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原子智库·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作者:罗伯特·希勒
为什么从1890年到现在的130年里,美国的房价只是在21世纪之后价格波动才开始加剧?为什么从1997年到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至少翻了一番?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的解释是“叙事”——进入21世纪后,很多人都认为,房子不仅可以用来住,还是一种投资品。但这样的“叙事”在过去是不存在的。
2020年6月27日,在中信出版集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为其著作《叙事经济学》举办的“疫情叙事下的经济趋势与投资机遇”线上研讨会上,希勒教授介绍了他的“叙事经济学”思路,也回答了疫情对股市、地产的影响以及比特币、创新等一系列问题。本期“原子智库”分享这些精彩、睿智而颇富启发的思想火花。
以下为正文:
基于我多年来的观察,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学家总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假设——人们做决策的时候是理性且一致的。但其实人的想法经常会改变,不光是人们对经济的看法,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看法、对政策的评价,也都时刻在发生变化。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既需要也有条件了解,为什么公众的想法会经常发生变化?如果他们的想法变了,是不是对经济也会有影响?
众所周知,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可能理解数学模型,在思考经济问题时也不太可能做精细的计算,但是人天生都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而且往往通过听别人讲的故事来形成自己对经济的看法。在这里我用了一个词叫“叙事”。
叙事其实就是讲故事。你听了别人的叙事,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有的故事甚至会像病那样大规模传播,或者即使没有出现病式传播,也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又或者某个故事有一段时间没人提了,后来又重新流行起来。现在,全世界的人可能都在谈论新冠疫情,如果有一个好的故事、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它就更有可能像病一样大规模传播。在当前,这尤其重要。
房子还是一种投资品的叙事加剧了房价波动
我们的生命会受别人的影响,我们的思考、思想、情感也都会受别人的影响。回顾美国1871年以来股票价格的历史走势我们可以发现,股票价格波动是很大的。为什么股票价格会波动的这么大?仅仅是因为时不时有一些信息的发布吗?其实从股票市盈率或者企业盈利的增长来看,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并不像股价波动那么大。
Alex Svanevik:10年内会有人利用区块链数据进行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色财经报道,Nansen首席执行官Alex Svanevik在社交媒体上称,10年内会有人利用区块链数据进行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经济学家的梦想领域。100%的干净数据、完全透明、
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2022/8/24 12:45:39]
我非常认真研究过的领域之一是房地产。从1890年到现在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变化中可以看到,其实之前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并没有这么剧烈,只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房地产的价格波动才开始加剧。中国似乎也有类似的经历。
1997年到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至少翻了一番。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可能和当时市场上流传着的很多故事有关——很多人都认为,房子不仅可以用来住,还是一种投资品。
对于汽车,你可能不会有今天买一辆车之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的想法。但是,房子不一样。我们可能都听到过某人通过买卖房子大赚了一笔。甚至有的人会说,你现在不买房子以后就更买不起了。又比如很多人说真后悔,当年要是多买几套房子该多好。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的金融危机,其实那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像是流行病传播。
接下来,我用埃博拉的例子来讨论流行病的传播曲线。我写《叙事经济学》的时候,还没有发生新冠疫情,但是现在人人都在谈论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叙事。人们怎么看待新冠疫情,这会对我们的公共卫生产生什么影响?疫情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投资和消费欲望,进而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是否可以从当年的埃博拉疫情中找到一些启示?
