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从币天销毁读懂数字货币风险_比特币:数字货币

来源:Sharpdata风险在量化领域常常被定义为波动率,这与投资人所真正关心的“风险”有所不同,投资人真正关心的是资本永久性的亏损,或者说资产发生下跌产生损失的概率。人们常说的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因此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对大多数人说投资的成败,取决于投资的数量以及程度。股市或币圈中不乏迅速积累上千万美元乃至数千亿资产,但落得破产而黯然离场的。

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印象最深恐怕还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看看其大名鼎鼎的团队,华尔街债务套利之父约翰·梅里韦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和斯科尔斯,以及他们的得意门生、世界顶尖的金融学家黄奇辅,而且还请来了美联储前副主席戴维-莫林斯。投资者要求也极其苛刻,三年不允许撤资,不菲的管理费与利润分成,并对交易严格保密。头两年也是成绩斐然,管理资产迅速上升至1400亿美元,年化回报超40%。然而这样一个明星公司依然因俄罗斯债券危机判断错误而破产,当时其违约风险达到了惊人的1万亿美元。

在比特币的市场中,这样的例子更比比皆是。比特币的波动率更高,参与者更加草根,投机者更甚。最近一年因为风险管理不善的悲剧恐怕要数比特易创始人惠轶,相对币圈草根从业者,惠轶的背景还算不错,2003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当时光鲜亮丽的外企,在IBM和微软也是做的有声有色,但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躁动的心,2014年之后在Fintech领域连续创业,并在2017年进入数字货币这个领域。据传惠某因为亿元人民币数字货币爆仓而自杀。这样的例子恐怕也没有必要再举了。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醒自己风险是如此之重要,但评估风险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里从币天销毁开始,我们尝试从链上交易去解读数字货币的风险。

要理解币天销毁,我们首先定义何为“币天”,比特币在链上移动的数量乘以该币自上次移动以来持有的天数。它是对链上交易BTC数量的一种改进,给予长时间未被移动的代币更大的权重,从而屏蔽掉短期代币在两个或多个地址间相互转移的“噪声”。如果币天越大,意味着投资人整体上更愿持有比特币;如果币天越小,意味着投资人整体上急于在链上移动比特币。

币天销毁的含义也就是代币的移动造成了之前币天被销毁,从而重新计算币天。可以想象,之前大量5年未被移动的比特币突然转到交易所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和昨天刚刚被移动过的比特币转到交易所对市场的影响是天差地别的。而币天销毁恰恰提取了这一特征。

然而因为每天被挖出的比特币在不断增长,相应比特币的流动量在增长,因此影响了币天以及币天销毁,导致了币天及币天销毁必然不是均值回归变量。为了抵消这一现象,我们将币天销毁除以当天的流动量就得到了供应调整币天销毁。

从上图可见,2018年12月4日、2019年7月29日在市场下跌之后一部分长期持有者因此移动了手中的比特币,造成了SACDD两次最高点,分别达到了22.8和14.7。而观察SACDD在最近6个月的特点发现即使在3/12暴跌行情中,SACDD指标突然增大,达到1.96,但依然远小于之前22和14的高点。一方面体现了市场的成熟,经过市场的洗礼对长期持币者的影响更小;另一方面与之前两次币天销毁有关,可供市场销毁的币天减少了。

尽管该指标并未能在时间上提前对风险做出预警,也许是长期持有者未能相对普通投资人拥有信息优势。但Supply-AdjustedCDD是进一步研究的风险基础,理解SACDD有助于进一步通过链上数据研究用户行为特征,从而抽象出风险预测指标。下一篇我们在此基础上研究更具指导意义的ReverseRisk。

Sharpdata,用数据洞察区块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宝趣谈

[0:15ms0-8:8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