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IMF和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到底有何关系_数字货币:tube币挖矿

作者:TobiasAdrian&TommasoMancini-Griffoli

译者:Moni

出品:Odaily星球日报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个学科的问题,比如货币政策、央行运营、支付系统、以及金融稳定和法律基础和监管等,因此需要进行充分分析和讨论。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文讨论了与央行数字货币有关的四个最紧迫问题和解答,下面就让Odaily星球日报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下吧。

问题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和未来将在央行数字货币中发挥什么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帮助:

1、为政策辩论提供信息;

2、召集有关各方讨论政策方案;

3、帮助各国制定政策。

由于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全新主题,因此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给予政策方面讨论的信息、并召集有关各方讨论政策方案两方面比较活跃,但随着组织成员国考虑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并希望寻求建议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会为他们提供帮助。

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正在研究跨境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可以为政策辩论提供信息。其他机构,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和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等,也为这一议题做出贡献。由于拥有许多业内专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适合研究央行数字货币。此外,由于不同国家中央银行会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因此会涉及到不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和国际货币体系等重要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核心工作。此外,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权衡央行数字货币的利弊。

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位也很有利,可以帮助促进各国和有关各方之间的合作。利用统一会员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共享有关先进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发展的信息。此外,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公共机构,可以召集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企业家和学者进行公开对话。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两年会召开一次会议,每一年召开一次“金融科技圆桌会议”、还有需要临时研究活动。

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帮助各国评估有关央行数字货币的政策,并研究改善支付系统的替代手段,包括开展监督工作、“金融领域评估计划”、长期提供技术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团队已经与各国合作,以实现支付系统现代化,就与数字支付相关的立法提供建议、并审查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帮助各国考虑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及其随之而来的潜在利益和风险。

问题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何看待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发展和实施?

在积极探索数字货币和发行类似货币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比如:

一些国家已经积极开展了试点项目,以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为此,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有时会与私人企业合作,拓展央行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研究的资源;

一些国家则在审查和修订立法,旨在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提供支持,并且研究竞争性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潜在影响;

一些主管部门还与公众、及其立法机关进行接触,共同研究、讨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力;

其他一些国家试图扩大专用于央行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的资源,尽管央行数字货币仍然是这些国家的选择,但他们也正在积极探索替代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而是专注于改善现有支付体系、并试图加强监管。

Facebook最近宣布启动数字货币项目Libra、中国人民银行也可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趣正在日益增加。

问题3:与央行数字货币实施相关的潜在好处和挑战是什么?

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已经强调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好处,包括:

1、现金成本:在某些国家/地区,由于领土特别广阔或偏远地区,现金管理的成本非常高,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国家级支付相关的成本;

2、金融包容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向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流动、并且由政府支持的支付方式,甚至不需要个人拥有银行账户。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认为,在当前现金使用量越来越少的世界里,央行数字货币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国家银行业务渗透率很低;

3、支付系统稳定性:一些中央银行担心支付系统在少数大型公司手中的中心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中央银行将央行数字货币作为增强自身支付系统弹性的一种手段;

4、市场竞争力和原则性:一些中央银行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与大型支付公司展开竞争,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成为限制那些支付巨头寻租的一种手段;

5、与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竞争:一些中央银行认为,央行数字货币需要与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展开健康竞争,有些私人数字货币并不会使用本国货币来计价,因此这些中央银行认为,由政府支持的、以本国账户单位计价的、并且在本国发行的数字货币,有助于减少人们使用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而后者监管起来的难度也很大;

6、支持分布式账本技术:一些中央银行已经发现了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具有优势,因为它可以用来支付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增值,那么基于分布式账本的货币将有助于在资产交付时自动付款,也就是所谓“交付对付款”或“付款对付款”,这些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一些中央银行正在考虑仅向机构市场参与者提供央行数字货币,以发展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资产市场;

7、货币政策:一些学者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是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手段,他们认为计息的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有效应对政策利率变化。这些学者还建议,只要现金成本高昂,就可以在长期危机时期使用负利率的央行数字货币。

尽管央行数字货币有不少潜在好处,但仍然存在各种挑战,包括:

1、商业银行重要性可能被弱化:如果人们决定大量持有央行数字货币,意味着商业银行里的存款可能会被“抽取”,他们也不得不用更昂贵的成本来筹措资金、或是提高存款利率来留住客户。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就会下降,或者不得不对贷款方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正常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之间的竞争,部分取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利率,只有不计息的央行数字货币才最接近于现金替代品;

2、“运行风险”: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银行客户可能会把自己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取出,并选择央行数字货币,因为通常来说,央行数字货币更安全、流动性也更强。但是在许多司法管辖区里,可信任的存款保险反而没有被使用起来。此外,许多国家已经有了安全且相对流动的资产,例如政府债券基金、国有银行等。如果挤兑真的发生了,相比于从商业银行取现金,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更容易满足取款要求。另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银行挤兑通常与货币挤兑一致。因此,不管是否存在本币央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储户都会寻求外币来避险;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信贷分配:如果市场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很高,那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大幅增长。不仅如此,中央银行可能要给那些需要快速大量资金流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这样一来,中央银行将会承担更多信用风险,而且他们还需要决定如何在各银行之间分配资金,继而有可能为干预打开了大门;

4、国际影响:对于有储备货币的国家来说,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在通货膨胀率高和汇率波动大的国家增加本国货币被替代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以及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目前正在调查这些问题;

5、中央银行的成本和风险:提供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增加中央银行的成本,而且可能也会对中央银行造成声誉风险。如果想要提供成熟的央行数字货币,需要中央银行在支付价值链中的多个环节保持活跃,这些环节包括:与客户进行交互、构建前端钱包、选择和维护技术、监控交易、还要负责反和反恐怖主义融资。如果因为技术故障、网络攻击、或是仅仅是因为人为错误导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严重损害中央银行的声誉。

总之,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权衡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利弊,也可以考虑选择“公私合作”方案来进一步发挥央行数字货币优势,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中央银行的参与和操作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将这种解决方案称为“合成央行数字货币”。具体而言,这种“合成央行数字货币”会通过私人公司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这些公司将负责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创新并与客户互动。此时,中央银行只需要确保数字货币完全由中央银行储备作为支持,并通过监督货币发行方即可提供信任。基于此,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比较优势,一方面,私人公司通过竞争能为市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数字货币和交易接口;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的发币成本和风险也会有所降低。

问题4:央行数字货币有哪些替代方案?

一些国家正在努力改善现有的支付系统,以适应数字货币的发展速度和便利性。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公开的消息来源了解到,美联储正在开发所谓的快速支付系统,用几乎即时且低成本的方式行银行间零售支付。还有一些国家/地区,也在使用类似的系统来优化支付服务,试图增加支付竞争力。如果将数字货币与其他改革配合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公共数字身份、通用通信标准、开放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可移植性和保护标准等。

虽然美联储尝试优化银行间支付系统也会带来许多好处,但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的更多是互补性,尤其是在一些司法管辖区内。对于央行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基本上持以下四个观点:

1、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这可能有助于刺激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资产市场的发展;

2、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设计为在银行系统之外工作,因此可能有利于金融普惠;

3、央行数字货币有可能与商业银行构成竞争,这样也会促使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快速支付系统;

4、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促进跨境零售支付,过去将传统的银行间支付系统连接起来非常困难,但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则成为了有效补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央银行应继续研究与央行数字货币、以及所谓“合成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所有问题,这样才能加深对新技术的理解。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62ms0-6:9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