对新冠病的解释变化与股市波动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流行病通常会按照曲线发展,开始可能只有一个人染病,但是很快就迅速增长,传染速度令人恐惧。我们会采取措施阻止疾病的传播。几个月之前,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降低新冠疫情的传染率,当传染率下降,患病人数就会慢慢减少。
刚才我讲的是流行病学的研究。流行病学是一门发展很完善的学科,从100年前就开始发展了。我们有专门的流行病学家,有相应的模型来描述流行病的发展趋势。我在书中讲的流行病的基本模型叫SIR模型,或者叫克马克-麦肯德里克流行病模型。
我不想给大家介绍任何数学公式,但是这个模型向我们揭示了传染率、康复率和疾病传播之间的关系。如果病发生变异,可能传染性会更强,导致传染率超过康复率,此时,我们就会看到流行病的暴发。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把传染率完全降为零,只要传染率低于康复率,就可以减少感染者的数量,就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感染者就会下降或者是消失。当然,疾病可能会再次暴发。当经济重启、企业复工,如果传染率再度上升并超过康复率,新增病例就会增加。所以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疫情中的一些趋势。
现场 |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好的金融是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一起发展:金色财经现场报道,9月24日上午,由上海市政府指导、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主办的全球高级别金融科技大会“外滩大会”在上海开幕。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汉堂学术委员会委员Michael Spence现场分享称,好的金融是指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一起发展。金融体系有至关重要的三大目标。一是提供安全、透明、多样的储蓄渠道。二是建立一套制度、法律和法规,以便储蓄流向生产性投资。储蓄和生产性投资的分离是现代经济的显著标志,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这种分离并确保有渠道将储蓄引入生产性投资。三是允许人们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利样用保险系统、资产管理交易等渠道达到分担风险、降低风险的目的。
时至今日,抵押品对信贷来说仍然是一大障碍。基于行为的信用评级系统极大地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为信息代替了抵押品,或者说信息就是新的抵押品。这真是一项伟大的突破。[2020/9/24]
一些经济活动也和流行病有共同的特点。流行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病总是超出我们的认知,故事的变化也一样。比如一些具有传播力的故事突然传播开来,导致股市的波动。比如,几个月前我们还都没有听说过新冠病,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都很担忧。
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股票市场一开始出现了波动,但随着人们对新冠病的解释不断变化,股市的波动趋势也跟着变化。刚开始我们看到,人们蜂拥至医院,医院床位不够、甚至有病人躺在走廊里,这样的故事让人们非常担忧和害怕,使股票市场大幅下滑。当我们听到了新的故事以后,如美联储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事情发生了反转——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股价在一个月之内下降了1/3,然后又迅速反弹。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股市波动背后的叙事。
我在《叙事经济学》中提到,通过对报纸、杂志进行数字搜索,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其实来源于当时人们在讲什么样的故事。公众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数学家,他们只是在讲故事和传播故事。我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能够反映叙事是如何变化的。
人们开始用恐慌来解释经济危机
流行病可以很慢地发生,也可以很快地发生,但是我要给大家讲的是19世纪发生得很慢的“流行病”,就是公众对心理学的关注。在英语中,“心理学”这个词在18世纪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后来信心、情感、恐慌心理学等词汇开始出现。19世纪中期,人们开始用恐慌来解释经济危机。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比特币只是看起来华丽的财富神话: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耶鲁大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表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比特币背后的故事。比特币背后的故事与《绿野仙踪》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那个童话故事中,大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寻觅得的‘大神’,最终被发现只是个包装起来的江湖子而已。”2018年早些时候他曾说道:“比特币背后的真实故事是什么?为何许多人如此的迷恋它?对于这个深奥的问题,我们必须像人文学者一样去思考。”[2018/5/8]
1837年也出现了金融危机,那是一场非常严重的危机,但在当时并没有被称作恐慌。后来,我们把1837年的经济危机称作恐慌,1857年还出现了一次恐慌。在发生这样的经济危机时,大家会讲很多非常具有传播力的故事。美国1907年发生了一次危机,当时就开始筹备央行,即美联储。现在,央行是我们关注的主要故事,也就是如何通过央行的措施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关注美联储在市场上的实际动作,更要关注它背后的故事。
书中还有很多内容,但很难在短时间内讲清楚。我想告诉大家一些基本想法,比如新冠疫情,使全世界都非常震惊,尤其是西方国家因为自满而毫无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它们的自满完全被疫情叙事击破了。我们听到成千上万的人死于疫情,甚至死亡人数还在进一步增加,这使我们重新想起了1918年的大流感,因而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这次疫情可以说是大萧条之后的最大危机。
经济学家如果不关注这些叙事,会错过很多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叙事。
为什么美国新冠疫情这么严重股市还在上涨?
