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纯院士刊文:区块链产业生态初具 强监管方能行稳致远_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陈纯

区块链技术发展历程

2008年,有人用“中本聪”作为笔名发表了一篇奠基性的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提出了比特币系统模型。2009年1月3日,创世区块诞生,比特币正式上线运行。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10年来没出现过任何一次服务暂停;第二,任何交易都可被追溯;第三,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专职负责运维。而比特币所采用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它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

从区块链的分类上来讲,目前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公有链,它的特点是任何个体都可以参与,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访问,我们熟知的比特币就是公有链的应用。第二类是私有链,私有链的参与者一般是大型企业的各个内部实体,或者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它具有一定的中心化协调机制,控制者可以指定参与节点和验证节点。第三类是联盟链,指的是多中心的区块链,一般由企业联盟或者政府机构发起,具有准入和权限控制机制,账本具备隐私保护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中国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12 月 19 日,2020 CCF 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中国济南区块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表示,总体来看,中国区块链在技术研究、产业应用、监管服务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正集中力量开展,并在链上链下数据协同,以及软硬一体化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

在产业运用方面,中国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纷纷加快区块链应用投入,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政务、服务民生等领域已开展了积极探索,并涌现出一批示范性应用。

在监管方面,目前中国的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其核心思路是实名制、备案制,基于中央网信办,正在建设面向已备案区块链。[2020/12/19 15:45:54]

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9年到2013年,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比特币时代,这一阶段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和上层的数字货币应用是密不可分的。第二阶段为2013年到2015年,以太坊通过引入智能合约实现了区块链的可编程,能够承载多种应用,使区块链应用不再仅限于数字货币领域。2015年至今是区块链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联盟链底层平台的推出,通过解决商业级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了区块链与产业的融合。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区块链技术的生态已经逐步形成:嘉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红船论坛”报告会于2日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在会上表示,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目前主流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利用巧妙的技术设计和数据治理方式,可以在多个领域为多方协作提供信任基础。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最初是从金融开始的,逐步拓展到政府服务、供应链管理、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目前,从基础设施到顶层技术平台,再到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生态已经逐步形成。(浙江新闻)[2020/1/3]

区块链产业应用逐步深化拓展

区块链技术应用已从最初的金融领域逐步拓展到政务服务、供应链管理、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其核心思路是利用区块链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进行数据记录及共享,保障资产确权、数据存证、证照管理、交易清算等不同业务的可信开展。从基础设施到底层技术平台,再到行业应用,可以说区块链产业生态已经初步形成。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区块链发展需要解决监管问题:据央广网消息,10月31日,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就区块链研究的多个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陈纯介绍,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和国外侧重发展公有链不同,中国的区块链研究集中于联盟区块链的技术,目前在金融和民生等领域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应用。比如,一些银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应收款链环节,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陈纯看来,区块链技术实际上还处在技术研究阶段,离大规模的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区块链发展需要解决的另一大问题是监管,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就区块链发展应用中的“实名制”和“备案制”做出了相关规定。监管需要“以链治链”,陈纯介绍,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正在从技术监管方面进行积极研究。他还指出,强化对区块链平台级应用的安全评估,提升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合关性和规范性,协助建立健全区块链的监管体系,强化区块链的监管能力建设,共同探索区块链的监管新模式。[2019/11/1]

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交易的结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解决金融应用场景中各方缺乏信任、交易效率低下等问题。工业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把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帮助企业、厂家、原材料供应商和监管部门之间建立信任体系,提高生产制造的安全性。在物流领域,通过将所有物流参与者的数据连接并记录到区块链的网络中,可以有效解决商品的溯源问题。在政务领域,区块链为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场景的解决方案,使得政府服务权责更明确,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工作更加顺畅,人民群众办事更方便。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应该拥抱区块链监管:金色财经报道,10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区块链规定要备案和实名,但是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是匿名性,需要技术监管和金融监管赶上来,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同时区块链发展更要拥抱监管,就像开车的时候路上需要交警来管理。[2019/11/1]

区块链的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区块链课程并成立了区块链研究中心,但由于区块链还处于初期,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需求。

区块链带来的监管挑战

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化拓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挑战。风险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二是公有链的匿名性特征以及信息难以删除的特性,容易被利用散布不良信息,因而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三是对金融安全的挑战,目前打着“区块链”旗号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案件频发,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针对区块链的监管,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区块链应用的备案制和实名制,目前我国境内的区块链的监管已经初见成效,今年已经公布了两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目前区块链监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区块链节点的追踪与可视化;其次是联盟链穿透式监管技术;再次是公链主动发现与探测处置技术;最后是研究以链治链的体系结构及标准。

(本文由2019年12月26日陈纯院士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主题作专题报告的相关内容编辑整理。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首发。)

作者简介

陈纯??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近年来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向进行了重点研发,致力于将高水平的研究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陈纯院士在区块链技术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在10月24日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专题讲解了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7:1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