了一定量的 TVL 和没有产生 TVL 的项目以及尚未推出过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的项目,并提议向以上三类项目分别分配 250 万枚 LUNA、100 万枚 LUNA 和 150 万枚 LUNA。此外,该提案建议组件一个由部分 Terra 社区的长期成员组成的理事会监督分配工作。[2022/6/9 4:13:09]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90天之内都可以获得4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美众议员:将继续就如何将数字资产纳入监管框架与金融服务委员会进行对话:金色财经报道,美国众议员Don Beyer(非委员会成员)发表了一份声明,赞赏了金融服务委员会今天举行的听证会,并提到了他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法案。他说:“我的全面数字资产立法是针对这些努力的绝佳起点。我期待与主席Maxine Waters和委员会其他成员继续就国会如何将数字资产纳入监管框架进行对话,这是行业和监管机构一直以来越来越强调的需求。[2021/12/9 13:00:06]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可尼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现场 | 降维安全CTO:交易所应该如何保护数字资产:12月16日,由ChainUP主办,节点资本等联合主办的“Future BlockChain”全球行活动在韩国举办。降维安全CTO在会议中表示,交易所主要面临Hacker、恶意量化团队、恶意用户、恶意项目方这些外部攻击。具体到黑客攻击有以下四点:DoS勒索、Web渗透/APT社会工程学攻击以及利用区块链项目自身的漏洞进行攻击。据降维安全统计,交易所应用(不涉及期货合约)风险,共有5大类,14个子类,68个风险点。他表示: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选择专业的交易所系统和专业的安全服务商,非常重要。[2018/12/16]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的,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的局。
智能庞氏局
声音 | FBG资本的Nathan Li:加密行业中的人应该接受更多关于如何区分的教育:在今日共识大会新加坡站,FBG资本的Nathan Li谈到项目时表示,在加密行业中,人们应该接受更多关于如何区分的教育。投机是好事,每个人都想在这个领域赚钱。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是什么。[2018/9/20]
在区块链时代,许多庞氏局在智能合约的面纱下伪装起来。我们将这些庞氏局称为智能庞氏局,并将相应的智能合约称为智能庞氏局合约。因为智能合约具有自动执行、不可篡改的特性,智能合约成为庞氏局吸引受害者的有力工具。更重要的是,发起人是匿名的。下图是一个典型的智能庞氏局的宣传图片,其核心内容是让投资者确信合约会在收到投资之后支付1.2倍至3倍之间的一个随机回报,而且回报似乎很快就会到来。
Digital Asset建筑与技术战略首席技术官:对于智能合约 如何将资产与外部系统整合非常重要:据coindesk消息,区块链初创公司Digital Asset的建筑与技术战略首席技术官Shaul Kfir在Synchronize 2018会议上举例美国财政部的回购国债,表示1亿美元是一个小型交易,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智能合同用例。在现实世界中,资产始终会被创造和摧毁。如何将资产与外部系统整合的问题非常重要。对于智能合约来说,最好的例子是“当人们想拥有这个逻辑上集中的IT系统,但是不希望它实际上是中心化的时候,任何时候在多个设备上都有一个工作流程。[2018/4/20]
然而,真实的付款情况远非如此。通过人工检查合同交易,我们发现有112人参与了该合约,但只有22名参与者从合约中获得回报。其中两个最幸运的参与者瓜分了超过40%的回报,合约创建者是其中之一。显然,这个合约伤害了大多数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典型的智能庞氏局
智能庞氏局一般有树型,顺序型,瀑布型,游戏型等。树形局使用树形数据结构来存储用户之间的排序,类似于局。当一个用户加入该合约时,他必须将另一个用户指定为邀请人,该用户将成为他的父节点,如果没有指示邀请方,父节点将是根节点,即局的所有者,参与者之间形成如下图的关系结构。当新用户加入时,其投资将在她的祖先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
因而,如果他想要获得回报,就必须不断发展“下线”。由于没有对节点的子节点数量的限制,所以节点的子节点(和后代节点)越多,赚的钱就越多。一般是越早加入合约的用户获益最多,越晚加入的用户获益少,而大多数合约的参与者都是亏损的。
庞氏局的一个“弱点”是,后期投资者因为看不到回报不再愿意参与其中。一个游戏型智能庞氏局Fomo3D引入了一个特殊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简单来说,Fomo3D是一个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资金盘游戏。
玩家使用以太币购买key加入游戏,每轮游戏倒计时24小时,玩家从买入Key到一轮结束前,可以从后来的玩家得到持续的分红,拥有的Key越多,得到的分红会越多;每当有一个人购买key,游戏的倒计时就会增加30秒,时间最多增加到24小时。
这样,只要不断有人参与,游戏就无法结束;如果超过24小时没有玩家购买key,最后的参与者就会获得奖金池里48%的以太币。这样的规则设置,让疯狂的徒都去争夺最后的参与者,解决了一般庞氏局后期无人参与的问题。因为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原因,没人能操纵这款游戏停止下来,人性的贪婪也让这款游戏成为看不到尽头的“庞氏游戏“。
智能庞氏局识别
就像生活中,必须要对“”进行打击一样,在区块链生态中,我们也需要对这类合约进行打击,这需要我们首先识别这类智能庞氏局。那怎么去识别这类局呢?由于区块链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分析合约账户的资金流,判断其是不是有用后来者的资金补贴先前投资者的特性。下图就是前面宣传的智能庞氏局的资金流图。
其中,纵坐标表示参与者,横坐标是时间轴,红色的点是参与者投资该合约,而绿色的点表示合约的回报。由图可见,后期的大量参与者事实上是没有回报的。
从资金流的角度分析一个合约是否是智能庞氏局合约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问题是,已经有这么多人上当受,后来的参与者也会明白,回报可能遥遥无期,从而局可能就无法继续,因而再识别出来意义也就不大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直接从合约的字节码抽取特征,建立了庞氏局的识别模型。字节码是源代码编译之后部署在区块链上的东西,任何合约要在链上运行,可以没有源代码,但不能没有字节码。由于通过字节码建立识别模型,我们可以在合约部署时,也就是在合约还没有造成任何影响时,就判断出它是否是庞氏局。
更多关于智能庞氏局及其识别的细节请参考我们的论文,并查阅xblock网站了解更多内容?http://xblock.pro/。
ChenW,ZhengZ,CuiJ,etal.Detectingponzischemesonethereum:Towardshealthierblockchaintechnology//Proceedingsofthe2018WorldWideWebConference.InternationalWorldWideWebConferencesSteeringCommittee,2018:1409-141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