问:希勒教授,你在书中反复提到SIR模型。对决策者来说,这个模型的作用是什么?当说到流行病曲线的时候,我们希望这条线是越来越平坦的。但什么因素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另外,现在大家又都在讨论虚拟经济、虚拟货币,它们能不能做出贡献、挽救我们的经济?
罗伯特·希勒:我觉得这些都跟人性有关,所谓的商业周期,或者商业条件、商业环境的变化,要想用数学方法描述出来真的不容易。因为这是很人性化的事情。有的经济学家、央行行长或者部长级官员,也都应该知道,叙事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身居高位的人都谨言慎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在演讲中使用了“非理性繁荣”这个词,很快引发了世界各地股市的一番动荡,因为大家都认为格林斯潘先生对股市做出了比较悲观的预测。其实,格林斯潘本意并非如此,但因为他的一句话,这个词就成了一个“叙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加密货币需要规范防止滥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并不是比特币的忠实用户。他表示,加密货币是非法的,认为它主要用于非法目的,如和逃税。在本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彭博电视采访中,斯蒂格利茨表示,“基本上,比特币正在试图解决一个从未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美元兑换媒介。我们可以交易,为什么人们想要比特币?为了保密。”斯蒂格利茨补充说,“银行系统可以并且已经开始更多地使用数字支付方式,但是您不需要比特币。所以通过规范滥用,你将会把它控制到不存在的地步。”[2018/1/26]
在这方面,经济学家也许可以帮他们的忙。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叙事会真正影响经济的表现。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你会发现,一些理论、一些叙事,可能听起来很愚蠢可笑,但是它广为人知,广泛传播。对经济学家来说,我们应该去捕捉这样的叙事。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时,曾经讲过经济变化、政策应对及其产生的影响,今天我们经常引用凯恩斯的话或者使用他开发的概念和工具。很多时候,叙事需要名人效应,同样的话,如果出自名人之口,可能更具传播力。
又比如中本聪,人们认为他是比特币之父,但几乎没有人见过他。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我想正是中本聪身上的这种神秘色彩,使比特币叙事愈发流行。所以,经济学家不能仅仅依靠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当然很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叙事也很重要,而且叙事会形成叙事星座,即很多叙事会相互交织、牵连。
问:希勒教授怎么看待目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背离:大家认为全球经济在衰退,但市场认为会出现V型反弹,这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背离?是不是有些市场的叙事影响了市场对疫情和经济的判断?
罗伯特·希勒: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叙事在同时发生、在同时发挥作用,很难把它们分析清楚。
我想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为什么尽管新冠疫情这么严重,股市还在上涨?人们正在讲什么样的故事呢?我只是随意挑了几个故事,还没有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大家都担心错过复苏和股价上涨带来的机会,这是最近正在传播的一些叙事。
首先我们看看2009年:2009年经济危机见底,我们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很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认为,那是1929年式的市场崩盘,很多人都想退出市场。但是2009年之后,股市很快复苏,到2019年初的时候,市场涨了3倍,所以这是一个V型反弹,V型反弹是得到历史验证的模型。很多人都在传播这样的故事,大家都在猜测,这次还是会出现这样的V型反弹。
诺贝尔经济学家:比特币扰乱了传统的金融: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和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声称政府将最终“取缔”并长期打击比特币。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经济学家以及银行家们担心比特币的破坏性和去中心化的结构会威胁到中央银行和全球法定货币体系的存在。[2017/12/4]
V型反弹叙事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脑海中。目前全世界做了很多实验在开发新冠疫苗,很多人认为疫苗会很快出现并阻止疫情蔓延,所以这些人相信股市会有V型反弹。但是,有一些故事可能完全没有根据——比如有些人认为,羟氯喹对新冠肺炎有治疗效果,但被证明效果不佳。
数字货币对经济的重要性可能并不像吹嘘的那么大
问:希勒教授,您觉得金融市场、经济形势会是V型反弹吗?美国的金融市场又会怎么样:仍然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还是美国的金融市场会有大的调整?
罗伯特·希勒: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相当于让我做预测。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流行病学家,做预测都是不容易的,尽管大家非常努力,可是要预测未来真的很困难。我只能从历史中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会是更好的叙事。
我首先想到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很显然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之后呢?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很多经济体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从长远角度来说,经济不见得会受到危机的影响。我想,新冠病也是一样。
新冠疫情的暴发,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技术的热爱和热情,从而使经济获得新的增长动力。比如我们现在用的ZOOM这个会议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疫情还会让我们认识到,今后需要更多的创新——这大概是长远的事情。关键取决于你说的长远到底有多长远。与此同时,我们又在想,如果新冠疫情迟迟没有得到控制,或者疫苗迟迟没有研发出来,或者我们有这样的恐惧、担忧,人们就会觉得,我要保持社交距离,不能与人有太多的互动。这在长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叙事经济学了,而且不仅关乎经济,还涉及创新、发明和科技的进步。新冠疫情把所有的因素都展现出来了。
现在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对话,而且大家都认识到是新冠疫情让全世界进入到这样的状态,这就使全世界都在同一条船上,这会激发出人们不断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当然,这是长期的,但是短期——也即未来几年,不可避免经济会下行,金融市场也会下行。
问:你对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并没有太乐观的看法。Libra刚推出了2.0版,它会从一个虚拟货币变成与国家货币相关的货币——Libra会和欧元、美元或者其他货币挂钩,进行跨境交易时可以用Libra进行交换,你对Libra有什么想法?
罗伯特·希勒:对新的libra我还没有研究过。不过,数字货币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对我们经济的重要性可能并不像一些数字货币鼓吹者吹嘘的那么大,但还是很重要的。
我在《叙事经济学》中给大家介绍了比特币,比特币是一个流行叙事。人们对Libra并不像对比特币那么兴奋,Libra必须是稳定的,而比特币是非常不稳定的,是投机性货币。投机性、不稳定性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大家都想参与到这样的游戏并从中获益。正因为波动性,使比特币叙事更加流行。
最近,人们也在讨论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人们希望找到一种不受政府干预的新货币,这样的叙事令人非常兴奋。Libra有这样的特征,但会不会成为这样的货币,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这是一项创新,我们将来肯定会有创新的价值交换方式。
疫情会影响创新,而创新带来的动力很难预测
问:关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目前的一个叙事是,大家都居家办公不用去办公室了,因此认为商业地产在未来可能会有巨大的崩塌。您怎么看?我们该怎么看待新冠疫情可能的影响、怎么看待未来?
罗伯特·希勒: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但也有积极影响,对商业地产也是如此。消极影响是大家居家办公,不需要这么多办公室了。但另一方面,因为要保持社交距离,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更大的办公空间,这是新冠疫情对商业地产的积极影响。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大家对乘坐电梯会很谨慎,所以可能商业地产需要重新装修,使用更大或者更多电梯。这样也可以给建筑工人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另外,关于住宅,大家可能不愿意住在城市中心了。因为要保持社交距离,可能人们会意识到,在“二战”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时很多人搬离城市中心,因为他们认为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更易遭到敌人的破坏,所以就搬到城市的郊区,尤其是在美国。如果我们将来都是网上办公,人们还可以搬到更远但很美丽的地方居住,再通过网上工作。所以人口分布可能会更加分散,城市中心的房价会下跌,甚至郊区的房价也会下跌。这是人们的一个猜想。
我不知道人们对社交距离的恐惧会存在多长时间,当我们重启经济时,很多人还是会到酒吧、俱乐部聚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社交距离恐惧症,所以这很难预测。我们希望我们的体验会有所改善,也许我们可以更多居家办公。这可能是一件好事,我也不知道,因为居家工作时间还不够长,我还没有厌倦。人们都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能够得到其他人的激励,这个因素可能也需要考虑。所以在疫情之后,这个变化可能不会太大。
新冠疫情影响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它也会影响我们的创新,而创新带来的动力很难预测。
问:希勒教授,针对中国的年轻人,除了疫情之外,还有哪些方面或者哪些事件是您建议他们关注的?从叙事经济学的角度看,又怎样解读和展望?
罗伯特·希勒:除了新冠疫情之外,还有其他与新冠疫情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叙事,这些叙事也非常重要。这些叙事和年轻人有关,而且可能会广泛传播。其中一个叙事是,当下人们非常担忧和焦虑的。其实这是一个旧叙事,我在书中也讲到了这个叙事。在很久之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担心机器会取代人,导致很多人失业。这个叙事一直存在,在19世纪变得更加流行,因为当时伦敦推出很多新的机器,很多机器取代了工人,所以这种叙事可能会再次流行。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家担心自己落伍、被淘汰。现在我们看到很过国家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既有新冠疫情的影响,还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工作机会减少。这是一个重要的叙事。
另一个叙事,是关于种族歧视。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在全世界传播之广,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为什么这个事会在全世界出现病般传播?因为整个视频展示了弗洛伊德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很痛苦,人们看了很痛心,从而激发世界各地人们的愤怒。美国之外也有很多游行、示威事件,每个人都有“我们在一起”的感受。可能每个人都会想,会不会有一天这样的事情也降落到我的头上?所以我必须奋起反抗。
弗洛伊德的死亡还跟新冠疫情交织在一起。本来因为疫情很多人只能呆在家里,又有不少人失去工作,再加上一位黑人的无辜死亡,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会使人们变得愤怒。
未来几年、甚至未来十年,可能都比较困难
问:请希勒教授给我们分享一下怎么看待金融市场的未来?包括PE,也包括其他市场。
罗伯特·希勒:目前来看,前景不容乐观。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带来了很多混乱,很困难。但是穷则思变。所以,混乱也会带来一些机会,尤其一些新的项目、新的创意,可能会得到PE的投资。说到创新,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医药行业的创新,也就是个人卫生防护设备方面的创新。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行业从事新型口罩的研发和生产,现在刚刚起步,这种口罩对新冠病非常有效。不仅有新冠疫情,将来还可能有其他新型病,面对不同病,是否有效这个标准是不是也会改变?
贸易保护又冒出来了。之前我们生活在一个黄金时代,有全球生产价值链,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这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现在忽然出现了一种新叙事,使全球供应链不能够像以往那样有效运转。首先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很多工厂不能及时开工或者得不到供应商的供货。这会影响全球供应链上各方的信心,使大家不再信任它。
另外,美国人现在觉得所有人都在撒谎,政客也在撒谎,好像没有人能够信得过。这对经济效率是非常不利的。商业的前提就是信心和信任,如果不信任别人,怎么跟人家做生意?现在美国人的信任下降到了最低水平。
不过,新冠疫情一个好的效应是,使我们更加尊敬别人,尤其是那些英雄——那些冒着危险在一线抢救病人的人,那些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物资的人,他们现在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抵消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这些作用相互抵消后的长期结果会怎样?长期来看是乐观的,但短期是悲观的,未来几年、甚至未来十年,可能都比较困难。
问:对于未来,我们不说长期,因为长期还是更加乐观的长期,我们看短期。我们把这个短期放到明年年底之前。2020年的新冠疫情,应该不止是黑天鹅,而是一个极黑的天鹅。在明年年底之前,在新冠疫情这样大的背景下,会不会还有类似的黑天鹅?如果有的话,这个可能的黑天鹅或者极黑的天鹅会是什么?
罗伯特·希勒:我并没有水晶球可以预测未来,过去我们担忧环境风险、全球变暖、物种的灭绝,以及可居住地的丧失。另外,还有方面的担忧,民族主义的兴起,尤其是少数民族主义的兴起。在美国,我们处于一个分裂的环境中,人们对特朗普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他是很有争议的人物,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有争议的总统,不知道舆论趋势会走到什么地方。我担心美国即将到来的大选,担心大选上可能会有暴力事件发生。我不知道,我想可能会有。这是历史上的一个不确定时代,是上的一个不确定性时刻。我们还有很多担忧。但我们会度过疫情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